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1986年,迈阿密大学生物系的野外探险队来到中美洲的丛林里进行实地考察。其中的领队发现一个山洞,摸索着不断洞里走,直到没有光亮,便打开了手电筒,一看洞里满是蜜蜂。没想到刺眼的强光惹怒了洞中的蜜蜂,它们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使他无法逃脱。同伴们随后赶来蒙住头部想要冲上去驱赶这群蜜蜂,但也被蜜蜂蛰得不轻,这才意识到这货并不是普通的蜜蜂,毒性还不低。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被这种毒蜂击中人体以后,呼吸变得急促、心率和血压都开始急速下降。最后这名领队因为被过多的毒蜂击中,大剂量毒素侵入人体,导致其免疫系统很快被毒素击溃,最终死于肾衰竭。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据救援队调查得知,在10分钟内,该领队至少被毒蜂咬了8000次,而对于这种毒蜂,只要被击中500次就足以使一名成年人致死。那么,这种威力惊人的毒蜂是什么来头?为何具有如此的杀伤力?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这种如此恐怖的毒蜂竟是由于人类自己的偶然疏忽才产生出来的“杀人蜂”。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还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地处南美洲的巴西植被丰富,可以说是天然的蜜蜂饲养基地,可惜美洲大陆原本没有自己的蜜蜂。最初,是欧洲人带来了欧洲蜜蜂,但欧洲蜂并不适应美洲的热带气候,产量和成活率都不理想,巴西想要大力发展蜂蜜经济,就需要一种新品种蜜蜂来扩张本国的蜜蜂养殖行业。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巴西生物学家沃里克·克尔,研究发现同属南半球的非洲和巴西的气候相似,非洲蜜蜂适应性强、蜂蜜产量高,也许可以将来自非洲蜂和巴西的欧洲蜜蜂杂交,培育出一种更加适宜巴西的新型的“巴西蜜蜂”,从而提高巴西的蜂蜜产量。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非洲蜜蜂,是欧洲蜜蜂的亚种,是一种食肉型动物,主要捕食害虫和其他一些蜜蜂。非洲蜜蜂由于长期生活在自然条件严酷的非洲大陆,那里天敌众多,为了生存,非洲蜜蜂逐渐进化出超强的攻击性。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非洲蜜蜂(左) 欧洲蜜蜂(右)

在防御威胁过程中反应极快,通常成群结队出动发动攻击。非洲蜜蜂性格狂暴,毒性很大,攻击性极强,追击的距离可达数千米,蜇人时会分泌出毒性很强的液体,达到一定量甚至能致人死亡,所以也被称为“杀人蜂”。在非洲,强悍的狮子、大象都难以对付它们,它们还能在几分钟内,毒死吃鳄鱼、斗毒蛇、几乎不畏惧任何大型动物的平头哥蜜獾。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而克尔之所以选择非洲蜂,是因为非洲蜂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尤其是对热带环境的适应力,产蜜量又多,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免疫力。于是1956年,克尔将37只非洲蜜蜂的蜂后带到了巴西,考虑到外来物种入侵的问题,克尔在一直把它们放在实验室中经过改造的蜂箱进行研究。而非洲蜂攻击性太强,克尔教授觉得也许可以通过将它们与巴西的欧洲蜜蜂杂交来淡化攻击性强的问题。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实验室蜂箱中特意装置了一种隔离器,隔离器上有小孔,只允许体型较小的工蜂出入,而个头较大、具有繁殖能力的蜂王和蜂后则被关在里面中无法出来。蜂群中工蜂没有繁殖能力,所以,克尔可以一边通过关在箱中的蜂后做杂交研究,一边利用自由活动的工蜂研究蜂群的适应情况。可才过了一年,还没等教授的研究出成果,意外就发生了。实验室新来一不明真相的临时工,他认为蜂箱上的小孔影响了工蜂的工作效率,就擅自将蜂箱上的隔离器取走了,随即就有20多只非洲蜂逃了出去,无法追回。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非洲蜂逃出野外后,并开始与美洲大地的欧洲蜂交配,繁衍出了巴西特有的全新的蜂种,自行完成了教授没有完成的杂交工作。但另教授没想到的是,欧洲蜂并没有弱化非洲蜂狂暴的脾气,它们杂交的后代仍然保留了非洲蜂的暴脾气的毒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变成了比非洲蜜蜂更疯狂的变种,成为一种更令人恐惧的“杀人蜂”,巴西人成了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不断有人被其蛰死。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更可怕的是,这种巴西非洲化的蜜蜂繁殖速度惊人,欧洲蜜蜂一年只分蜂一次,而非洲化蜜蜂每年三到四次。它们以每年上百公里的速度向周边迅速扩张,很快席卷了整个南美洲,又继续向北扩散进入墨西哥和美国,蔓延成灾,至今也还没能有效遏止它们的蔓延。杀人蜂伤人事件频频发生,连它们的同类欧洲蜜蜂也难逃它们侵袭。如今,杀人蜂的数量已达15亿,不仅数量庞大,变异也越来越大,变得能够适应美国相对寒冷的气候。

64年前,27只杀人蜂逃出实验室,如今已超10 亿只,杀伤力极强

但专家们认为,只要杀人蜂得到有效“管理”,就能很好地控制住局面,他们向当地的养蜂人传授了“管理”杀人蜂的秘籍,只需一些简单的专业操作,就能让杀人蜂与人类和平相处。同时,人们也在不断地改良巴西非洲化蜂种。到了1993年,巴西蜂蜜产量达到了40000吨,就是这种臭名昭著的杀人蜂使巴西蜂蜜产量成倍增产,让巴西成为世界第七大产蜜大国,并以质量享誉全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隔离器   克尔   南美洲   蜂箱   工蜂   美洲   巴西   非洲   欧洲   攻击性   毒性   领队   杀伤力   蜜蜂   蜂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