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最近,一条探访了5个中产家庭的地下室:

喜爱收藏的杭州夫妇

将开发商赠送的150㎡地下室,

改造成茶室、私人展厅;

独居杭州的瑜伽女老师

将深藏的双层地下室

变成训练、冥想、聚会的场所;

上海明星健身夫妇

每天在明亮、摩登的地下室

向200万粉丝直播怎样正确健身……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而黏土、微水泥、panDOMO等新材料的运用,

以及诸如“光源反射器”这样的黑科技的出现,

帮助地下室形成了多种风格:

洞穴风、画廊风、科技风……

大家突然发现,想要提升居住体验,

不用买房或者重新装修,

只要将地下室进行“微整”,

家就能变得更美、功能性更强。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撰文 Tango、邵沁韵 责编 邓凯蕾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明星健身夫妻的地下室:我们的私密职场空间

- 地下室面积:110平米

- 功能:健身教室、影棚

- 改造特点:通过3个不同颜色的采光井,将闲置地下室重新利用,下楼就能工作。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柴叶青是位运动营养专家,妻子腿腿是拥有百万粉丝的健身博主。他们不仅每天都要健身,还经常做线上教学,每天拍摄短视频科普健身、营养搭配的知识。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地下室改造前,夫妇俩每天去健身房工作


以前的拍摄场景通常是在健身房里,在其他人专心跑步的时候录制视频,腿腿经常会觉得尴尬,担心是否打扰旁人。有了孩子之后,夫妇俩更希望能免去通勤的时间,所以特别想在家打造一个专业的健身房。

在换房时,夫妇俩就瞄准了带有地下室的别墅,想要在地下打造他们的职场空间。

去年,他们选中了上海浦东的一座独栋别墅,找到了设计师燕泠霖。

上一个业主在地下室做了影音房,整整住了10年,却极少使用地下室,久而久之,影音房就成了一个囤物的仓库。

要让地下室成为高频使用的区域,燕泠霖觉得在做好防潮、通风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不论豪华还是简洁,当你走入地下室,第一直觉是舒服的,才会愿意长久地待在那里。”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燕泠霖做过20多套地下室,她很清楚,地下室的防潮能够做到什么程度,最关键是要看建筑本身的品质。

她建议买新房时,一定要仔细看清墙角是否有渗水痕迹,一般来说,墙面与土壤交接处越大,渗水风险就越高。

燕泠霖的方法是:处理水泥墙,在基层上均匀多层地刷防潮液。

这是最基础的一道防线,需要仔细全面地涂刷,并尽量选择品质好的防潮液(约12元/㎡)。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燕泠霖想到了近两年室内设计中大热的拱门元素。利用横梁做拱门,既可以遮盖线路,曲线感又呼应了夫妻俩健身的日常,表达出这个地下室与众不同的地方。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地下室共有3个采光井,用了女主人喜欢的颜色进行区分:蓝色、绿色和灰粉色。

蓝色区是最大的,顶上带有一块2X3米的玻璃,是地下室自然光中最主要的来源。绿色与皮粉色区域的自然光线非常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柴叶青和太太希望地下室明亮、极简,所以采用了大白墙+大面积镜面的组合,最大程度反射自然光线。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人造光源是地下室照明的设计重点,燕泠霖在天花板上开了一道道凹槽,把灯管藏在其中,最后的效果既明亮,又与拱门的曲线形成对比,象征着柔美身体中强大的力量。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地下室的三个功能区,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地面材料:器械区(水泥自流平)、健身区(塑胶软垫)、复合实木地板(瑜伽区)。

三种材料都有很强的防潮防霉特性,不用担心开裂、起翘等问题。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在柴叶青夫妇的地下室中,新风系统的安装显得格外重要。柴叶青和太太每天早上8点准时下楼健身,此时需要地下室的空气充分流通,有氧运动才不会觉得闷热。

地下室的改造优势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充分体现。疫情爆发时,大家不能去健身房,在家只能做一些哑铃类的基础训练,但柴叶青和太太每天仍然可以在家享用齐全的健身设备,这让朋友们羡慕不已。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我们可以说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现在不少有地下室的朋友都按捺不住,开始改造,我们也很期待看到更多不同风格的地下空间,以后大家可以去彼此的地下室开派对。”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开发商送的150平米地下空间,杭州夫妻用到了极致

- 地下室面积:150平米

- 功能:茶室

- 改造特点:阴暗潮湿的地下室,变为可以喝茶、喝酒、把玩藏品的雅致空间,还利用采光井打造了一个小园林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刘广做了很多年品牌策划的工作,他和太太的家位于杭州西溪湿地旁一栋500平米的花园洋房里。

之所以购入这栋房子,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开发商赠送了150平米的地下室,这几乎占到了整个家面积的三分之一。

对于免费得来的150平米,小区的大部分住户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安装一个顶棚,把地下室直接封死,做成仓库。也有人随大流做了地下影音室,但实际使用率并不高。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刘广在改造前,希望地下室能拥有三个功能:一是茶室,二是喝酒的地方,三是玩具房,可以任性地摆放自己收藏的“破烂”。

夫妻俩找来了好友设计师陈飞波,帮自己一起实现心里“想象了几百遍”的地下空间场景。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地下室的采光井有十几平米,刘广与陈飞波商量后,改造成了一个景观区。特意挑选自然形态的植物和没有雕琢过的石头,再配上水池。

原来的窗户只有两块玻璃,接在一起并不好看,他们把原始的玻璃拆掉,重新换上了一整块大玻璃,变成了一个很大的景窗。

成功地从室内向外借景后,地下室的视域能够延伸到“野外”,一下子就突破了原本压抑受限的感觉。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内部的功能分区上,遵循了光照条件和功能次序,利用层高优势做了高低次第,各空间尽可能保持连贯通透。

陈飞波还为刘广设计了一个长轴的立面来呈现画廊感,让地下室更像一个艺术空间。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刘广很喜欢木质,但木料最怕潮湿,他选择了最简单直接的方式:高强度的实木复合地板直接上墙。

从地板到墙壁,全都铺满了适合地暖的木地板,稳定性非常高,防潮、耐磨。

同时还安装了地暖和新风系统,解决了地下室潮湿、闷热的问题。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150平米要装下上千件器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陈飞波却说,自己很喜欢为有洁癖、对某一类事物有特殊喜好的人设计房子。

地下室有足够的开放式陈列架,刘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挑选一批器物摆上。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孩子们从小就知道,需要小心对待架子上的宝贝。即使在地下室玩耍,刘广也从不担心藏品会被打碎。

地下室有一个6㎡的储藏室,专门用来储存近期不使用的收藏品。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刘广家的地下室装修好已有近2年,至今仍然和刚装修好时差不多。刘广每天都会固定有2小时待在地下室,喝茶或者摆弄自己的玩具。

有时加班晚归,但仍然会去地下室待一会儿,通过泡茶、倒茶这样习惯性的动作,找回自己本来的样子。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瑜伽老师的地下室:把灯藏进柱子里

-地下室面积:150平米

-功能:瑜伽教室、休息区、办公区

-改造特点:通过对照明系统的巧妙设计,让地下室变得透亮,并引入光影变化,表现时光流逝紧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王楠毕业于中国舞编导专业,是一位资深的瑜伽老师,她的家位于杭州湘湖边的一栋3层别墅。

和寻常户型不同的是,王楠家的地下室有两层,一共150平方米。

最大的改造难点是光线。地下室的采光井只有3㎡,所以自然光非常微弱,仅占整个地下照明正常需求的20%。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她找来了设计师惟洋,惟洋将地下室作了全白处理,使墙面最大程度地反射光线。地面用的是白色水磨石,现场打磨,把拼接缝隐藏在了不起眼的地方。

地下室被区分为三个功能区:瑜伽教学、简单办公、休息区。功能区的隔断,全部采用10cm厚的钢化玻璃。保证光线自然流通、反射,也减少了局促感。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王楠是西安人,性格有西北人的豪爽,喜欢天高海阔的感觉。

她不喜欢在室内做吊顶:“地下室的层高是2.3米,吊顶会让我觉得很压抑,透不过气来。”

但如果不做吊顶,就无法将照明系统“隐身”,需要挂上“丑丑”的吊灯。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考虑再三,惟洋决定放弃顶部照明,设计思路转向立面照明。

地下室原本就有一些柱子,惟洋在柱子的4个角里嵌入了灯管,照射到整个地下空间的各个角落,光源不仅足够明亮,层次上也更加立体。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瑜伽中常会有冥想、静坐的环节,王楠和学生们需要练进入与自我对话的状态,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为了配合这样的场景,惟洋在采光井里,做了一些竖向的隔档,太阳光穿过隔档会形成一条条的阴影。

从早到晚,阳光的位置和强度不断在变化,照射下的阴影也在不断变化,身处在地下室的人,通过观察这些阴影,就能感知到时光的变化。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一家四口的地下室,变身下沉式别墅

-地下室面积:60平米

-功能:一家四口的起居空间

-改造特点:大胆互换地下室与一楼的空间,用玻璃代替墙面、网状金属板代替楼板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大部分地下室的改造,是将地下空间作为地上空间的延续,许先生一家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一楼空间与地下室互换,一家四口集体搬入原本废弃的地下室中。

过去十几年来,许先生和太太、儿子、女儿都租住在台北士东路,一栋近40年的老公寓一楼。

40平米的空间中被隔出了3间房间、1间厨房、1间客厅,一家人生活得非常拥挤。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其实,一楼以下他们还拥有一个60平米的地下室,多年来一直没有被使用。

许先生开办了一家幼儿教育机构,经营得还算不错,平时的兴趣爱好,是收藏一些中古家具和艺术品,但因为家里空间太小,这些藏品也只是堆在黑暗的地下室中。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眼看着儿子、女儿都已成人,急需各自独立的生活空间,夫妻二人就一直盘算着,要把废弃的地下室纳入日常生活中使用。

前年,他们终于从房东手里买下了房子,请来设计师曹均达、刘冠汉将房子重新改造。

改造过程中最大胆的一步,是将起居空间全部挪去了地下,一楼只有车库、以及通往楼下的阶梯与天井。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一家人的生活空间从40平米变成了100平米,从觉上一下子变成了一栋下沉式的别墅,相当惊艳。

一楼靠近前院的部分,被打通成了天井。这样一来,地下室的采光面变大,同时也增加了通风量。

除了车库,一楼还有一间家庭祷告室。客厅、厨房、餐厅、子女们的房间、洗衣房则全部位于地下室。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考虑到采光问题,地下室房间的墙面多以玻璃代替。一部分楼板换成了透光的网格状金属板,配合室内安装的除湿换风系统,促进空气循环。

女儿和儿子的卧室都配有各自的洗漱间、衣帽间,二人房间中央种植着龟背竹等绿植,形成天然的屏障,保护了各自的隐私。

在防水结晶涂料的基础上,设计师选用了防潮抗霉灰泥,做出带有水泥质地的空间,又搭配了黑色铁板做的楼梯、书架,让许爸爸的藏品有了展示的空间。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靠“借”来的阳光,点亮整个地下室

-地下室面积:35平米

-功能:一家四口的起居空间

-改造特点:电动阳光反射器、自动灌溉系统的运用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娟娟是家里的独生女,有着一份稳定的文职工作,业余时间喜欢自己动手做皮具。

结婚后,娟娟便搬去了丈夫家居住。但是母亲患有腿疾,近两年越来越严重,娟娟就经常回家做点家务、帮母亲洗澡。

父母的家位于北京东城区,一个35平米的半地下室里。由于空间规划不合理,很多空间都没有被利用起来,卫生间更是过于狭小,洗菜、洗衣、洗头、上厕所却全都要在这里进行。

娟娟有想过给父母另换一套房子,但因为房子位于热闹的二环边,父母不舍得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圈子,这让娟娟下定决心,请来设计师王猛做改造。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半地下室最令人头疼的的问题,就是采光。屋内只有两个高出地面1米的采光井,进光角度很小,白天大部分的光线都被前面的楼挡住了。过了下午一点半,室内的光线已经所剩无几。

为了保证下午太阳光可以持续照入屋内,让房间充满阳光,王猛寻找到了一种新奇的玩意儿:电动阳光反射器。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他做了一个采光盒子模型,盒子里的三角形镜面装置,让阳光不管通过盒子一端的任意角度进入,都可以直接从盒子的另一端射出,进入屋内。

当王猛带着采光盒子到现场后,却发现阳光微弱,光线和采光盒平行,无法进入入口。采光盒子实验虽然失败了,王猛却顺着这条思路,把采光盒子的各部件拆开,重新研究。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这一次,他完成了一套自然光导光系统。户外的“电动阳光反射器”可遥控调节光线的入射和反射角度,通过室内墙面的镜面装饰,为半地下室收集到充足的光线。

王猛将卫生间平移至原来的主卧,重新启用了原本因过于潮湿而被废弃的储物间,将马桶水箱藏在了里面。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改造后的卫生间比之前大了一倍,采用干湿分离的设计,灰镜将卫生间隔成了三个区域,淋浴间、厕所、盥洗区,这让腿脚不便的母亲使用起来舒服多了。

娟娟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这里容纳了一张双人床,娟娟和丈夫能够一起住在这里,照应老人们。

王猛还为娟娟定制了一张专门制作皮包的工作台,墙面上挂了两排工具,两盏可双向调节的台灯,加上房间的灯光,给了娟娟制作台灯时充足的照明。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父母卧室旁的阳台,还增添了一面绿植墙,采用自动浇灌系统,无需老人们特意打理。一年四季,地下室中都能拥有绿意。

地面铺了两层高分子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材料,它对基层的要求低,可拉伸性能更好,且不受气温影响。

墙面进行防水涂料的涂刷,做完防水防潮处理后,室内湿度从78%下降到了48%,基本解决了地下室潮湿的问题。

住进地下室的中产们

图片由KC design studio、王猛、申江海、大海小燕设计工作室、舍近空间设计事务所提供

本文章为“一条”原创,未经允许不得删改、盗用至任何平台,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地下室   中产   藏品   采光   杭州   墙面   瑜伽   反射   光线   盒子   地下   娟娟   功能   阳光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