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青山绿水间,渔樵耕读乐,炊烟袅袅处,小桥流水人家……对于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样的田园景致似乎只存在于文人墨客的诗句之中,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寻找那些偏远的古镇古村落,那是一种乡愁,更是一种情结。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在繁华的香港背后,也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朴的地方——大澳渔村。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当然,如果你是一位TVB粉,对大澳这个地方并不陌生。由陈松伶和吴启华主演的《大澳的天空》便是在这里拍摄的。有去过大澳的朋友知道我是古镇控,喜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便叮咛我一定要去这里看看。这次去大屿山,总算了了心愿。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大澳其实真的蛮远的,位于离岛上的大屿山脚下,已经是香港岛的最西边了。从大屿山乘车下来,穿过几条街巷,就是乘船游大澳的码头,一座十来米的铁桥横跨在水道之上。从前,大澳岛与大屿山是被一条涌分开的,当年这里是一个渡口,叫做横水渡,大澳居民出入都要靠一个大舢板往来运送,无动力的的舢板依靠一条连接两岸的绳索,人工拉绳索维持舢板来往两岸,1996年9月,这座铁桥建成,才结束了靠大舢板出行的历史。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棚屋是大澳渔村的标志。每一个棚屋都是由许多根深入水中的木桩或水泥柱所支撑,整个渔村就像是悬在海上一样。建造棚屋的木头一般使用的是坤甸木,这种木材即便常年泡在海水中,七八十年也不会腐烂。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一眼望去,尽是密密匝匝纵横交错的水上棚屋建筑。整个大澳渔村被三条通海的水道分隔开,棚屋就建在河涌的两边,由桥和水上木制走廊连接在一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水上人家风景线。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些看似杂而乱实则颇有生活秩序的棚屋,如几近消失的“横水渡”一样,曾一度计划拆迁,好在近年已成为大澳旅游资源得以保留了下来。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个小小的渔村远离繁华的闹市区,是香港仅存的水上棚屋区,生活在这里的渔民大多居住在水上搭建的棚屋里,今天依然还保留着早期香港渔村的模样,只是在最近两年才有背包客和香港本地市民慕名前来。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大澳街上商店林立,货摊夹道,售卖海鲜干货、水果、布织品和药材等特产。大澳临近万山群岛,附近海域盛产黄花鱼、鰽白、鲛鱼和仓鱼,渔民以大尾艇来作业,并以捕捉黄花和鰽白为主。大澳的虾膏驰名海外,《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了传承四代的郑祥兴虾酱厂就是坐落于大澳。走在街上,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咸鱼和虾酱香气,乐趣无穷。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在大澳街市街的尽头右转便是建于明朝弘治年间 (1488 –1505年)的关帝庙,庙内有关帝和刘备坐骑的雕像,神坛处又有华陀和财神的画像。天后庙和关帝庙毗邻而建,飞鸟神兽装饰的屋檐,内屋天花板上精致的陶饰,朱底鎏金的横梁,刺绣花纹繁复的传统旗幡和神情肃穆的神像,都是极具岭南风格的古庙宇。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自古便是盐业重镇的大澳,有好几处中国传统古建,已经有300多年历史的杨侯古庙便是其中之一。我去时,渔村正在唱戏,庆祝杨侯诞辰。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一位戴着锅盖帽的渔村老妇走在干干净净的渔村里。不像内地的古镇古村,早已是酒吧客栈遍布,这里好象完全被喧闹的香港给遗忘了一样。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两个蒙着双眼的小女孩儿迎面走来。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背山面海的水上人家,小船静静地停泊在家门口外的“河道”上,渔村的淳朴风貌历历可见,闲散而宁静。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漫步在木板走廊上,在棚屋间穿梭,从渔家的客厅厨房旁走过,瞬间感觉回到了百年前的香港小渔村。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虽然是棚屋,却种满了花草,布置得非常有情调,处处溢满了美好的生活气息。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里的渔民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村里多是上了年纪的阿公阿婆,难得见到年轻人的踪影,来的鲜活的面孔都是匆匆的过客。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棚屋内,街坊们聚在一起悠闲地搓着麻将,与快节奏的香港中环完全两个样。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每家每户的旧物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密密匝匝的棚屋户户相连,部分通道可以直接穿过邻居的客厅或厨房而过,这种开放式的社会关系也算是一大特色了。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两只看家的狗狗,简直太招人喜欢了。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个剥离出来的蛋黄不知道是准备做什么用的。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还记得周星驰的电影《龙的传人》吗?还记得《大澳的天空》里陈松伶可爱的锅盖头吗?还记得《三个夏天》里叶玉卿走过的那条长长的栈桥吗?建于1979年的新基大桥,是一座可以开合的木质桥,连接着新基街棚屋和吉庆街棚屋两地,很多TVB电视剧和香港电影都在这里取过景。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东京码头,这也是众多影视剧的取景地之一。大澳曾是香港的主要渔港,也是百年来渔盐业的重地。如今的大澳,已沉淀为一个遗世而立的小渔村。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渔村面积虽然小,但是保留下来的中西文物古建足以让你寻找到老香港的古老印迹。耸立在大澳小轮码头旁边的小山丘上的前大澳警署,建于1902年,是两层高的西式建筑,也是新界区最早期建成的警署之一,现在已经改成了一家只有7个客房的文物酒店。要真正感受香港的殖民文化,在蕴含着历史的文物酒店住上一晚,也是一种过瘾的玩法。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在大澳码头上,停靠有很多快艇,可以出海兜一圈,近距离感受棚屋,运气好的话就能看到中华白海豚。。我买的是昂坪360海陸空全日通的套票,里面包含了大澳渔村小艇游,有导游带领的,集合点也是在昂坪市集里面。想自行感受大澳风情的話,在昂坪有前往大澳渔村的大巴,提前半小时候在昂坪市集的车站坐车去就行了。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大澳村里的线路其实非常的简单,就是进村后经过铁桥,逛大澳街市,走30米T字路口,左拐去是大澳警署,看完走右边继续在渔村中穿行,再过新基大桥右拐,一个环形路线,最后回到村口。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船环岛游时,无意中发现这家富有江南情调的三盏灯茶室。特地查了一下,这家餐厅在香港215家知名的咖啡与茶室中排名第六,位置虽然不算好找,但一定不会令你失望。入口处,放有一块木牌,以“我决定,慢下来 大澳”为题,写有店主的生活态度和期盼。更难得的是,即使你没有光顾茶座,店主也不介意你四处参观和拍照。在这样一个悠闲舒适的地方,一杯咖啡,一件蛋糕,一个下午就可以这样消磨。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各个时期留下来的棚屋。棚屋的建成是因为当时渔民生活上的实际需要。在以帆船捕鱼的年代,一只船显然容不下一家十几口,于是在大澳附近捕鱼的渔民便在永安街后近岸的地方搭建棚屋,以安置老人及小孩,免受出海的困苦,久而久之,便成了今天所见的规模。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作为香港曾经的盐渔业重镇,大澳就像是一块活化石般保留着岛上的历史遗迹。早期棚屋又叫做葵棚或水棚,后期居民改用坤甸木来代替石柱,还加有铁皮屋顶。棚屋多是半圆顶的,也有的建成三角形顶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棚屋分为前、中、后三段。前段是厅或是睡房,中段是摆放神位的地方,后段的睡房多留给长辈居住。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这里没有纷争,没有喧闹,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总是无忧无虑地生活,只聊菜价,说八卦,谈日常,这大概,才是我们最想看到的香港模样吧。

这样的香港,你未必见过!一处悬空的海上渔村,这里的渔民住着全开放式的海景房,过着水陆两栖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渔村   渔民   关帝庙   香港   棚屋   舢板   虾酱   警署   铁桥   水陆   开放式   古镇   水上   码头   文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