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这条大街的两旁是形态各异的中华巴洛克建筑,整条街上店铺林立,充满了浓郁的老哈尔滨风情。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以前来过很多次哈尓滨,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这次自由行希望能对这座美丽的冰城有多一些了解,从@冰城馨子 公众号了解到哈尓滨有一条中华巴洛克文化街。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在游览中发现它的主要特点是:建筑临街的侧立面是巴洛克建筑风格,而局部装饰的图案则取材于中国传统的祈福文化元素。立面背后的空间是典型的中国四合院,典型的中西合璧式,鉴于道外“前店后厂”的商业模式,传统的四合院作为“居住和仓储空间”被远用到建筑当中。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具有西洋的外表,里面却藏着中式的庭院,这种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的建筑,是哈尔滨人独创的一种建筑形式,非常有意思。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这要从哈尔滨的建成历史讲起。19世纪末,沙俄决定在中国的东北建造一条中东铁路,而地理位置优越的哈尔滨被选为中东铁路的指挥中心,中东铁路的修建和哈尔滨开埠吸引大批外国资本的涌入,使得哈尔滨迅速发展成为远东的大都市。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当时的南岗区和中东铁路西侧的道里区是沙俄的附属地,俄国人到来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在这里兴起,各种西洋建筑纷纷落户与此。而大批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关内中国人则主要居住在道外区,于是道外区就变成了哈尔滨繁华的民族商业区,这里逐渐出现了一批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的新建筑—巴洛克式建筑。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不过这些中国居民心中又割舍不掉对中国式四合院的留恋、所以他们没有原封不动地照搬欧式建筑,而是采用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对这些西洋建筑加以改进,临街的一面店铺用西洋巴洛克风格建造装饰,后面生活区则打造成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于是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式建筑诞生了。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张包铺始建于1902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哈尔滨老道外最有名的小吃铺之一。相传在清朝末年,一位名为张仁的年轻人,从天津来到哈尔滨道外区开了这家张包铺。张仁有一手娴熟的包子技艺,张包铺的包子做工细腻,皮薄馅大,远近闻名,成为哈尔滨的著名小吃。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哈尔滨中华巴洛克街,历经百年风雨,穿越上个世纪初民国旧时光

这次旅行最大的收获就是游览了这条“中华巴洛克文化街”因为它不像著名的中央大街那样的“高、大、上”,它是那么的朴素无华,我走在每一栋楼的前面,仔细观察它的结构,很想知道一百多年前在这栋楼里面发生了什么的故事,中华巴洛克文化街有一部分政府已出资修缮一新,还有一部分破败不堪,其实我更喜欢没有修缮过的这一部分,希望能够遵重以往的建筑结构、风格,在原来的基础上修复,以旧修旧,归还原貌。经过修缮后整个街区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巴洛克   哈尔滨   沙俄   中华   上个世纪   初民   西洋   中东   中西合璧   中国传统   中国   包子   四合院   风雨   时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