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布局石雕用料心思缜密

彭氏宗祠位于江西省景德镇乐平市涌山镇流槎村东北部,建于清同治年间。祠堂前有车溪河流过,后倚青山,周围风景优美。

江西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布局石雕用料心思缜密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车溪村的牌坊。

该宗祠坐西朝东,东面为一扇大门,两侧有四道小门。墙壁上方石雕“彭氏宗祠”及双龙抢宝,格外引人注目。大门口的墙壁以花岗岩巨石砌筑而成,上方雕刻着“双龙抢宝”,巨石上面还雕有多国人像,是该祠堂最大的亮点。彭氏宗祠按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前厅、中堂、后厅三进,内设有戏台、跑马楼、厅堂、膳房和马厩等。前堂倚门为戏台,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结构。戏台前有宽敞的庭院,两侧厢房为二层木结构建筑的观戏楼,跑马楼与戏台相通。

江西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布局石雕用料心思缜密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

当你从西南面小门进入祠堂,迎面可以看到祠内古戏台,戏台上的柱子及悬梁上全部都雕刻了古代戏曲中的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站在戏台上向下俯视,中间有一个露天大厅,大厅两侧各有一座楼台,是专供富家小姐及公子观戏的,左边为“公子楼”,右边为“小姐阁”。楼阁由16根柱子支撑着,靠大厅的8根柱子均雕有各种奇花异草,上端刻有八条大鲤鱼,好似它们顶着楼阁。大厅及戏台上有六个悬角(系六六大顺之意),角上均系有风铃,风吹过时会发出清脆的铃声。戏台上下场门两侧为副台,以板相隔,两侧相隔处又有两个便门。两侧副台各宽2.7米,深4.3米。台中顶棚为八角回音花纹藻井,高4米。这四道门有个专业的名字,叫“出将入相门”。“将”代表武官,“相”代表文官,演员通过出入不同的门来表明他们或文官或武官的身份。整个戏台的梁柱、插板均为木质材料,以榫头相嵌,穿拱巧妙,严丝合缝。主要斗拱衔接处均有云卷雕刻,主梁柱则用材较多,粗犷古朴无雕饰。

江西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布局石雕用料心思缜密

江西省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

在露天厅后面又有一个大厅,大厅柱子均涂有朱色油漆,显得豪华气派。两面墙壁有名家诗词歌赋。大厅后面还有一个议事厅,村里的大事在此商议。

江西乐平市涌山镇彭氏宗祠,布局石雕用料心思缜密

彭氏宗祠戏台为重檐歇山顶,抬梁式结构。

彭氏宗祠每一进的用料均不同,规格也有所区别。一进立柱为抹角方形砖柱,用方砖错缝垒叠,表层抹砂浆刷成青色;二进前檐柱为圆形木柱,而厅堂前、后金柱下部为抹角方形石柱,上部则为立方体木质斗拱;石柱既有圆鼓式,也有六角形、八边状。祠堂内的石质基础分为两层,雕刻有各种寓意吉祥的动植物图案。在齐人高的墙脚以水磨青砖砌成“人”字形,四角立以条石,具有防止歹徒穿墙入室的功效。墙脚以上的青砖砌成“一”字形。屋外的巷道以鹅卵石铺成,两边是石板修砌的水沟,历经百年仍然完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乐平市   宗祠   梁柱   江西省   重檐   斗拱   墙脚   武官   戏台   文官   青砖   祠堂   江西   缜密   石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