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伟人总是被记在人们的心中,在我们的心中有着几位非常熟悉的国家领导人。他们的贡献造福了我们,为我国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那些为国家做出了相当大贡献的先锋们,都被人民记住,被社会记住,被国家记住,并且授予他们以最高的荣耀。让我国的后世都敬仰,尊敬他们。

但是有的时候事与愿违,有很多付出了,非常惨痛代价的先锋们却被遗忘在了历史中。有的人在没有获得回报的时候就放弃了奉献,但是有的人即使没有获得回报,却依旧无私地奉献。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这是一个不计回报,无私奉献的伟人,他的名字是陶铸。他曾是大军区政委,拥有着丰功伟绩。但是在1955年的时候,国家为元勋们授衔时却没有他的名字。

即使是这样,陶铸也没有停止奉献,依旧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 为社会,为国家而奋斗着。后来高至正国级别,不容轻视。

陶铸出生于1908年,他是湖南人。湖南是一块英雄产出地,产出了多位著名的领导人,也许陶铸是因为在这样一片英雄土地上长大,最终自己也成为了一名英雄

陶铸原名陶际华,陶铸的童年过得并不如意,也是在不停地奔波中。1918年,陶铸才十岁,父亲就因为参加武昌起义被杀害。十岁就失去了父亲,陶铸被迫退学,家里也没有了经济来源。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小小年纪的陶铸就担起了家庭的重任,为了养活一家人,不得不和哥哥一起面临生活的艰辛。但是年纪幼小没有文化的他,根本没有人要他做工,他只有去山上砍柴买柴为生,以补贴家用。

即使生活如此艰苦,陶铸在辛劳之余,也不忘记拿起书本,他心里还有一个学堂梦。他深刻地知道,这样每天砍柴的日子是不会长久的 他不可能就只做一个樵夫。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陶铸读了很多的书,在那个年代,肚子里有几个字的人思想都不简单。在那个人民都水深火热的年代,陶铸决心加入革命,为中华民族,为我国的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陶铸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在1926年圆了自己的读书梦,他考取了黄埔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从陶铸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参加的革命越来越多,完成了许多暗线任务。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在某一次任务中,没想到遭到暗算,队伍中出现了叛徒,陶铸也难逃被捕的命运。陶铸被关押在南京国民党的看守所中,备受摧残。

即使是这样,陶铸也没有背叛组织,咬牙坚持,国民党没有问出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不仅如此,陶铸在看守所内还团结战友一起学习,他们坚持学习外语,不浪费时间。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接着抗日战争爆发,陶铸在队友的努力下,顺利营救出狱。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陶铸随即升为常委兼任部长。经过这一次之后,陶铸更加小心行事了。

1951年,陶铸因为执行任务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这就像是大禹治水三顾家门而不入。但这一次,陶铸在顺利完成任务之后,回到了老家探望家人,和许久未见的老母亲。

乡亲们看到陶铸回家后,纷纷笑称到当年的陶猛子当了大官了,我们的日子要好过起来了。陶铸也一副从未离开的样子,和乡亲们谈天说地,还说起了当年砍柴的事。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有一个乡亲偷偷和陶铸说自己生活不好过,陶铸小时候多多少少受到过他的关照,看看能不能给他在城里物色一个职务什么的。陶铸听后就细心解释起来。

他说,我身为一个共产党员,不能做资产阶级的事。共产党要做的事是要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我也不是老年代的官大爷,不能做这种一人得道,人人好过的旧资本的事情。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所有人听后纷纷感觉被上了一课,觉得陶铸说得很对,大家都感慨,小时候的陶铸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他们记忆中的陶猛子了。

到第二天陶铸就决定返程回去了。当时和陶铸同行的还有很多官员。他们看陶铸好不容易回一次家,却只带了一点水果回家看望老母亲。于是他们决定干一件大事。

们给陶铸的母亲和哥哥留下了一百块钱,后来不知怎的被陶铸知道了。当晚陶铸就拿着这一百块钱走了过来,批评道,你们这么做,是不把党放在眼里吗?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这确实是好心办坏事,这不仅坏了陶铸的名声,更让不良之风横起。陶铸将钱还给大家,并且说道,以后坚决杜绝此类的事情,谁再这样就要打报告受批评。

陶铸的母亲在陶铸为官期间也一直住在农村。这要是别的官员早就把一家人都接到了大城市,享受荣华富贵了。但是陶铸的家人却一直住在农村。

有人提出把他的家人接到城市,但是陶铸说不行,农村有那么多的人,不能只让自己的家人到城里,等别的人都搬到城里之后,自己的家人也搬到城里。

直达陶铸去世之后,他的家人一辈子都在农村安分守己,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后来,社会陷入动荡之中。不少知识分子,老一辈的读书人都遭到伤害。陶铸看不惯这些,暗下来保护这些知识分子。

这也引一些人的不满,最终陶铸也难逃他们魔爪,含冤入狱,在狱中折磨至死

在冤案澄清开始后,陶铸也冤案得到澄清,陶铸的冤魂也得以昭雪。并且之后举办了一场浩大的追悼会。

这可能是陶铸这一辈子最有排场的一次仪式。可是这身后名又有什么用呢?

军区政委陶铸,55年没被授衔,后职位高过元帅,官升至正国级

陶铸是一个拥有高尚爱国情怀的人,即使是在1955年的授衔中,本应获得高衔位的他,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获得荣誉,但是要他并不计较这些,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人民的奉献。

这样的伟人,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和铭记,向他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至正   中国共产党   冤案   先锋   政委   俗话说得好   块钱   元帅   乡亲   军区   伟人   城里   家人   贡献   年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