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古人云“字如其人”,修身明志始于道,立字明德始于心。写字和做人一个道理,最重要就是明志立德,要心无旁骛、遵守仁心,将个人品德融入一撇一捺。

这样的书法被文人墨客称为“墨道”,大道无形,厚德载物,每个书法者都应该恪守于墨道、心有所持,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是有品性、有灵魂的,这是做学问,亦是在修行。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志存高远,淡泊明志,写书法者还需有心灵的寄托与归宿,这要求我们要以“仁”修心,提升内在修养,以仁厚之心诠释书法之灵魂、展示个人情怀抱负,更应该善始善终、勤奋苦练,成就非凡技艺。

文以载道,书以载文

书法作为我国四大国粹之一,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底蕴,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和标志。想要读懂每个朝代,必先读懂书法的演变历程。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汉隶笔势生动,注重字体的韵味美;唐朝时期文人善饮酒、追求自由,“张颠素狂”体现豪放有力、笔锋流畅的草书之美;宋人温婉雅致、清高疏朗,追求赏心悦目、隐逸脱俗的写意派书画······

无论是哪个朝代的书法,无不构成我们灿烂的民族文化。用翰墨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国粹的精神与魅力,需要我们练好书法,修好内在素养,缔造崇高境界。

书法虽贵为国粹,却没有很高的门槛,普通的百姓亦可通过大量练习、勤奋临摹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实现小小成就。

也有的人,以此技艺谋生。事实证明,的确会有大量书画爱好者,愿斥巨资收购大师真迹和字画。

平民书法家——李艳红

每个人都有追求艺术、追求美的权利,无论身家富有或贫穷,无论身在井隅或胸怀大志。农村的一位平民书法家,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印证了这一道理,她就是李艳红。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李艳红出生在贫困的湖南农村,当她15岁时便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次偶然的进城走亲戚,当她看到亲戚家墙壁上悬挂的一副颜真卿的临摹字画时,眼睛里绽放着光芒。

初中都没读完就辍学的她,对知识和读书一直充满着无限渴望。而这幅行云流水的字画,让她更是甘之如饴,恨不得把它摘取下来,自己也去一笔一划的临摹一番。

但是,无限神往的她,很快就被现实拉了回来。她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是无法支撑她继续求学的。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她必须要早点出来打工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何况,和她一般年纪的女孩大多早早就进城务工、养家糊口了,要么选择早早嫁人,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而她,还在渴望什么呢?

追求书法梦想 成就人生价值

从城里回去,李艳红陷入深深的迷茫和郁闷之中,那副字画让她久久不能忘怀。

于是,再三思索下,她决定先找一份工作养活自己,然后一边练习书法,而这样的决心和毅力,支撑她到现在。

李艳红很快在城里找了一份保姆的活,每天忙完家务后,她都蜷缩在宿舍一角苦练书法,她还拿出了一半的工资买了大量书法大师的作品集、买了大量的宣纸,另一半钱,则懂事地寄给了家里。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一个正值青春年少的姑娘,打工挣钱后,没有留给自己一分一毫,而是选择固守自己的梦想,徜徉在枯燥又烂漫的书法世界里,任凭外界有何风吹草动,她都毫不动心。

起初,她的字歪歪扭扭,只能写一些描红作品,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书法技艺都停滞不前,很是令她着急。

这时,她在网上找到了一些书法作品解析视频、书法老师教学视频,又购买了自学书法的书籍,此时的她,练习更加刻苦,练习时间也延长了许多。

有时候,深夜三点钟她仍伏案在桌,笔耕不辍。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这样的精气神虽说对练习书法起到了“量变达到质变”的效果,但却严重地影响了她的家务工作。很快,她就从这里辞职。

此时,父母也生病在床,失去了经济支撑的她,只能暂时回到农村帮家里干干农活,赚取微薄的收入。

每天照顾父母入睡后,她都忍不住要拿出笔墨纸砚,好像每天只有深夜才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只有沉浸在书法的海洋里,她才能无忧无虑、恣意生活,享受宁静的时光。她知道,她的世界不能没有书法。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李艳红的字写得越来越有风骨,的确有一番“颜筋柳骨”的味道,貌丰笔劲,张弛有度,她还拍摄了自己的大量作品到网上发表。

很多网友表示:“这力道完全不像一个女子之笔啊”,大家更意想不到的是这些书法作品源自一个日夜为家操劳、常年干农活的农村妇女之手。

渐渐地,李艳红在网上有了很多粉丝,她也会应网友之邀,为他们题诗写句,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但是,她的书法在被一位书法专家看到后,痛批其字毫无美感可言,这让她非常难过。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但是,李艳红还是想要更快的进步,伤心之余她努力与专家取得联系,虚心的请教、谦逊的改进。原来,专家认为她陷入了临摹的泥沼,字体风格没有自己的特点,只是一味地照猫画虎。

在明白缺点不足后,李艳红痛定思痛,准备尽快重整书法“旗鼓”,不能一味的盲目大量练习,要追求质量,同时,她开始不再去看作品集,不再临摹他人的真迹,选择写出自己的个人风格和魅力。

这个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于是,经人介绍,她还找到了一位书法家作为自己的老师,请他指导。

湖南村妇李艳红,苦练书法20年,却遭文化专家痛批:毫无艺术美感

有了专业的指导,李艳红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她终于有了自己的握笔力道、写字风格。

如今,她的字迹珠圆玉润、融合兼收,灵活又善于变化,不再泥古不化、拘泥于他人的作品临摹。

结语

一横一竖、一撇一捺间,自有乾坤,书法不仅涵养心灵和品性,也教会我们处世冷静、淡泊脱俗的生活态度。

兴趣爱好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他们作为一项技能充实我们的生活,延长我们有限的生命,塑造无限的价值,如果你还没有兴趣爱好,那么书法不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书法   村妇   真迹   农活   书法作品   国粹   品性   书法家   湖南   朝代   民族文化   技艺   字画   美感   成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