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从广东潮安龙湖古寨的北门进去,象征龙湖龙脊的直街在脚下延伸,两旁是临街而立的商铺,直走100米左右,眼前豁然开朗,一个有别于刚刚密集连接宽广埕面出现在眼前,龙湖最独特的祠堂——阿婆祠便在这里。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在中国传统的古村古寨,祠堂是非常常见的建筑,龙湖古寨也不例外,为什么阿婆祠最独特呢?


阿婆祠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它采用潮州传统的“四点金”建筑格局,却建了一个极宽大的大门,门肚宽度几乎相当于整个建筑物的一半,还很高大,比例夸张,龙湖人干脆称其为“阔嘴祠”。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祠堂主人身份你绝对想不到。众所周知,宗祠通常是为一些对宗族有重要影响及贡献的人而建。阿婆祠的主人却只是一个买来的婢女,俗称“赤脚”,要知道,即便是女祠,也基本都是为贞孝节烈而建,像阿婆祠这样仅为一个普通而且地位低下的婢女而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阿婆祠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中国第一座女性祠堂!是富甲潮州的黄作雨专门为其生母周氏所建造的女性祠堂,这在当时封建社会的中国绝对是一个爆炸性的社会新闻。要知道,在古代,妇女地位低微,只有明媒正娶的女性过世之后,牌位才能进公祠,受子孙祭拜。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而周氏只是一个买来的婢女,没名没分,即便是生了儿子,都只能抱给正室抚养,而她,只能被称为“阿婆”,这样的一个女人要入宗祠,简直是天方夜谭。


果然,黄作雨想将母亲的牌位放入自己捐资建造的黄氏宗祠中,遭到了族人的强烈反对,妾侍岂有资格入宗祠受供奉!


黄作雨既生气又难过,他决定破除封建社会的束缚,斥巨资在其宗族祠堂旁另建一座比黄氏宗祠更宽大、更气派的祠堂,专门供奉其生母神位,这就是“阿婆祠”。在等级尊卑观念深重的封建时代,摒弃封建礼教的羁绊,为女性立祠祭祀,绝对是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但黄作雨做了,他表示,“男人贫贱能发达可建祠立庙,女人为何不可?”并提出自此以后出身低微的妇女也可入祠。为建母祠,黄作雨还将天后宫也挪了地。关于女祠,全国屈指可数,尤其像龙湖“婆祠”这种性质的实属凤毛麟角。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阿婆祠坐西向东,占地500多平方米。门匾两侧各有两个石雕麒麟,造型生动威猛;两个“加官进爵”石雕惟妙惟肖。走进阿婆祠,从其前后厅的通长进阶石,精美倒挂莲花的木雕装饰,汉白玉的麒麟浮雕,翁延资的手笔,可以看出当年的高雅华贵,看出黄作雨财力之丰厚。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祠中供着一幅画像,画中人物身着典型的明代服饰,面目慈祥,她就是黄作雨的生母。这幅阿婆像是龙湖古寨几件少有的珍宝之一,经历了十三代人的传承保存下来。


明朝一个买来的婢女,生孩子都不能自己养,竟有一座祠堂为她而建


传承人黄再川老人说,他们家族在传承这幅画像时,有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必须人老实,能传给别人。这个“别人”不是指自己的子孙,而是贤良的下辈,新一代的传人黄立浩就是老人的侄子。这种不分嫡庶,不分长幼,唯贤良而传的家规,摒弃了封建遗风,挑起了对道义的大责,才是真正的大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婢女   祠堂   麒麟   潮州   明朝   宗祠   牌位   宗族   贤良   低微   生母   阿婆   封建社会   石雕   不能自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