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罗非鱼,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淡水鱼,这种鱼只养在我国南方地区,虽然北方人可能至今都没有亲眼见过,但罗非鱼却是我国主要淡水水产品养殖鱼类之一。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罗非鱼鱼肉食用价值很高,其肉质细嫩而鲜美,不仅鱼刺少,且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罗非鱼的吃法有很多种,除了常见的红烧,还可以清蒸、烧烤等等,所以很多国人都喜欢吃罗非鱼。

因此,罗非鱼素有“白肉三文鱼”和“21世纪之鱼”的美誉。虽然罗非鱼在水产届占有很大市场,但这种鱼却在我国野外水域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呢?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先了解罗非鱼

罗非鱼是外来物种,原产于非洲的坦喀尼喀湖,又称南洋鲫。从罗非鱼的外形来看,与我国的野生大鲫鱼有点相似,所以也有人称它为非洲鲫鱼。罗非鱼其实并不是一种鱼,而是全球100多个品种的共同称呼。

罗非鱼是上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种进入我国,当时主要引进的罗非鱼品种分别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目前,我国人工饲养的罗非鱼品种,上述的品种还有齐氏罗非鱼,以及杂交的福寿罗非鱼和尼奥罗非鱼等。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在自然水域当中,罗非鱼是栖息于水体中下层,但罗非鱼的幼崽则喜欢栖息于水体上层,有时甚至浮出水面活动。罗非鱼是属于杂食性鱼类,实际上是偏肉食性,准确地来说它是什么都吃。我国起初引进罗非鱼,就是因为它生长速度快、食性杂和抗病能力强。

但罗非鱼唯一缺点是不耐低温,所以罗非鱼一般规模化养殖,都在两广地区和海南等地。罗非鱼是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当栖息的水域水温下降到10℃以下时,此时的罗非鱼就会出现死亡。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罗非鱼为何能泛滥野外

罗非鱼在我国珠江水系,被列入高危入侵物种,罗非鱼之所以能在我国野外泛滥成灾,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罗非鱼它的繁殖能太强;二是罗非鱼具有领地习性。

罗非鱼的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条成年的罗非鱼,每次产卵数量约为1000粒左右,而一年的时间内可以繁殖3次。一条罗非鱼的鱼苗,一年可生长400~600克左右,而罗非鱼体重达到150克左右时,就能再次繁殖后代。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罗非鱼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就能从鱼苗变成爷爷辈。因为一枚罗非鱼的鱼卵,从孵化到再次繁殖,只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还可以繁殖3次。另外,罗非鱼的孵化成活率很高,并且还会像龙鱼那样将鱼卵含在嘴里呵护,直至孵化出小罗非鱼。

罗非鱼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是我国本土鱼类都无法与其抗衡的,况且罗非鱼还有领地习性,如果本土鱼类在罗非鱼的领地产卵,则都会被罗非鱼吞食。然而罗非鱼在我国的南方水域,几乎是没有天敌,反而罗非鱼倒成了本土鱼类的“克星”。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最后,野生罗非鱼为何没人吃

中国人是喜欢吃罗非鱼,但只吃人工养殖的罗非鱼,因为人工养殖的罗非鱼吃起来放心。虽然野生鱼营养价值更丰富,但野生的罗非鱼却一直都不受待见,不是野生罗非鱼不能吃,而是不敢吃!

有了解过罗非鱼的人都知道,由于罗非鱼的适应环境能力很强,所以不管是在被污染的河流,还是臭水沟和下水道的环境下,罗非鱼都能繁衍生息。

好吃的罗非鱼,为何还能在野外“泛滥成灾”,成高危入侵物种?

在污染的环境下生长的罗非鱼,我想大家都不愿吃。没人吃也就没人捕捞,这也是罗非鱼在野外泛滥的另一个原因。所以,建议大家抓到后,请“妥善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罗非鱼   泛滥成灾   物种   鱼卵   鱼苗   非洲   水体   鱼类   水域   领地   野外   本土   生长   好吃   品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