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初夏行走江南山间,常常会遇见一种绿叶白花的清雅植物,它们或在古道旁花开满树,蜜蜂嘤嘤嗡嗡忙碌其间,或从路崖边倾泻下来一条花瀑,车辆驰过,花枝摇曳。


细看一朵朵小白花,构造简单,却精致优雅,让人过目难忘。它们五个花瓣俏皮地翻卷着,花瓣下面那像保国寺大殿“瓜棱柱”造型的黄色构件,是它们联合成管状的雄蕊,一根长长的白色雌蕊,从“瓜棱柱”中间穿出来,这是花朵接收生命信号的小天线。当花瓣、雄蕊都掉光之后,只剩下花萼和这根雌蕊,其形状又像极了击剑手手中那柄长剑。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这种可爱植物,就是安息香科安息香属的赛山梅(Styrax confusus),其所在的安息香家族,大多花柄细长、花形雅致、花朵洁白甚至粉红,颜值都很高,比如秤锤树、陀螺果等著名网红花,都出自这个仙女辈出的大家族。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秤锤树


安息香科植物的典型花形,就像秤锤树、陀螺果那样,多是浅钟形,也有点像灯罩,花瓣轻盈而舒展。相对来讲,赛山梅的花形就小巧紧致多了,尤其是强烈翻卷的小花瓣,更为满树小花增添了几分动感。


忽然想到,植物身上每一个造型,都不是凭空虚设,赛山梅的花瓣为何要翻卷呢?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这时,正好一只毛茸茸的胖蜜蜂飞过来,忽然停在花间,几只爪子抱定雄蕊管,另几只爪子攀在翻卷的花瓣上,然后努力把头伸进花瓣底部,美滋滋地吸食着花蜜。当美餐享受完毕离开之时,几只毛腿上粘满的花粉,就带到下一朵花上去了。


小蜜蜂及时现身说法,让我明白了,赛山梅花瓣翻卷的原因是方便传粉者取食花蜜。因其花朵较小,如果花瓣不翻卷,蜜蜂可能连头都挤不进去。如果吸不到里面的花蜜,它们也许就失去了造访赛山梅花朵的动力,传粉也就没法顺利完成了。所以,别小看了“翻卷”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这可是赛山梅与传粉者协同进化的结果,是植物生存智慧的体现,直接关乎其种群的延续。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赛山梅仰拍图


说到赛山梅,不得不提到其同属小姐妹白花龙(Styrax faberi ),它们俩长得实在太像了。每回在山间遇到这种花瓣翻卷的小白花,我都会忍不住犯嘀咕,这到底是白花龙还是赛山梅呢?好几回,读着中国植物志,看着照片,试图区别两者,但发现很困难。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小乔木状的赛山梅


中国植物志说赛山梅是小乔木,白花龙是灌木,似乎很清楚。但小山在山间行走这么多年,唯一看到赛山梅长得像小乔木的地方,就是在我们鄞州瞻岐方桥的狭石岭古道旁,其特征一目了然,确实比较好认。


但之前更多时候与赛山梅相遇,是它们夹杂在其他灌丛中的时候,当它们还没有鹤立鸡群,尤其是和白花龙大小相似、都还是小灌木的时候,又怎么分得开呢?所以乔木or灌木这个性状,也有局限性。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通过叶子辨识也很难。中国植物志说赛山梅是坚纸质,白花龙是纸质,这个手感还真很难拿捏。再说叶子形状,赛山梅是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白花龙是椭圆形。经常观察植物的人知道,叶子是植物变化比较大的性状之一,一棵樟树上会有多少种形状的叶子,恐怕数都数不清。


通过仔细阅读中国植物志、浙江植物志相关描述,并与图片及标本一一印证,终于找到了一个简单又靠谱的辨识方法:数叶腋花的多少。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根据花着生的部位,植物的花,可以分为顶生花和叶腋花。顶生花即小枝顶端着生的花,赛山梅一般3-8朵,白花龙一般3-5朵。相对来讲,赛山梅花多且繁,白花龙花少且稀疏。不过,这个特征也有不能决的时候,5朵以上还微微可以分清,但都是5朵以下呢?


叶腋花,是指枝条顶端之外着生在叶腋之间的花,赛山梅叶腋花一般2-3朵,而白花龙则“下部常单花腋生”,这个特征就比较突出了。叶腋花1朵的是白花龙,2朵及以上的就是赛山梅了。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初夏江南山间小仙女赛山梅

白花龙/桃小香摄


有了这个绝招,我把几年来拍摄的类似图片都翻出来鉴定了一遍,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我居然从来没有拍到过白花龙,难道宁波没有白花龙?


最后,贴几张福州桃小香同学拍的白花龙,给大家直观感受一下。如果您在宁波山间看到类似植物,记得告诉我一下地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山间   秤锤   雌蕊   叶腋   安息香   雄蕊   棱柱   花蜜   乔木   江南   白花   灌木   初夏   中国   花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