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建设集团可能不只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

邯郸建设集团可能不只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采访发现,邯郸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行的15亿元纾困专项公司债券,本是该市响应中央“六稳”、“六保”政策,为解决民企融资困境而募集的资金,应当用于帮助民企纾困。但是,邯郸建投集团却将此纾困债券中的4.55亿元,用于收购邯郸一家民企的债权,此后开始推动法院对民企核心资产进行拍卖,几近将该民企置于破产境地。

邯郸建设集团可能不只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

这就难怪,民企董事长要发出“‘纾困’还是‘打劫’”的感叹。因为,从新闻报道的情况来看,这项所谓的“纾困”,很有可能存在某种利益交易,甚至利益勾兑和输送。也就是说,违规使用“纾困债”,只是表象。收购过程中的某些交易,才是此案真正值得关注的方面。不然,作为一家国资委出资的国有企业,是没有必要去进行这样的交易的,尤其动用“纾困债”,是要受到纪律惩戒的。邯郸市建设集团冒险去收购这家企业的核心资产,并急于通过法院拍卖这些核心资产变现,决不是收购那么简单。

我们注意到,邯郸建设集团收购的这家民企资产,都是这家民企投资的优质资产。虽然民企因为资金链断裂,处于破产边缘。但是,由于引进了红星美凯龙、沃尔玛等知名品牌项目,也让这家民企投资的资产出现了较大幅度升值。如果通过股权转让、资产出售等方式,吸收到一些投资和资金,是能够恢复元气的。因此,当听说邯郸建设集团利用“纾困资金”进入企业的消息,这家公司的员工都认为企业迎来了生机。没有想到的是,邯郸建投集团刚刚介入,就立即逼债公司,并以其中的6.23亿元债权(本金),要求法院拍卖中道公司的红星美凯龙世博家居广场一期商场。

按照企业负责人的说法,邯郸建投集团最初与他们谈的时候,说等买了债权后,目的就是跟他们合作,帮企业走出困境。但是,实际操作却完全是两码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过记者的进一步调查,终于看出了一些端倪。原来,在邯郸建投集团这笔交易的背后,其控股企业楷泽中心与北京航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已经在此前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规定,由楷泽中心出资约5亿元,航丰公司关联方出资2000万元共同收购上述债权,此交易的利润分配是楷泽中心和北京航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各占50%。

邯郸建设集团可能不只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

那么,北京航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工商注册登记系统显示,这家公司是一家自然人组成的公司,股东分别为苏晨光(持股35%)、何镇良(持股30%)、郭建钊(持股30%)、张晓光(持股5%),苏晨光和何镇良都是邯郸本地人,郭建钊则是楷泽中心在该案中的主要代理律师。

如此一来,也就谜底基本揭开了。尤其是郭建钊作为楷泽中心的主要代理律师,且是北京航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的主要股东,就是想通过与邯郸建设集团的“合作”,并利用邯郸建设集团国有公司的优势,一边强行收购陷入困境的民营公司资产,一边又利用国有公司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争取法院的支持。同时,自己作为律师,不仅可以大钻法律政策的空子,为自己作为股东的公司大赚利益,还能倒逼邯郸建设集团利用国有企业的优势干预司法办案。

这起收购案,决不是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那么简单,而有着太多不可见光的东西。而北京航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只要深入调查就不难发现,这家公司很有可能就是专门从事不良债权处置的公司。能够用5%的资金撬动国有公司95%的资金,但利益必须均分,邯郸建设集团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为什么会同意违规使用“纾困债”来进行这样一次猫腻实在太多的收购,恐怕渊源很深,水也很深。国资委作为监管机构,对这样的收购行为有没有履行监管责任,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极有可能不是一次正常的收购业务,个中的疑点也实在太多。而苏晨光和何镇良都是邯郸本地人,却到北京注册一家公司,且股东中有负责此收购案的主要律师,并与邯郸市建设集团旗下公司收购邯郸本地企业的优质资产,怎么说都是疑点重重。

邯郸建设集团可能不只涉嫌违规使用“纾困债”

所以,当地有关方面应当迅速介入,查一查此次收购案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至少,目前还没有造成明显的资产损失,还有制止和中断的可能。否则,不仅会造成“纾困债”被挪用,而且会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更有可能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邯郸   邯郸市   集团   民企   债权   北京   股东   法院   利益   资本   资产   资金   科技   中心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