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首次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这是脑死亡后遗症

北约首次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这是脑死亡后遗症

6月14日,北约峰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会后发表的北约公报共79条内容,不出意料,公报直接点了中国的名字。提到中国10次,涉及3条内容。

在第3条对中国的定位称,“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和国际政策会带来挑战,我们需要作为一个联盟来共同应对。我们将与中国接触,以捍卫联盟的安全利益。 ”同样在第3条,对俄罗斯的定位是:“俄罗斯的侵略行为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威胁;一切形式和表现的恐怖主义仍然对我们所有人构成持续威胁。”

其中第3条还称“我们越来越多地面临着网络、混合和其他不对称的威胁,包括虚假信息,以及恶意使用日益复杂的新兴和破坏性技术。 ”公报称,“空间领域的快速发展正在影响我们的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军备控制架构的削弱也破坏了我们的集体安全”。

公报的第55条和第56条集中提及了中国问题。第55条称,“中国公开的野心和自信的行为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与联盟安全相关的领域构成了系统性的挑战。( china's stated ambitions and assertive behaviour present systemic challenges to the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and to areas relevant to Alliance security. ) 我们对那些与《华盛顿条约》所载的基本价值观相反的胁迫性政策表示关切。 ”

这是北约首次把中国定义成“系统性挑战”。

公报称,“中国正在迅速扩大其核武库,拥有更多的弹头和更多的先进运载系统,以建立一个核三位一体。他在实施其军事现代化和公开宣布的军民融合战略方面是不透明的”。

公报称,“中国还在与俄罗斯进行军事合作,包括参加俄罗斯在欧洲-大西洋地区的演习。我们仍然对中国经常缺乏透明度和使用虚假信息表示关切。 我们呼吁中国坚持其国际承诺,在国际体系中负责任地行事,包括在太空、网络和海洋领域,以符合其作为大国的角色。”

56条称,“北约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国保持建设性的对话。基于我们的利益,我们欢迎有机会与中国就与联盟相关的领域以及气候变化等共同挑战进行接触。就各自的政策和活动进行信息交流是有价值的,以提高认识并讨论潜在的分歧。盟国敦促中国就其核能力和核理论有意义地参与对话、建立信任和透明措施。对等的透明度和理解将使北约和中国都受益。”

可以看出,就如G7峰会一样,北约的这份公报一样是被美国所主导。首次将中国定义为“系统性”挑战,意味着中国与北约在很多领域有分歧,并把中国视为威胁。但同时,公报称北约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国保持建设性的对话。但前提是基于北约的利益。

北约首次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这是脑死亡后遗症

北约与G7公报一个腔调,因为都带有美国的气息。北约曾被马克龙称为脑死亡,在于其并没有独立的思考精神,没有务实的行动。美国要靠北约控制欧洲,欧洲要靠美国保证安全。欧洲不想投入过多的资金用于防卫,完全依赖美国,美国自然就有更大的话语权。此前,特朗普其实早就看出了欧洲的心思,要德国等国家多交保护费,结果引得欧美的关系下降。拜登上台,给了盟友面子,暂时不提交钱的事儿,先合起来拉个草台班子,对付中国再说。

因此,北约是美国的北约。但毕竟有30个国家,队伍也并不好带,在应对中国的表述上比G7还要缓和一点。强调了要进行建设性对话。但公报针对中国还是充满了傲慢与偏见,看不出对话的诚意。

脑死亡的北约,不会因拜登的上台而回光返照,只可能像拜登一样,有摔跤的风险 。其只不过是美国一个控制欧洲,应对中俄的工具,冷战的遗产。

美国越强调中俄威胁,就越方便驾驭北约。法国等国想要自主防卫,根本没那个能力。也不得不说这是欧洲的悲哀。在安全问题上,中国与北约也并无瓜葛,是欧洲国家频频在中国南海挑衅,贼喊捉贼而已。

既然俄罗斯是威胁、中国是挑战,北约还要非议中俄军演,真是脑死亡了,不知脑子为何物。

中国没有什么不透明,日前就放了一枚东风26还是在夜间,有公开报道,北约自己掂量着去吧。


北约首次将中国定位为“系统性”挑战,这是脑死亡后遗症


(图片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北约   兴和   中国   大西洋   俄罗斯   欧洲   建设性   公报   美国   透明度   后遗症   利益   领域   政策   联盟   国际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