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巨头的成长史—万华化学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说到化工行业,大家脑海里马上联想到的就是那些高高伫立的化工厂,这似乎暗示着,这是一门投入大污染重并且经济效益差的生意。然而,烟台万华化学的辉煌崛起让人们眼前一亮,这家公司成立于1998年。刚起步时,这家公司的营收不足2个亿,利润也刚过2000万而已,但现在,他已经成长为了,逾600亿营收百亿利润的全球最大MDI供应商。万华现有的MDI产能有210万吨,占了全球总产能的24%。万华的发展史,也是中国聚氨酯行业的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万华化学与中国聚氨酯行业飞速发展的这20年。

化工巨头的成长史—万华化学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聚氨酯这种材料。其实聚氨酯在我们生活当中它是无处不在的,大到建筑材料,比方说四壁的涂料,隔音棉,家电保温层等,或者说汽车的零部件,还有塑胶地板塑胶跑道等等,小到指甲油衣架等这些小玩意儿。毫不夸张地说,聚氨酯是类似于空气一样的存在,而MDI就是生产聚氨酯的重要原材料。万华它作为国内第一家MDI的生产企业,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一广阔的好赛道,但是MDI本身的生产工艺极其复杂,存在很高的技术壁垒。近20年来,我国仅有万华一家实现了突破。

化工巨头的成长史—万华化学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直到今天,全球MDI生产企业也仅仅只有八家,寡头竞争的格局稳定,龙头自然就可以将毛利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即使2019年聚氨酯产业链整体的景气度比较低,但是万华的聚氨酯系列产品仍有40%以上的毛利率。虽然现在的万华化学享受着行业寡头的红利,但它并不是一直都一帆风顺,我们把时间往前看,在1979年的时候,当时的烟台合成革厂,也就是万华化学的前身,经过艰苦的谈判才从日本的NPU那边引进了一条产能1万吨的MDI生产线。但是这套生产线技术在当时已经算是很落后的,基本相当于欧美60年代的水平,而且因为这个频繁的检修,导致在引进之后的10年里,始终无法达产。这个也就让万华逐渐意识到了,真正有市场竞争力的技术你是买不到的,科技创新才是第一竞争力。

化工巨头的成长史—万华化学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然后,2000-2009年之间,万华化学它又通过自主研发使得自身的MDI的制造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单套的装置规模直接从4万吨突破到了30万吨,逐步向国际的领先水平看齐。2013年的时候,万华的新型光气化反应技术再次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公司利用该技术对万华的宁波工业园区实施了技术改造,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MDI制造基地。目前,万华的MDI生产技术处于第六代阶段,单套的产能可以做到每年110万吨,而正在研发阶段的第七代制造技术,有望使得单套的产能达到每年150万吨。


单套规模的扩大,直接为公司构筑了明显的成本优势。另外,万华的产品质量和运行的能耗也明显领先于竞争对手。这些因素相叠加,使得公司能够在与国际巨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虽然万华在制造技术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但是从公司的经营角度出发,仅依靠单一产品是存在周期风险的。万华化学的管理层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十年前就开始了产业链一体化的战略布局。目前,公司在石化和新材料方面都已经完成了产品线的拓展,这两块已经占到了总收入的四成左右,收入结构变得更加的合理,对聚氨酯的依赖度也明显的降低。

化工巨头的成长史—万华化学是如何做到世界第一的?

其实,我们去分析巴斯夫这些海外的化工龙头企业发展史,我们也可以发现,优质化工企业的成长目标就是成为一站式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因为综合一体化的企业他盈利的稳定性更高,利润的体量也就更大。未来发展的天花板才会更高。


回顾万华的发展史,创新迭代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则使得公司行稳致远,从追赶到领先。今天的万华仍在成长,发展的故事未完待续。


好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这么多,你又是如何看待万华化学的呢?我们评论区见,欢迎点赞关注,我会分享更多投资干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化学   寡头   烟台   毛利率   聚氨酯   发展史   产能   产业链   中国   巨头   生产线   利润   水平   化工   行业   技术   科技   公司   万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