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能在海外享受到便捷的国内电商服务,一直是许多游子的梦想。

作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电商,正因为方便、快捷,影响着世界,却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临巨大的出海挑战。

“荷兰自动化仓从筹备到开仓只用了4个月,日常单量处理能力从0到1万只用了2个月。”

凌晨坐在屏幕前的张硕对着电脑那一头的团队说,留守在中国的团队此刻窗外是早晨,也正是北京早高峰时期。屏幕两端的人,都很兴奋,计划着接下来的方案。

同样兴奋的还有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汪琳琳,这是她来美国的第三年,眼下,双十一又要来了,她已经准备好在京东全球售上买买买。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了一个坚定出海的团队,他们之中:

有人自愿加入欧洲出海项目组,结果遇上疫情,出行任务晚了15个月,但是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欧洲合作方以为“不可能”的任务;

有人大学时候去印尼旅游,看着满大街的日韩品牌,下定决心要帮助中国品牌走出去,6年后再度踏上印尼的国土时,发现自己曾经的想法已经成为实际,而他也成了帮助中国走出去的一份子;

还有人是泰国人,因为对中国生意人感到好奇,来到中国留学,在中国第一次体会到电商生活的便捷,怀揣让家乡人能体会到同样的便捷生活而投入电商行业。

以下是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


文 | 郭子睿

编辑 | 卓然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尽管已过去10个月,但当张硕谈起同事林斌单枪匹马谈下荷兰品牌客户时,依然觉得很兴奋。

“当时我们的荷兰仓还没有建,他就带着一个电脑包,靠一个PPT拿下了一个上亿人民币的项目。”

彼时是2020年,按照原计划张硕和几位同事将作为核心团队于1月动身去德国,负责在欧洲当地建设本地仓网。

但是疫情打乱了计划,张硕和团队迟迟拿不下签证、无法动身,只能停留在国内,通过网络和只身一人在荷兰的林斌取得联系。

团队无法过去,也让张硕心里有些担忧。

尽管林斌在欧洲多年,对当地情况熟悉,可他手上只有一份展示了京东在国内自动化仓库介绍的PPT,“这样能谈下合作吗?”

欧洲电商起步早,发展成熟,已经涌现了许多公司,但因为国家多、语言复杂,当地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还不够。

前几年代购业务发达,许多仓库是个人仓,即租下一间仓库摆上货物就可以营业,还停留在国内仓库十年前的水平,为数不多的有机械化布局的仓库多为大型公司服务、动辄签约10年合同后提供定制服务。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放在以前大家都觉得这是“机会”,可在疫情当下呢?

远在中国的团队过不去,要年内在当地建成一个高度自动化仓库,任谁都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和张硕一样持不确定态度的人有很多。大家都在国内观望,思考下一步。

但没成想,不久之后,林斌传来消息,“合作方对京东的品牌很信任,听了我们的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就决定合作。”

隔离在家、通过网络办公的同事们高兴的挥舞起拳头,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振奋,有人问了一句,“他们知道京东?”

屏幕前的张硕,作为看着仓库从一点点“成长”起来的老京东,辗转听到合作方的夸赞后,生出了一些老父亲的成就感了,“原来京东这块招牌可以走全球。”

2015年,31岁的张硕加入京东华北仓储。进入仓库第一天,张硕印象深刻,“仓库规模非常震撼,货架一眼望不到头,同时公司给制定的开仓计划也让我很振奋。"

那时候张硕管理的仓库还是以人力为主,穿着京东工服的员工穿梭在货架之间拿货、拣货,好不热闹,遇到大促的时候,所有员工都去支援打包、发货。

没想到仅仅6年时间,京东的供应链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每日处理的单量从几十万增加到上百万,穿梭在货架中的也从小跑着的员工,变成了24小时不停歇的机器人,全自动的分拣线昼夜不停的自动处理着包裹。

而这样高自动化的仓库,放眼全球,也是领先水平。

2021年,张硕团队顺利拿到了欧洲当地政府开具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证明,前往欧洲。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赴欧洲前,张硕与京东国际物流欧洲业务总经理钱凯南在首都机场合影

到达欧洲的时间,比预定的时间晚了15个月,因此一落地,还来不及倒时差,张硕就和团队投入了选址、见团队、拜访客户的工作中。

刚去的时候,他们租了一辆车,团队5个人出行全靠这辆车,从德国到波兰、荷兰等等好几个国家……到欧洲的第三个月,张硕瞟了一眼里程,不到100天的日子里,跑了有数万公里,足够开着车从德国到中国两个来回了。

张硕还记得,荷兰仓库刚搭建出雏形的时候,PPT带来的大客户第一次来考察时,围着仓库走了一圈后,感叹京东的效率。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荷兰仓6、7月对比图

等过了一周再来时,发现仓库内部已经搭建完自动化的设备,开始运转后,脸上出现了惊讶的神色,感叹京东速度,“太快了,太神奇了”,还特地打电话给自己的同事,邀请他们来考察京东的仓库。

今年,京东已经在德国、波兰、英国、荷兰等地开仓运营,并和多个欧洲本地仓库进行合作。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波兰仓团队合影

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荷兰仓日单处理量已经实现从零到万的爆发式增长。团队人员增速跟不上业务的速度,张硕没做多想,组织团队去一线支援,和大家一起打包、发货,让大家切身体验公司“客户为先”的追求,最终顺利完成订单交付。

最繁忙的那几天,张硕自己睡眠不到5个小时,扣皮带的时候,都要缩小1个扣眼。

在仓库打包的时候,他想到了初来京东时,“也是这样,不管遇到什么问题,大家红红火火,一起干业务的。”

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崛起,以电商为代表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正在影响着世界,一条条数字化的道路破除了空间、地域的限制,让流通不再是困难的事情。

如今,经过2000多个日夜的奋战,京东国际业务团队已经修筑成功链接五大洲、四大洋的特殊“丝路”,在这条以供应链为支撑的道路上,也正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一步步走向了国际市场。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建设这些看不见的道路,并非易事。

2015年,京东已经是国内首个在美上市的电商公司,但在印尼,京东还只有一个20人团队,在不足600平的四层小楼从零到一拓宽海外业务。

印尼位列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政治和经济情况稳定,现有人口2.54亿,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人口多即意味着市场广阔,也意味着大量竞争和变化,许多品牌都将这里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现在,在印尼使用京东和国内使用京东没什么差别”。打开京东印尼的网站,网站首页用印尼语写着“正品行货”,接着找到自己想买的产品,下单付款、最快当天就能收到。

但当时中国品牌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呢?

2012年,21岁还在读大学的陈君第一次来到雅加达,他呼吸着热带岛屿略带湿润的空气,看着印尼大街小巷都是日韩品牌,他心想,“中国制造不比这些差,怎么这里没什么中国品牌?”

尽管当时中国制造已经闻名世界,但因品牌出口困难,只能做贴牌出口。陈君在心里许下承诺:“以后一定要帮中国品牌走出去。”

2016年,陈君加入京东,在华东物流工作,经手过许多中国品牌和商家。

他发现有很多工厂在做海外代工工作,但他们的品牌始终没有落地到海外市场。2018年,得知印尼业务拓展,需要一名懂中国品牌、商家的员工时,陈君毫不犹豫报名前往印尼。

时隔6年后,陈君又一次来到雅加达。但这次,他明显感觉到印尼不同了。

购买中国货成为年轻人的潮流,他们会期待网络购物节“双11Habolnas”(印尼语:购物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小米手机、开着五菱汽车,核心商圈也多了很多中国品牌广告,商场里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

2015年,京东将双十一带到了海外后,也成为了印尼人的购物节。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京东印尼年会

“扭转一个市场,非常困难的,守住市场,也不容易。”陈君到印尼的时候,已经度过了京东印尼最艰难的头3年创业期,但这并不意味着此后是坦途。

他还记得自己刚到京东印尼时,恰好遇上京东印尼大促,但中国卖家遭遇了大量订单异常,最多卖家每天有超过三位数的订单异常——不论对卖家,还是京东来说,这都是不好的信号。

这些异常订单,除了影响卖家的评分、声誉,另一方面也影响平台声誉。

为此陈君和团队的小伙伴只能拨通一个个卖家的电话和对方取得联系,核实原因。

最多的一天,团队联系了40多名卖家询问原因,沟通到后面,接电话耳朵都有嗡嗡嗡的声音了。

老杨就是其中一位订单异常的卖家。老杨在深圳做了十多年手机配件生意,发现数据线在印尼销售最好,于是开始在京东印尼卖2-3块钱人民币的数据线,希望以此打开市场,并按照京东的要求48小时内发货。

但没成想,这批包裹在过海关的时候遇上印尼红灯期,海关需要逐个检查才能放行,甚至有的光过海关需要等待1个月。

发现老杨的问题不是个例,陈君和团队协同各个部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陆续修订发货规则,打通京东物流、印尼本地仓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了订单交付的问题。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陈君本人

和老杨这样的小卖家不同,中国品牌在出海时候面临的难题更大。

以家电销售为例,印尼没有大型的连锁家电卖场,取而代之的是5000多家线下“夫妻老婆店”。一方面品牌授信风险大,另一方面传统大型的批发商与日韩欧美品牌有深度的利益绑定,中国品牌要想落地十分艰难。

想要让中国品牌走出去,需要构建一个能为中国制造保驾护航的平台,一方面能够筛选出真正可靠、代表中国实力的品牌,确保发货的质量;一方面要搭建完备的物流体系,确保货物能准时、及时、平安地到达用户手里。

为此京东印尼团队在印尼通过自营模式直接和中国品牌建立合作,由京东销售,仓配一体,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引入了大促活动。由于印尼地域狭长,岛屿纵横,京东还分区域自建仓储等物流设施,提供高质量的送货服务。

以中国品牌TCL为例,在今年8月的TCL超级品牌日中,TCL产品当天全天销售额达到了日销额8倍以上。截止目前,TCL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达到了300%,实现了中国品牌“拎包出海”。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陈君团队和中国品牌代表在京东印尼线下超级体验店开业仪式上


如今京东印尼库存准确率上升至99.7%以上,在当地已经建成了18个仓储中心,配送网络能够覆盖90%的省份、全国85%的订单能够实现当日达和次日达。

中国品牌已经成为一张名片,现在身边印尼的同事会好奇地向陈君打听中国的生活,还表示“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去中国旅游学习”。

不同的文化,平等友好的感情,此刻交融。

在出海中,不同背景成员如何进行文化融合,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甚至融合程度将决定一个团队的“生死”。

“团队是最重要的”,这句话也被京东所有的出海团队视为成功的基石。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如何才能建设一支高效率的海外团队?这是京东泰国员工品荣这几年思考的问题。

他的答案是:认同,认同这家公司,认同这份工作,认同成就感。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品荣在京东泰国仓库前


2012年,品荣从家乡泰国碧差汶的高中毕业,拿到了奖学金后,因为想和中国人学习怎么做生意,他不远万里来到北京留学。

来中国之前,品荣从没听说过网购。泰国虽然在1999年就有了电商,但因为网络渗透率低,仅限于少部分人使用。

而品荣的家乡碧差汶是一座位于泰国中北部城镇,是泰国有名的农作物高产区,当地人习惯去线下买东西。

到中国后,在北京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习的品荣,从汉语课本上第一次知道了“网购“。

知道“网购”的那个周末,品荣一大早就起床坐在了电脑前,开始对照着词典输入汉字,寻找购物网站。

没有人嫌弃他语言不好,电脑那一端的人耐心回复着他,他对这种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易方式好奇,又害怕被骗,最终到晚上,才选定一件衣服下单。

在等待到货的日子里惴惴不安。直到收到货的时候,品荣才长舒一口气,随后穿上了新衣服拨通了和家里人通话的视频。

他兴奋地向家里人展示自己通过电商购买的衣服,让泰国家人对网购十分好奇,还经常询问品荣又在中国买到了什么好东西。

从那以后,品荣成为了“剁手党"。后来他还从京东上购买了自己第一款小米手机,收到货的时候品荣惊讶得说出不出来话。他兴奋地告诉泰国的朋友,“在中国的京东上购物,当天就能收到。”

2015年品荣放假回到泰国,彼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泰国电商也进入快速发展期,但经常还需要等待一周才能收到货。

在抱怨等待时间中,他骄傲地告诉身边的伙伴,自己在中国的网购经历。

出于对京东的敬佩和信任,想把在中国体会到的电商体验带给家人,2018年回到泰国的品荣加入了京东泰国。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正在仓库工作的品荣

彼时京东泰国公司刚成立,需要从0开始。懂中文的品荣被安排到了“精细化”岗位,这个岗位最开始只有他一个人,需要按照中国方面提供的流程标准来运营本地仓库。

但很快,品荣发现,这套行不通了。

泰国的电商虽然起步于20多年前,但真正的发展在2015年后。在泰国,电商仍旧是一个全新的行业,从业人员匮乏。

而中国电商行业,则已经形成成熟体系,系统里对应的工作流程对于泰国人来说,有些晦涩难懂。

“比如中国讲究结果为导向,大家看结果。”这套在国内约定俗成的工作办法,在泰国人看来则难以接受,需要更明确的语言,“说清楚要做什么,用哪些办法做,不能让泰国人去想。”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品荣(中)和京东泰国仓库的工作人员


于是品荣将这些文化差异反馈给了公司,公司第一时间就做出改变,去适应泰国的文化。这些让品荣感觉到“被尊重”,也更加认同公司的文化。

在认同公司文化的另一方面,大家也在认同着自己所做的事业。

自2018年京东泰国成立后,京东泰国就在当地自建仓储物流中心,如今已经能够实现曼谷地区“211”服务,曼谷地区95%以上订单实现当日达,泰国全境85%的订单能够实现隔日达。

高效便捷的快递,也改变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图 | 品荣在给同事做培训

今年9月,品荣老家的洗衣机坏了,父母到碧差汶的线下商场去看了洗衣机,需要8000泰铢(折合人民币约1500元)。品荣在京东泰国上为父母订购了同款,不仅价格便宜了2000泰铢,并且第二天就能送达,方便高效。

"以前,没得选,爸妈必须去线下购买。”

能让和父母一样,从未出过远门的同胞,通过电子商务购买到全球的好物,对于品荣来说,也是这份工作最大的意义。


2000个日夜修出特殊“丝路”,这些人带领中国品牌改变世界



最近这几个月,京东国际物流的欧洲团队迎来了订单量激增,张硕每次和国内的同事开会时候,都会看见屏幕那头大家兴奋的表情。

眼下,双十一已全面开启,张硕觉得自己现在欧洲建起的每一个新仓,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贸易往来中的一个坚实支点。

过去,是中国的消费者通过网络、跨境电商参与黑五,现在则反过来了,全世界的消费者都将参与中国的电商狂欢,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既是中国电商在出海,也是中国文化在走出去。

在印尼的陈君,则早早的准备好了迎接双十一。

今年京东11.11,京东印尼为中国品牌打造超级品牌日,有效实现品牌销售额的迅速增长。这也意味着有大量中国商品,将在这天之后到达印尼消费者手中。

而在泰国的品荣,也发现订单越来越多,每天都有许多如他家乡碧差汶一样的小镇消费者,在京东泰国上下单,将中国商品搬回家。他有时也会感叹网络让城市差异变小,也会怀念起在中国的生活。

500多年前,麦哲伦航行世界,开启了世界大发现的时代。每一次出海都是冒险。

500多年后的今天,科技发达,但出海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每个时代,都需要有人去做这些创新冒险的事情。

而在这个不缺乏探险家的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坚如磐石的大船,承载着中国制造一起,乘风破浪走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中国   波兰   印尼   品牌   荷兰   泰国   欧洲   丝路   日夜   仓库   订单   同事   团队   海外   业务   工作   世界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