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父母家住宜宾江北,每次回家,进城、去南岸,都要经过岷江大桥。大桥南头的高处,有一组巍峨的建筑,白天能看见醒目的黑白太极图;晚上则灯火辉煌,颇有仙气。这就是宜宾的真武山,因山上有真武大帝庙而得名。真武山上的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前段周游、草写宜宾一些地方,老爸说真武山不可不去。因此赶在回京前上山游了一转。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岷江桥头真武山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真武山夜景

北青城、南真武

从岷江桥头沿石阶登山,真武山的大牌坊搭着脚手架,正在修缮。大牌坊后,潇潇树林之间,有登山石阶。循级而上,到达一较为平坦之处,有一殿,三层,上书灵官殿。二楼、三楼却又挂着藏经楼、望江楼的匾额。我想大概是原楼已毁,留下的匾额就都挂在此处了。殿门前两个石狮造型十分灵动。门前有《古师来山碑》,碑文介绍,真武山宋代名仙侣山,明代有真武山、师来山等名称。文中称真武山“峻而不削,骨而不肤,直而不孤,秀而不露,旷而豁,曲而幽,侧而峰,横而岭,蕴仙山灵气。”明万历元年,四川巡抚曾省吾调集川、滇、黔官兵14万,征讨川南少数民族都掌蛮,曾到此山祈祷神仙护佑。曾省吾因真武大帝托梦相助,大败都掌蛮,为报真武大帝的大恩大德,下令修建真武祠,改山名为真武山,并扩建了部分祠、堂、楼、阁。后来山上又续建不少庙宇,至清代共有建筑20余处,号称“川南道教名山”。成了云、贵、川三省道教文化传播中心,在四川道教界享有“北青城、南真武”美誉。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正在修缮的真武山牌坊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登山步道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灵官殿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三层楼挂三个匾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古师来山碑


南天门

穿过灵官殿,有一清幽院子,树木茂密。转身看灵官殿的楼上,挂着一块匾额,上书“意在山水间”,颇合我心。经过一座石桥,连接一殿,并无匾额,供奉的却是哪吒。估计是后来所供。在院中抬头看高处,有一牌坊,上书“南天门”。让人恍惚到了泰山。看资料介绍,以前真武山由山脚至山顶修建登山石级,分别建有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三座石坊,它的建筑也主要集中在山顶。有说仿自泰山,也有说仿自武当山,还借鉴了峨眉、青城二山和成都青羊宫的建筑设计思想。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清幽小院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意在山水间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不知名的建筑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抬头见到南天门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南天门牌坊


仙踪道迹

从此处上山,石台阶宽大平整,阶边的石栏杆上有精美的石雕。拾级而上,到得半山,左手是大路,右手方有两个石人,有小路可走。远远见似有一石洞,我便信步过去,却发现这里是杨戬洞。杨戬就是二郎神,洞口边站着哮天犬。洞是古物,塑像当是新物。再往前行,是仙侣洞。再往前行,是两汉崖墓。却原来这里虽是小路,却跟真武山的最早来源关系密切。相传东汉顺帝时有沛国丰邑人张道陵中年修道,沿长江来到真武山,见这里有仙山灵气,于是定居下来,在真武山上传道数载。唐朝时,有吕祖白天在翠屏山练剑,夜宿真武山,仙侣洞即是其居所。宋代杨道人也在此洞成仙。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左路上山石阶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石雕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石栏杆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右路石翁仲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杨戬洞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杨戬洞介绍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仙侣洞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汉代岩墓

郁姑台

继续往上,登上一个平台,有几块石碑,最大一块上书“郁姑台“”。传说台下生长仙茅,宋代杨道人在此遇到郁姑,得食仙茅之法,白日升天成仙。原来台上建有遇仙楼,登楼远眺,岷江帆影,三塔耸峙,尽收眼底。“郁姑仙踪”是宜宾古八景之一。可惜遇仙楼已毁,只留郁姑台。立于台上,极目远望,视线也为树木所挡。不免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感慨。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郁姑台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郁姑台下

古建群落

郁姑台再往上,便是真武山古建筑群集中的地方。这些古建筑都是明清时期的古建遗存,红墙青瓦、翘角飞檐,错落有致、巍峨壮观。各建筑大体在一条中轴线上,各自依山取势建造,但宫、殿之间又相互呼应,以石级相通。古建周围古木参天,还有不少名人大家书法题刻。难得的是从这个宫进入,再从另外一个殿出来,不需走回头路,也不会漏掉一个地方。院中有道人带着一群人在练功,小朋友也正在跟着道士学习功夫。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红墙青瓦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错落有致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高低呼应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古树参天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翘角飞檐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清幽雅静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石路连通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紫气东来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道法自然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上善若水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勤练功夫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从小习武


玄祖殿

玄祖殿,亦称无极宫,建于明万历二年。是真武山的主殿,重檐歇山顶。檐上挂有三块大匾,均是名家所题。殿中供奉真武大帝,殿内中心有八角藻井,彩绘八卦图案。殿中墙上绘有真武大帝生平及修炼成道之故事。玄祖殿后有玉皇殿,重建于1673年,殿内供奉“无上至尊玉皇上帝”。玄祖殿前有宽敞的院坝,院坝边有一个清代所建木石结构如意斗拱牌坊。这个牌坊,即是在山下时抬头看见的“南天门”。穿过南天门,站在石阶下,透过南天门牌坊看玄祖殿,还真是气势恢宏。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远看玄祖殿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近观玄祖殿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南天门下看玄祖殿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真武大帝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墙上壁画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玉皇殿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玉皇殿对联


斗姆宫

斗姆宫,建于明万历46年,清代曾予培修,由前、中、后三殿构成。后殿元辰殿,供奉斗姆元君和六十太岁神,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根据自己的出生年月,找到主管你人生的保护神。中间的天井建造十分漂亮。前段为慈航殿,供奉的是观音大士。这里充分地展示了中国民间对神、佛的供奉和需求。宫前有一座清代所建牌坊,正面书“斗姆宫”,背面写“众妙之门”,字迹遒劲。沿阶而下,方见牌坊立于高台之上,台下大书“返璞归真”四字。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元辰殿及天井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二进石牌坊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众妙之门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斗姆宫

三府宫

三府宫,建于清道光年间,建筑面积638平方米。由前后两殿及左右厢房构成二进四合院。前殿三清殿,供奉三清大帝。前有砖石牌坊,并有两块石碑记载建宫之事。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三府宫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月耳池

月耳池,相传是玄祖和佛祖以真武山为洞天福地,各留一硕耳,化为月耳池,一佑山,二鉴世人善恶。旧时有童谣:“两祖留耳听善恶,世人齐聚月耳池,善者照,浑身耀;恶者照,其心跳。”池边还有一个观音洞。池中建有一个金灿灿的蟾蜍,据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这里扔硬币祈福。我并不知道以前这里是否有此蟾蜍,但我推断当是新建。丑陋之至,也与两祖留耳初衷大相径庭。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月耳池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丑陋的金蟾蜍

文昌宫

文昌宫,始建于明隆庆初年,增修于清代。有三重大殿,依山势逐级往上。文昌宫内,有财神殿、文昌殿和药王殿。文昌宫前,有道光26年官府所立告示碑刻,宣示“文昌宫重地,理宜肃静,以昭虔恪”,有不法之徒在此滋扰,“立即扭禀送案,以凭究处不贷”。文昌宫匾额下又悬财神殿之匾额,倒还真是第一次见,是“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我推断,也是后来挂的。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文昌宫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文昌宫碑


“北青城、南真武”,南天门上看真君

药王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南天门   武山   青瓦   岷江   文昌   天门   牌坊   道教   宜宾   蟾蜍   匾额   石阶   大帝   清代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