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马当炮台位于江西九江彭泽县马当镇东北1.5公里,长江南岸马当山上。该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地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据《彭泽县志》记载:“此山,山形似马,横枕大江,回风撼浪,舟船险阻”,山之南麓有马当镇,故名。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马当山山体伸入江中,扼长江水路之险。


马当山山势呈北东向西南方向延伸,紧临长江南岸,海拔135米。其矶头伸入长江之中,悬崖绝壁,扼长江水路之险。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马当山悬崖峭壁,地势险要。


马当炮台始建于1840年。当时英军进攻上海,直逼南京,清政府下令沿江修筑炮台防守。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名将林启荣曾率重兵在此镇守。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清政府又对马当炮台进行过加固。1912年10月29日,孙中山亲临马当视察,亲笔写下了“中流砥柱”四字刻于矶头的岩石上。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修缮后的九江市彭泽县马当炮台遗址。


抗日战争期间,这里进行过一场抗击日寇的马当要塞保卫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当局将江苏的江阴、江西的马当、湖北的田家镇列为长江三大要塞。从这年秋季开始,由江西省江防委员会重新修筑。在长江里,凿沉木船一千余艘。在马当山上修筑了三级炮台:第一级在马当山最高顶,用砖石砌成高3米、宽3.5米、深30米的防空洞,洞口南北相通,北洞口建有100平方米的炮台;第二级建在山腰上,是由乱石垒成的高2米,直径4米圆形土台;第三级位于马当矶头悬崖峭壁上,与一、二级相呼应。砖砌防空掩体高3.5米、宽4米,深35米,洞门东南与西北对开,另有一处600平方米的练兵场。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彭泽县马当炮台的防空洞遗址。


1938年6月,在马当要塞的驻军达到3万余人,还配备了海军陆战队和炮兵团。

1938年6月13日,下游的安庆失陷,日寇溯江而上。他们知道中国军队早有准备,不敢轻举妄动,仅以小汽艇沿江骚扰窥探。25日,日寇乘大风大雨之机,集结军舰20余艘,汽艇百余只,步兵千余人,在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在皖赣边境的香口附近的黄山登陆,该山高于马当,并在此山麓设炮兵阵地,居高临下向马当要塞炮击;同时,又以汽艇冲入水雷区扫雷。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彭泽县马当炮台遗址的石碑简介。


驻守在马当要塞的国民政府军炮兵立即奋起反击,猛轰敌舰,当即击沉4艘,伤2艘。国民政府军在日军海、陆、空三军的夹击下,浴血激战了一天一夜。最后敌军又施放瓦斯,使国民政府军伤亡十之六七。26日正午,马当要塞和马当镇失守,次日彭泽县城失陷。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彭泽县马当炮台的隧道遗址。


马当失守后,马当要塞遭到了日军的严重破坏。就连孙中山先生题刻在马当矶头上的“中流砥柱”,也被日军飞机炸毁。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彭泽县马当炮台的防空洞遗址。


如今马当炮台,硝烟已去,雄姿依旧。为铭记这段血泪史,政府有关部门对马当山上三座炮台和砖石砌成的掩体隧道等遗迹进行了修复,使炮台重现了昔日的雄姿。马当炮台遗址也入注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该炮台成为了又一处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们记住这段历史。


走近江西彭泽,解密长江要塞马当炮台

修缮后的九江市彭泽县马当炮台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炮台   彭泽   长江   要塞   抗日战争   彭泽县   汽艇   政府军   掩体   雄姿   防空洞   日寇   炮兵   江西   日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