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格局下,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现象


开放格局下,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现象


在今天10月22日商务部举行的专题发布会上,在回答关于近期不断传出外资企业关停在华业务或搬离的问题时,外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市场是开放的,外资企业每年有进有出属正常的市场行为,符合市场规律,也是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表现。

开放格局下,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现象

确实不太理解,为什么有的人眼睛始终盯着外资企业关闭在华业务或撤离中国,就会立即得出结论,中国对外资已经没有吸引力了。这种瞎子摸象的行为,实在令人憎恨,也实在可笑。

别说是外资,就是内资,也是有开有关,今天可能新开多少家,明天又可能关闭多少家。但是,企业总数却在不断增多,不断增加的就业也能满足需要,没有出现大量待岗就业人员,更没有出现大量下岗失业人员。

外资撤离也好,关停在华业务也罢,都是有原因的,有的是企业战略调整,有的是企业自身竞争力不强、无法满足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要求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标准提高等方面的条件、有的则不符合中国产业布局需要,等等。反过来,那些能够满足中国产业布局和发展等方面需要,自身竞争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则选择来中国投资,且实力越强的企业,选择中国的概率越大。显然,这也是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环境发生积极变化的结果。如果至今没有变化,只能说明中国经济没有发展,粗放型发展的方式没有转变,低端制造的格局没有改变。只要改变了,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的条件和要求也就会改变,就必然有一部分外资要撤离中国。

开放格局下,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现象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发达国家就是这么走过来的。为什么8、90年代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大量转向中国,不就是欧美发达国家走完了低端制造之路,要走高端、中高端制造之路,把大量中低端制造业转向了中国吗?而中国在发展的初期,也需要这样的制造业来支撑经济增长、支撑就业、支撑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因此,在利用外资方面,也就没有太高的要求,而是把数量放在了首要位置。尤其从相对值来看,每年的增幅是相当大的,引进外资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相较于过去的引资速度,现在确实要慢得多,也要谨慎得多。

但是,不要忘了,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基数已经相当大,要达到过去那样的增幅,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中国的利用外资,必须从数量转向质量、从规模转向效率、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而不是只要是外资,就照单全收。那样的引资方式,已经不适合中国经济发展要求。

如果说二、三十年前,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是单向运行、没有选择,只要有外资进入,都会举双手欢迎的话,今天的中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必须是双向选择,必须实现双赢。外资可以挑我们,我们也可以挑外资。而且,我们在挑外资方面,条件会越来越高、要求也越来越严。没有技术含量、没有创新能力、没有市场竞争力、不符合产业规划和要求的外资,坚决不要。

正是因为利用外资的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才使得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出现了有进有出的现象,低端制造的外资企业,大量撤离中国,而中高端外资企业,则大量进入中国。进入中国的小企业数量可能会减少,进入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则在增多,企业规模、企业档次、企业层次都在不断提升。特别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对中国的信任度极高,投资中国的欲望也很强。商务部近期问卷调查显示,3000多家重点外资企业中,99%的企业无项目减资或撤资计划。

开放格局下,外资企业有进有出才是正常现象

也正因为如此,希望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看外资撤离的人,能够摘掉眼镜,仔细看看,中国的外资企业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面对中国的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开放大门不断扩大,开放领域越来越多,外资是不可能放弃挣钱的机会的。用资本是逐利的来形容外资,可能有点不太恰当,企业需要赚钱、投资需要回报,这样的话可能不伤企业和投资者的感情吧。如果一家企业,到其他市场去投资,就是不赚钱,那么,他们会去吗?而中国市场,能够给他们很大的赚钱空间,当然不会轻易放弃。放弃了,就是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员工,对不起投资者。开放格局下,中国才是外资最具想象空间的投资乐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日商   外资企业   格局   利用外资   增幅   低端   中国   制造业   外资   竞争力   数量   现象   条件   业务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