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葛仙山,位于江西上饶市铅山县的葛仙山镇,地处武夷山北麓,主峰葛仙峰海拔1096.3米,景区面积50平方千米,号称“中华灵宝第一山”。相传东汉的葛玄在此修道成仙,而故名。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从铅山县驱车南行45公里即可到达葛仙山脚下。山脚绿树掩映处有一村落,就是葛仙源村。村后有一登山小道,在此停车步行,一路绿荫夹道,泉水叮咚,情趣盎然。然后沿着“上七下八”15里的山路,循石阶而上,临近峰顶,经过上马石、下马石,接官亭,需行走两个半小时才能达山顶。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山门。


葛仙山上有道教的葛仙祠,又名太极观、太极殿,建于北宋元佑七年(1092年),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淳熙年间(1174—1189年),曾重修扩建。元至正年间(1341— 1367年)又重新更新。清嘉庆二年(1797年),毁于大火,后修复。民国十七年(1928年),再次毁于大火,次年再度重建。2007年,葛仙祠被确定为首批省级重点宫观。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据《铅山县志》记载:葛玄(164-244年),字孝先,江苏句容人,从左慈学道,居葛仙山炼丹修道。著有《修真四要》、《九训》、《上清经》等。道教尊其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如今,已建有缆车可抵达葛仙山山顶。


葛仙祠周围建有3座山门,祠内有17座殿宇,依山而建,层层递进,古朴端庄。其中太极殿长约30米,宽为17米,占地面积496.4平方米。正门为石砌八卦形拱门。大殿屋顶系铸铁瓦,铁瓦长方形翘头。殿内祀葛玄塑像,悬历代地方官吏士绅所赠匾额六块。太极殿左侧为老君殿,右侧为观音殿。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铅山葛仙山山顶风光。


出三官殿顺山势而下即至灵官殿。该殿木石结构,石门,朱扉,殿前有画梁雕柱走廊,殿正中塑王灵官,金甲金鞭,威风凛凛。左塑药王,右塑蛇母娘娘。出灵官殿沿百步岭石阶而下即至地母殿,该殿1984年毁于大火,1991年修复。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葛仙祠“开山门”和“关山门”是每年宗教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葛仙山道教文化的传统。“开山门”和“关山门”,始于明中叶。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铅山藉内阁首辅费宏在葛仙山扩建葛仙祠工程竣竣工后,由地方官吏、士绅等陪同于农历六月初一登临葛仙山’举行祭祀仪典和斋醮法事。自此,每年六月初一,铅山及周边县令、士绅、名流都要循例登山祭祀,于是六月初一遂有“开山门”之成规。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关山门”活动亦有出处。明嘉靖十五年( 1536年)秋末,费宏死于京城。继任首辅夏言(江西贵溪人)奉旨护送费宏灵柩归里。事毕登临葛仙山朝渴、观光。时逢初冬,山间早寒,朝山进香者日渐稀少。夏宰相乃与道观住持商议,定于农历十月初一关山门,以整理祠务。“关山门”同样要举行法事仪典,作为一年香汛期的告终。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开山门”和“关山门”数百年来,相沿成习,沿袭至今,成为葛仙山道教文化的一种独特现象。


江西铅山葛仙山,有“开山门”和“关山门”成规,沿袭至今

江西铅山葛仙山的葛仙祠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铅山   山门   开山   江西   道教   铅山县   士绅   太极   成规   法事   官吏   石阶   大火   山顶   年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