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古时候的地主家长什么样,相信很多人都好奇,影视剧里的美化过,不能全相信。在郑州伏羲山,我就见到了一位大地主家的房子,一打听竟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着实让我意外,也揭开了清朝初期地主家的生活面貌。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新密伏羲山深处,有一个叫田种湾的小山村,全村人都姓王,据村民讲,村内所有人是王姓地主的后代。村庄内有几处石头房,始建于清朝初期,都是王地主一家人的房子,最大的一间便是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这是一栋双层石头房,里里外外都是石头,皆取自于山区。村民说,房子的主人排行老五,叫作王老五,是清朝时田种湾最大的地主,他的房子也是整个村庄最好的建筑。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我注视着这栋双层建筑,残败的石头,灰色的外观,很难将其同“豪宅”联系起来。可仔细想想也对,新密属于山区,石头房是当地传统,而地主王老五却将这种传统发挥到了极致。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房子门前是伙房,是古代做饭的地方,左侧是猪圈,看规模喂养七八头猪不成问题。正面一排窑洞是主要房间,村民说房间里每处布局都有讲究。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古代山区匪患严重,土匪们经常下山骚扰村民,石头房便是最坚实的堡垒。二楼的窗户像是古代的漏窗,开得很小,同样是为了防患土匪的侵入。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墙壁上有众多佛龛,古时没有电灯,地主再有钱也得点蜡烛,这些佛龛便是点蜡烛的地方。白天则会放置佛像,用来保护一家人的平安。

佛龛旁有3根小石柱,这是古代的拴马石,用来拴马用的。仅这一点便可以看出房子的级别,要知道古代都是有钱人才骑马,而且地主家有3根拴马石,高度不断提升,意味着步步高升。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墙壁最下面有几个小孔,村民问我们这是干什么用的,我们一时语塞答不上来,他笑着说这是养鸡的窝。古代哪怕地主人家,也是要养鸡的,为了方便打理便在墙壁下侧挖一些洞,白天鸡在外面跑,晚上回窝里睡觉,也防止被人偷窃。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因年代久远,房间内部摆设已经全没了,只剩下房屋结构。上下隔层是手腕粗的木头,每个房间有门洞相连。这是真正的石头房,连楼梯都是石头做的,台阶很窄,几百年来被踩的坑洼不平。楼梯通往小姐房,也叫做闺房,其他房间则用来放置粮食,防止老鼠偷食。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村民说,别看房子简单,却冬暖夏凉,住起来十分舒服,而且内部大有玄机,藏着许多机关。

楼梯旁边有一处密道,仅容一人通过,这是主人设置的逃生通道。前文说过古代多匪患,土匪到来时地主家人便由此逃生,地道口直通向后山,出来便可逃之夭夭。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你以为密道只有一个吗?太小瞧地主了!在地主的卧室前方,还有一个更小的密道,感觉身材胖点的人都进不去。这是为地主准备的,防止夜间土匪突袭,他可以直接从床上逃走。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村民说这还不是全部,房间内有一处墙壁特别厚,很容易被人忽视,却是地主精心设置的“密室”,里面可以藏下十几个人。只是后来鉴于安全,密室被封住了,无法进去参观。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看来地主王老五是真有钱,否则也不会处心积虑设置这么多逃生通道,若是普通老百姓,连土匪都不会惦记。

抗日战争时期,田种湾村是豫西抗日前线阵地,地主王老五的豪宅被改为了作战指挥中心,这也是它能保存至今的一个原因。有机会到伏羲山来玩,可以看下这座三百年前豪宅的模样。

大地主王老五的豪宅,300多年保存完好,床前设有逃跑地道

地址:郑州新密市伏羲山田种湾村中原豫西抗日纪念园

交通:自驾导航新密田种湾村即可

作者:林清鹿,知名旅行家、旅行体验师,在山河中修行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新密   地主   豪宅   匪患   佛龛   土匪   清朝   完好   墙壁   村民   地道   楼梯   山区   石头   房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