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导语: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把所有矜持抛掉,让热泪尽情流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用平稳的语调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后,聚集在莫斯科世贸中心的中国人眼眶湿润。北京在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的投票中,第二轮以过半数优势赢得主办权。

那一年,刘翔泪洒全场,李宁点燃奥运圣火,姚明高举中国旗帜,五星红旗随风飘扬,中国凭借51枚金牌拿下奥运封神之作。对于北京奥运会,人们充满好奇,当年耗资3000亿举办,如今13年匆匆过去了,中国究竟是赚还是赔?

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首先明确答案,北京奥运会是为数不多的正向盈利奥运会,无论是在经济财报上还是社会及国际影响上,都是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奥运会的成本以场馆改造、训练器材、组织设施、人员工资、补助、场馆搭建、环境改善等含括其中,共计投入资金为3000亿人民币。

那又是从哪里看出收益的呢?还是要从数据说话。据悉,北京奥运会投入期间,北京市GDP平均增速11.8%,其中1%来自于奥运会贡献,人均GDP翻了一倍之多,全国范围内奥运经济潜力的释放高达6000亿以上。

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承办奥运会带动了北京建筑、交通、环保和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奥运经济带来的辐射效应拉动了北京市旅游、商业、会展等消费增量约1000亿元,为人民提供了近200万就业岗位。国家与民族凝聚力增强,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快步伐。

一场奥运会,打响了中国与北京的国际知名度,提升了中国经济文化政治地位,以至于到现在,人们心中依然感觉“北京之后,再无奥运”。自08年奥运会过后,奥运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等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

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奥运会是一项考验综合国力的巨型体育盛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是一次大考验。放眼全球,历史上能够实现盈利的奥运会确实不多,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是第一届实现盈利的奥运会,后续便是悉尼。

而北京奥运会在国家的出色筹备与全民一下的大力配合之下,不仅实现了直接盈利,更是充分利用奥运经济使整个北京市乃至国家建设都迈上了新台阶。整个奥运会流程堪称完美,全新的中国向世界展示,北京奥运会无愧于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不少人心中会有疑问,奥运会唱衰的调子不绝于耳,既然盈利为何落得无人问津的下场?其实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奥运会资金风险。如果不是一个大国,承办奥运会需要承受巨大压力,雅典、巴西的亏空至今还没填补上,韩国平昌冬奥会投入超过预算,东京奥运未办先亏,这给奥运会扣上了一顶“烫手山芋”的帽子。

2032年奥运会如今无国接盘,巴赫更是点名中国上海、广州、武汉三座城市,不过已经被我国委婉拒绝。毕竟已经有了一场巅峰,在举办也是耗时耗力,还不如保留北京奥运会的盛名。现如今,北京奥运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依旧影响着中国。

北京奥运会耗资3000亿举办,13年匆匆过去,究竟是赚还是赔?


13年就这样匆匆过去了,不知道多少人还曾记得北京奥运会留下的感动呢?对此,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感谢阅读。

“文/苏苏 (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国际奥委会   巴赫   北京奥运会   悉尼   封神   雅典   北京市   场馆   北京   中国   奥运会   奥运   国家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