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谭:让重仓中国有依据|创投对话

杨谭:让重仓中国有依据|创投对话

创投机构找创业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需要机遇,需要缘分,甚至需要有共同的认知。而往往,创业本身也是有认知基础的,好的创业者也是由好的认知基础堆积出来的。

角西财经做了一期《创投对话》栏目,给大家展现创投机构投资人和创业者之间的对话场景。本期内容围绕未来媒体的创业形态和功能展开,以找到未来媒体的核心价值。


以下为《角西财经》创始人杨谭和某创投机构投资人的对话内容,经机构方要求,本期内容已做相关信息保护处理。

编辑:赵佳佳

来源:角西财经

投资人:怎么理解“让重仓中国有依据”?

杨:我说的依据更多的是一种数据,中国一级市场的投资是没有可以参考的数据的,这个需要去建立,未来的投资决策一定是有数据做基础的。

投资人:你说的数据是指什么?

杨:它是一种算法,不是我们大众意义上的大数据,有大数据并不能得出一个最优解,得解的过程需要有算法机制,这个算法里面有很多个考量的维度,它的很多工作需要媒体去做。

投资人:具体包括哪些工作呢?

杨:比如权威信息采集,核心数据归纳总结并推导,如果某些行业数据很少,甚至还需要去做价值信息的标准化。

投资人:那你觉得36氪是这么做的吗?

杨:我个人的看法是36氪初期有一点这个苗头,但是后来平台开源之后就变成大众媒体了,价值感没有那么强了。

投资人:那你说什么是媒体?你对当下的媒体怎么看?

杨:媒体的本质是一套算法,我把媒体当成为介质,未来的媒体一定是有运算机制的介质,能够指导人们的决策判断。而且未来的商业结构一定是产业+媒介+金融的结构。

投资人:那你说未来新闻还会存在吗?

杨:新闻永远会存在,但新闻的价值会越来越弱,最后会以数据留存的形式之一而存在。

投资人:怎么理解?

杨:未来的媒体功能是信息服务,有价值的内容会以信息和数据的形式存留,最后通过一定的算法给商业提供决策,或者说是给投资做参考,而新闻不具备这样的参考价值。

投资人:你的理解很透彻,可是怎么去判断这个趋势呢?

杨:市面上8成以上的媒体都是以负面新闻做切入的,长远来看,这些新闻对我们国家的产业,对科技,对投资很大意义上都没有价值,真正价值的是数据和算法。过去媒体发声的端口很少,所以新闻能有市场,现在单个自媒体平台就有8000万家,新闻是看不过来的,而且对投资决策没有实质性的帮助。真正的投资人,我建议不要看新闻。

投资人:你这么说,本质上媒体还是一种服务?

杨:对,但这个服务是有指导性质的,跟其他的被动性质的服务还不一样。

投资人:那它服务于什么呢?

杨:时间拉长了看,未来的商业版图会有三个大的马车,科技+媒介+金融。科技会以产业形式展现,媒介就是刚才讲的一种带算法的介质,金融会依据媒介数据做投资决策,这个决策又会正向推动产业。尽管中国有些核心技术是处于被卡脖子的情况,但我们总体处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状态,假定我们把这些技术看成基础数据的话,背后还缺一个算法,把这些数据做推导,然后给到金融。这样金融才会发挥力量去哺育产业。

投资人:中国目前的媒体还没有这方面的投入吗?

杨:目前的问题是,中国的媒介还没有正直当担起这个责任,去指导金融辅助到产业中去。之前和很多投资人聊,他们经常会说我们也很想助力实体产业,但就是找不到好方向,所以也很盲目。西方很多老牌的媒体就完全可以指导产业,比如《自然》、比如《柳叶刀》,它们的数据是完全可以引导金融决策的,目前中国就是缺少这样一个中间件。

投资人:那你说投资的本质是什么?

杨:我用媒体的眼光看,投资只是一个结果,是对某种算法得出的最优解的加持,它本质也是一种服务,是我刚才提到的科技+媒介+金融中的金融赋能。放到产业中去,它是产业的助推器。

投资人:那这个助推有时候会不会导致反面的效果呢?

杨:很难说,或者说不能用正反去定义。这就像一个筛选的过程,选出来后就自然生长了,投资只是把这个自然的生长过程提前了一把。

投资人:从我多年找创业者的经验看,我发现你是一个创业的奇才,你怎么看?

杨:有一点点过誉了,奇才还算不上,我觉得奇才有很多天才的特质,所以他们能出奇制胜,但我给自己定位的不是,希望能成为人才就很幸运了。

投资人:那你对创业怎么看?

杨:我认为的创业可以有很多理解。往大了看,是给社会,甚至给人类解决某些问题。比如马斯克这样的创业者,他要解决人类居住的问题,一般人不敢想象。但我觉得问题是解决不完的,而且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会带来其他问题,当然这个话题有机会可以探讨。另外一方面,创业往小了看也是打工人,都是给人提供价值,换取一定程度的回报,只是创业者能把这种价值加以杆杠放大,然后在更大的空间里集中展现。

投资人: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好的创业者?

杨:额,这个不应该是您这边更专业吗?

投资人:我想知道你的看法?

杨:我曾经一度专门找过合伙人,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叫遗漏的补天人。这个标准是来自一本书,叫《红楼梦》。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前生是一块女娲补天时遗留下的石头,这块石头自叹自弃,觉得别人都有用,它没有用,于是它日益精进,最后修成了仙身。很多人会自比贾宝玉,觉得贾宝玉也不过是一个被遗弃的石头,用现在的话说是废柴,躺平就好了。可是,要反过来想一下,它能被女娲选去补天,这样的石头是何等的石头?说明它至少是在能补天的梯队里的,只是被遗弃了而已,这样的人了不得。

投资人:你的意思是说贾宝玉这样的人适合创业?

杨:不,找到贾宝玉还不足以说他是一个能成功的创业者,贾宝玉有天赋,玩世不恭,不按常理出牌,但他的功名心很弱,所以最后出家了,这样的人适合成为艺术家,不能成为企业家。

投资人:什么样的人可以创业成功呢?

杨:《红楼梦》中还有一个人物,叫秦钟,是秦可卿的同父异母的弟弟。这个人和贾宝玉一样,作者曹雪芹在写贾宝玉的时候,会写到很多个贾宝玉,秦钟就是另一个贾宝玉,但是秦钟这个人命不好,十多岁就得病去世了,他在去世前给贾宝玉说了一句话,意思是:你我天资聪慧过人,但是浪费了很多大好时间,未来不要游手好闲,还当以功名为是,说完就去世了,但是贾宝玉没有意识到,没有听懂,如果此刻贾宝玉听懂了,他就走上了建功立业的路,过建功立业的人生。所以,这样的人是能成为企业家的人。简单来讲,就是开了悟的贾宝玉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

投资人:你很懂中国文化?

杨:谈不上很懂,有了解一些。

投资人:你觉得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杨:中国文化是一个说不清楚的东西,我给他的定义的核心就是阴阳转化的规律。

投资人:你看金庸吗?你对金庸的小说怎么看?

杨:看一些,很喜欢。

投资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

杨:我以前喜欢令狐冲,令狐冲身上有那种很正气但又能出奇招的特质,以前罗振宇谈凯撒的时候提到一个结构洞的问题,就是能把两个或者多个环节的东西结合成中间态的人很容易成事。

投资人:那现在呢?

杨:现在对郭靖有比较新的理解。比如郭靖最开始学了一些很杂的功夫,我管他叫乱拳,乱拳打一通有时候是能打死老师傅的,所以这个时候的功夫可以用来吹吹牛,是有作用的。他真正学到真本事的时候是遇到洪七公,洪七公教了他一招,这一招就能打到天上去。这个跟我们创业很像,许多时候我们能把一个专业一个产品做精,做到无敌,就能桶到天上去的。但是金庸牛的地方是,即使桶到天上了还不能成事,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侠,还要下来落地。就像孙悟空,即使拿到了金箍棒,本事再大,桶到了天上也还不行,还要下来,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投资人:你觉得一个人怎么去找到他的使命呢?他甚至愿意为这个使命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杨:这个问题好难回答啊,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愿意谈这样虚幻的问题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人的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一个人能不能找到使命像是基因一样,编辑好的。

投资人:我们聊远了,回到项目本身,“让重仓中国有依据具体怎么做”?

杨:我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优质内容形式建数据,从垂直领域开始,比如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完成一个行业的机构数据和基础用户建设。第二阶段是基于数据建立相应的规则和算法机制,然后进行复制。第三步是利用算法机制完成得解的同时链接产业和金融,中间还会有环节是交叉的,但大体逻辑不变。

投资人:你怎么看头条的大数据?

杨:头条做内容的方式是我们大众知道的,用算法推荐机制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内容,但是大众看到的内容并不一定是好内容,这里缺乏一个好的标准机制。头条它本身体现了技术客观性,但没有做出一个算法,如何用一套好的算法将这些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能够赋能产业和金融,这个是需要媒介去做,技术是完成不了的。

投资人:呈现形式上有什么考虑的吗?

杨:呈现形式上我们会以视频为切口,未来的信息和数据会在可视化上做一个技术的突破,这是一个值得把握的点。

投资人:怎么理解未来信息的可视化?

杨:未来的信息会通过交互视频来展现,像电影《黑客帝国》和《头号玩家》那样,我就特别喜欢,其实这样的科幻电影是有技术作基础的。我甚至能够想象到,未来的维基百科就是一部可视化的视频库。过去图文的信息都会被可视化重做一遍。我甚至希望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可视化的信息和算法,在为产业和金融端服务。

投资人:最后一个问题,到底怎么理解这个算法?
杨:这个问题很多大佬谈了很多年,像阿里云,腾讯云这样的云计算的产品一年一年的发布,很多概念一个比一个新,但我个人觉得都没有谈明白,我认为谈的最明白的是一个科幻作家,叫刘慈欣。比如刘慈欣有一部科幻短篇叫《诗云》,在《三体》之前,但没有《三体》有名。

这本书写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当我们技术发展到足够成熟,我们可以将汉字的排列组合全部找出来,五言的和七言的都可以,只要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足够强大,我们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历史上甚至未来某个时间节点的所有诗歌,这就形成诗云,但是机器无法检索一首好诗,因为检索好诗的标准不是机器去做的,某种意义上来看,是需要媒介去做的,这是我理解的媒介算法。


《角西财经》的使命是让重仓中国有依据,愿景是做投资界首席数字媒介,价值观是坚持专业、诚信,并提供价值。用深度和有思考的内容服务于金融行业,助推金融产业发展。内容形式包括行业研究、人物及公司的深度报道等,为企业和用户提供更多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大众   投资人   创业者   媒介   中国   算法   机制   价值   未来   产业   金融   媒体   内容   数据   科技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