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阿富汗撤离反思:别光看笑话!我们能做到吗?真的能做到吗?

随着当地时间8月30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在五角大楼例行记者会上通过视频发布声明,至此美国在阿富汗的撤军撤侨行动暂时告一段落。美拜登政府做出阿富汗撤军的战略决策,确实是前几任美国总统想做有没能做到的事情。

美阿富汗撤离反思:别光看笑话!我们能做到吗?真的能做到吗?

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海军陆战队上将军弗兰克·麦肯齐宣部撤军结束(来源:美国防部网站)

无论这一战略决策本身正确与否——撤军本身在美国学界和政策界不乏支持者,但这一决策的具体实施确实超出了美国战略决策层的想象和预期。本来打了20年的阿富汗战争就是为了不让阿富汗再次成为恐袭的土壤,结局恰恰相反,伊斯兰国的恐袭似乎让美国又回到了2001年入侵阿富汗的原点。

未能周全考虑且设定死线情况下的撤军导致美军“面子”和“里子”都损失惨重,对内对外均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毫无争议成为“西贡时刻”后又一个美国历史上的污点。对内已经明显影响军心士气,后续还会影响民主党中期选举和下届大选。对外则首先影响美同盟和伙伴关系,也会在阿富汗所处印太区域带来地缘战略安全环境的改变。

拜登政府最后坚持了8月31日之前撤出美国军队的决定,美战略层面的得失本文不予讨论,而且也很难短时间内做出结论,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去验证,从另一个侧面讲美国从阿富汗脱身全力对付中国对中国带来的战略压力可想而知。但是单单从战术层面看,在这么短时间内撤离如此大规模的人员,美军这次撤离行动还是可圈可点比较成功的。尤其拿中方利比亚撤侨做比较,很明显可以看出从对撤侨行动的观念认识到战略投送能力等方面中美之间存在的一系列差距。

海湾战争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内引起高科技战争的讨论,触动了很多方面的改革。这次阿富汗战争结束,也非常值得我们从战略战术各个层面进行深入讨论,值得我们开展全军范围内的深入大讨论,这样才是真正服务打仗、聚焦打赢。尤其战略层面的讨论不能影响战术层面的反思,更应该看到我们的差距和外军的长处,而不是自己沉浸在近年来武器装备进步的成绩当中。

也许有人会反驳指出,喀布尔机场外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的空袭导致13名美军人员和200多名无辜阿富汗平民死亡,这怎么能说是战术成功呢。但其实有美军人员伤亡更凸显武装撤侨的性质和撤侨环境的恶劣,在如此敌对环境下撤侨更加不易。

美阿富汗撤离反思:别光看笑话!我们能做到吗?真的能做到吗?

综合比较而言,以利比亚撤侨为例,中方存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撤侨体量上的差距。从8月14日到30日十七天时间里美方总共撤离了12.9万人(6000美国人,123000阿富汗人),高峰时每天达到2万人左右,其中军机达到9千人左右。我利比亚撤侨12天内共撤出3.5万人,其中军机撤离不到2000人(运到苏丹喀士穆1655人+运回北京287人,这287人是总数而不是每天撤离人数)。

二是战略投送能力手段的差距。美军这次投入的C17、C130以及辅助加油的最新款KC-46和用了40多年的KC-10,都是美国自主国产装备,总数量高达200多架。我利比亚撤侨用的是进口俄罗斯伊尔76,当时能投入4架已经捉襟见肘(根据公开报道,各种渠道总共进口20架左右,许多被改为他用)。退一步讲,即使中方换上现在的国产运20,在起飞重量、航程方面与C17比差距依然很大:运20是220吨/7800公里,C17是265吨/11000公里。

三是法律法规层面差距。英美等国在国家层面有撤侨法、军队层面撤侨条令,中方更多是临机协调,没有法律法规层面的制度保障;美军与多个国家签署部队地位协定,其军机过境不需要复杂的过境航线审批程序,而我军从中国飞到利比亚需要耗费大量外交资源向许多国家申请航线,其中的辛苦和付出,只有经历此事的我们国家外交和军队外事人员方知。

四是对撤侨本质的认识和观念认识层面的差距。美西方军队所称的撤侨行动本意是指的战乱和人道危机背景下的武装撤侨,是涉及使用武力(主要自卫)的军事行动;而在中方许多指战员的理解当中,根本就没有把撤侨当作战斗任务。2011年一位担任人大代表的空军装备部门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新闻稿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记者:这次跟运输机一起出发的,有没有配备一些武装人员?

接受采访的领导:没有,但是军委首长专门要求我们带上了医护人员和翻译,但没有带武装人员,因为我们并不是武装救援,还是正常的撤离人员,是通过正式的外交手段,按手续办的。

连空军装备部长这个层级的军官都是这样的认识,我们居然还解除了任务部队的武器,这其实反映的是我们观念意识上把武装撤侨当作了使用军机的运输。

在反映观念意识的概念上,美西方不用“撤侨行动”这一称谓,使用的军事术语是“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NEO)”,因为通常情况下撤离的非战斗人员既包括美国公民也包括盟国公民和美国指定的人员,就像这次阿富汗撤离行动也包括取得特殊签证的阿富汗人;而中方把比较通俗的“撤侨行动”当作正式的称谓,其实即使是中方利比亚撤侨,撤离对象也包括外国公民,因此使用“撤侨行动”作为正式军语是不科学的。

时任外交部领事司副司长、领事保护中心主任郭少春在2011年3月6日上午举行的中国赴利比亚工作组联合媒体见面会上表示,此次撤离中国在利比亚公民行动实现了“四个第一”:第一次采用了海陆空联动的撤离方式;第一次大规模动用民航飞机,租用外国邮轮和飞机;第一次采用将人员摆渡至第三国再撤回国的方式;第一次使用只有一张纸的中国公民应急旅行证件。

这四个第一在中国的“撤侨”史上确实具有突破性,从发展的角度看问题表明了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但这四个“第一”英美法等老牌儿军事强国早已实现,以美国为例至少西贡撤侨就已经实现了这些第一。

可以反思一下,抛开战略和政策背景,随着海外利益保护需求增大,假如今天中国出于某种情况需要大规模撤离海外人员,我们的战略投送能力能够实现在类似美阿富汗撤军行动的复杂战乱环境下16天内撤离12.9万人吗?

更需要反思的是,美国在武力如此强大、很多领域明显超越中方的情况下,其军政高官依然不放过任何双多边外交场合渲染中国威胁,而我们却对自己的撤侨行动没有清醒认识。就撤侨行动而言,在宣扬成绩的同时更应该居安思危,一定要认识和看到差距,加强战略投送能力建设,以运20为起点建造更多起飞重量大、航程更远的战略运输机。

近日刚刚看到空军新闻发言人宣布我们人民解放军空军升级为战略空军的官方消息。

遥望漫漫征程,唯有戒骄戒躁、居安思危,是时候从看美军笑话的麻木中冷静下来加强国防建设了。作为一位退伍老兵,希望我们的国家和军队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阿富汗   西贡   利比亚   司令部   伊斯兰   军机   美国   中方   空军   中国   美军   层面   差距   战略   人员   笑话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