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吃过这么多的地方菜,唯独茶餐厅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有人说茶餐厅起源于香港,但我个人坚持认为茶餐厅起源于广州。

香港本是一个中西杂烩之地,层次感强、阶级落差大,人们憧憬“上等”的生活质量,但又只能维持普通的消费。

底层市民吃不起高级的西餐厅,咋整呢?那就自己“造”吧。

于是,香港人借鉴了广州人的商业思维。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最早,广州的茶餐厅里只卖茶(冷饮),是香港人把它改良成了餐厅,搞成“中不中洋不洋”的样子,除了卖西式的咖啡奶茶,还卖中式的肠粉、鱼丸、面条等“小食”。

由于它的经营模式比较亲民,很快就风靡大陆和海外的华人区,并根据各地域文化习惯的不同,演化成具有当地特色的茶餐厅。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就比如说广式茶餐厅吧,几乎每一个店里的招牌菜都是菠萝油、鱼丸、烧腊、肠粉、西多士、还有千篇一律的出前一丁,以及,全广东的核桃包都长得一模一样。

这些菜的做法是统一的,名字是统一的,就连店铺的装修都是统一的。

茶餐厅里的食物看起来都很简单,但细想却又“套路满满”——只要吃过一次,再往后,每当想不起来吃什么的时候,你家旁边人均二三十块钱的那一家广式茶餐厅,永远都是翘首以待的你的大后方,和无怨无悔的那个“备胎”。

也许这就应了那句话:没有套路就是最大的“套路”。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近百年来,茶餐厅在广东(及就近的广西部分地区)屹立不倒,得益于这里的大环境。

广州的地貌以低矮的丘陵为主,人们把丘“铲”平,在上面盖起楼房,楼厦参天,被密密麻麻的树木包围。新城和老城之间,有断断续续厚实的植被,房子藏在后面。典型的“湿热”气候、得天独厚的口岸条件、一日四餐(含夜宵)的饮食习惯、铺天盖地的排挡路边摊、发达的商业头脑……使得广州这个城市和中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的“气质”都不一样。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到了广州,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粤式味道和蕴藏其中的岭南特色历史。

以及,美食文化源远流长。

所以在广州旅行,不要着急看风景,先吃上几顿。广州美景和人文的精髓,都注入在了它食物中。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茶餐厅里的食物】

一般,一家生意火爆的茶餐厅,店里只要有一两样做得特别够味儿的招牌小吃,就能开很多年,传个三代没问题,街坊们从爷爷辈儿吃到重孙子辈儿。

这一特点在香港也适用。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在香港旅行的时候,经常路过那种又旧又破的小店,墙上张贴着明星显贵们和店主的合影,菜单上没有几样菜式,然而却门庭若市,一开就是几十年。

这就是茶餐厅的独特魅力所在。

偶尔,你会看到那种传说中穿着大背心儿、趿拉板儿的中年男子,喝着十块钱一杯的柠檬茶,手腕上戴着一块闪闪发光、百十来万的名牌表,低调、含蓄,露富于无形之中。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茶餐厅里的饭食通常是有固定搭配的。

一个菠萝油搭配一杯冰柠檬茶、一个公仔面搭配一杯奶茶。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吃,可以叫个双人套餐,在这个基础上会多一盘咖喱鱼蛋或猪油肠粉。

北方人看到这些个词儿,估计会有点儿懵,那是因为,这些东西出了广东就很少见(改名)了、味道也不正宗了。

北方人喜欢在食物的名字和摆盘上动脑筋,广州人则不整这些“虚”的东西,一腔热情都在味道中。正宗的粤式口味,还得到广州本地吃: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菠萝油,里夹的那一片芝士,是这整道菜的精华,有了它,滑蛋变得更有嚼头、鸡排的口感也更加饱满;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面条,是久吃不腻又百搭的出前一丁,从塑料包装到面饼的形状,看起来是特别简单的方便面,但仅仅吃过一次之后,很多人从此就只认这个方便面了——套路满满,一口定终身;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奶茶,竟然是苦的,但为了不浪费,坚持喝第二口、第三口……第五口的时候,就有了依(套)赖(路)感,以后再喝那种齁甜齁甜的奶茶的时候,会想起广州这杯纯得到位的“苦奶茶”,内心油然而生的,是一种“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悲壮感;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鱼丸上菜时间非常短:煮熟后淋上酱汁即可,但背后的功夫,全都是用“原肉”纯手工锤打出来的,不添加淀粉,更不可由机器代工。那个酱料也很“神秘”:不知花了多少心血、几代人的凝结,就看他给端上来的时候轻轻往上一浇,能够吃得出来那是咖喱味儿,且里面还添加了其他秘制的东西,那咱不知道是什么了……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在广州,这一类深入浅出的美食特别多。

看着超级简单,而又十分诱人——你说它怎么可能“简单”呢。

广东人做美食,功夫都在背后,不会给你摆在面儿上,就像这里人的性格一样。

吃了广东的饭,深刻体会到一句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一片土地的人的脾性、品格、说话口音、处事方式,都藏在他们做出来的食物里。

就拿北方菜来说吧,统一的特点是大份儿、重油重盐,就像北方人的性格,有点儿“咋呼”、大大咧咧,心里藏不住事儿,吵架嗓门儿也大,说话有时候还贼难听……但其实,越是这样的人越“傻”,特没心眼儿,让人一眼望到底;

到了广州,那就不一样了。

吵架?不会的亲,广东人很少跟你整这些“表面功夫”。

你在广东的街上很少看到骂大街和吵大架的,不要说吵架了,在北方人眼里,广州人连说话都是慢悠悠的。跟广东人接触,很少有机会起任何的正面冲突,甚至不愉快都比较少,大家都很内敛,心思藏得都很深。

我估计我再吃十年粤菜,可能都盖不起广东人这样的“城府”。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关于广式茶餐厅里的食物详解,请移步这一篇文章:《到了广州,你得这么吃》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广州旅行记忆 | 茶餐厅里的“套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套路   广州   茶餐厅   旅行   肠粉   柠檬茶   鱼丸   咖喱   广东   奶茶   广东人   北方人   味道   食物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