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南方的农村,几乎每个村子周边都会有几个大池塘,虽然池塘离村子很近,但里面的水还是比较清澈的。这些池塘平时主要是用于生活保障,可以在里面洗衣服、洗菜,有时还兼顾灌溉农作物。

这些大池塘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可以放些鱼苗在里饲养,平时是没有人管理,更没有人喂食,但必须需插一快块红布。因为红布非常醒目,如果有不是本村的人前来垂钓或者捕鱼,看见红布就知道这是别人养的鱼,就不会下去捕鱼了。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但即便是本村的人,在平时也是不允许垂钓和捕鱼,因为村子周边的鱼塘,村里每家都有份额,而养鱼的鱼苗钱,是要全村集体出资购买,平均到每家每户。所以,在平时大家也都相互监督,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争吵。

等到了年底临近春节时,此时村里就会组织清塘,同时每家需要派一个人,但基本上都是男的,主要负责排水和后期的抓鱼。过年清塘抓鱼的场面十分热闹,尤其是女人和小孩看到大鱼后,都在岸边吵闹个不停。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被抓上岸的大鱼、小鱼,都要按个头大小分开摆放整齐,等最后一条鱼被抓上岸后再进行平均分配给全村每户人家。之所以在年底清塘,主要原因是这些鱼,都是过年期间食用的。

所以在十几二十年前的农村乡下,每个村几乎都是这样集体养鱼,年底清塘后分鱼,而这种自然生长的野生鱼,过年拿来吃正是时候。但这些集体养鱼,如今农村几乎是看不到了,有的给私人承包,甚至荒废也不让养鱼,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即是“分红”又是“战争”的开始

家里养过鱼的人都知道,虽然池塘里放的鱼苗,都是在同一个时间放养进去的,但到了清塘的时候,里面的鱼不可能长得一样大,就算有些鱼大小差不多,但每个品种的鱼都不能养一样多。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因为在放养鱼苗时,会根据每种鱼的食性,按照不同等的比例放苗。比如说,青鱼在“四大家鱼”当中是生长速度最快的,同时摄食量也非常大,尤其是在水里螺蛳多的情况下,2年就能长到十多斤重。

但池塘里的螺蛳毕竟是少数,所以青鱼通常是放的最少,所以清塘时也是最大的鱼,也是为“分红”埋下了伏笔。而分鱼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也是全村人最关心的,所以必须要村子长亲自出马。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分红”互不相让,导致“集体”解散

俗话说:“养鱼容易分鱼难”,按我说是何止难,简直就是难上加难!因为清塘的鱼被抓完后,由于鱼的大小不一,而大家都不愿意拿小鱼,且都想要大鱼,所以在分鱼的时候吵架是在所难免。

而最难分的就是这“头鱼”。头鱼,是指鱼塘里的最大一条鱼,这可不是简简单单一条鱼,里面包含着寓意极其讲究。因为农村人,少部分都有点迷信的思想,谁要是能拿到“头鱼”,就寓意着来年这家要兴旺发达。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因此,大家谁都不愿意谦让,此时村长就要有办法,那就“抓阄”。将鱼按大小顺序排号,谁要是抓到1号就是最大鱼,按照需要以此类推。抓阄这方法原本这方法是没问题,但每个村似乎都有那么几个出尔反尔的人。

村长按照顺序分完后,运气不好抓到小鱼的人,又开始出来讨还还价,而后还是胡搅蛮缠,最后抓阄的方法又黄了。由于大家都互不相让,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打起来了。最后,这些鱼都被拿去卖掉,再把钱分到每户,从那以后村里再也不养鱼了。

农村“集体”养鱼,过年“清塘”全村分鱼,为何现在不养了?

最后:村里的鱼塘原本养些鱼,到了年底每家分点新鲜鱼过年,挺好的一件事,却被少数人搅黄了。在农村,这种“见不得别人好”又胡搅蛮缠的人虽然不多,但几乎每个村子里都有那么几个。所以,过年清塘抓鱼的热闹场景消失了,总感觉年味少了点什么!

农村池塘抓鱼的乐趣你体验过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集体   农村   鱼苗   青鱼   螺蛳   胡搅蛮缠   红布   鱼塘   全村   大鱼   池塘   村子   村里   小鱼   年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