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导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常会因为一些文字闹出来“笑话”。倒不是因为这些文字有多复杂,或者有多偏僻,往往都是一些我们最为常见,而且又是经常使用的文字,才会不小心搞错, 从而闹出来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境内有一个景区就因为其名字常常被游客搞错,并不是因为景区的名字有多难写或者多生僻,而是因为我们太过于熟悉,所以听到这些名字的时候,会不假思索地写出来,后来搞清楚才发现原来是自己太过于自信了,它就是位于合肥市管辖的县级市巢湖市境内的——紫微洞。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如果没有看到“紫微洞”这个景区的名字之前,来一个听写测试的话,相信大多数游客第一反应都会是“紫薇洞”。这也可以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紫薇花”是相对于常见,也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汉字,但是这里的“紫微洞”和我们所熟悉的“紫薇花”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位于巢湖市西紫微山上的紫微洞,因为其坐落的紫微山而得名,而紫微山则是因天上的“紫微星”而得名,所以这里跟“紫薇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解来这一点之后就不会在出现这也的错误了,尤其在听写和默写的时候,就不会出于自信写错了。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虽然紫微洞会因为名字的问题,常被游客写错名字,显得相当的无奈,但是这一点都不妨碍游客对它的向往。在江淮之间,溶洞景区有很多,但是风景却是千篇一律的,紫微洞与一般溶洞不同,由于其位于紫微山正中间的位置,所以此洞形成于地下暗河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的时期,是常年受地下河的冲刷而形成的廊道式溶洞。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紫微洞,总长3000米,主洞长达1500多米,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廓道状,其主体有10大洞天,36主景,72辅景,先陆路游览,后水路荡舟。其洞体处于难得的中外两大板块的交汇点,构成多种差异性岩层,因而造就出特色鲜明又千奇百怪的溶蚀形态,最妙的要数洞内的“四绝”、“三奇”景观。“四绝”为天沟、天板、天漕,玉螺账,石鹅管和天外飞瀑;“三绝”为铁索寒桥、双井开天、地下长河。洞内以雄、奇、险、幽见长,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堪称“江北第一大洞”。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紫微洞,不止有天然的溶洞景观,在其旁边还有一个偏洞——王乔洞,是安徽省唯一的一座摩崖石窟。相传春秋时代周灵王太子王子乔,姓姬,名晋,字子晋,居洞炼丹,得道成仙,故而得名“王乔洞”。洞内有五百石罗汉刻于石壁之上,但是这500尊佛像却有且只有一尊有头,这一情况有史料可查,清朝末年《巢县志》上就有记载:“独一尊完好,余皆无头”。虽然史料上有记载它的存在,但是对于是什么原因形成的“无头佛”,却没有详细的记载,而且为何凿去至今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合肥最无奈的景区,名字都能叫对却少有人写对,只因汉字太熟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景区   县级市   大洞   巢湖市   合肥市   地下河   名字   汉字   安徽省   这一点   溶洞   合肥   紫薇   史料   洞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