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债券不能按成本法估值,资管业务该怎么做?

从多家托管机构和资管机构得到消息,从2022年开始,交易所非公开债券也必须用中证估值了,这意味着债券市场最后一块缺口补完了。


在此之前,对于交易所非公开债券的估值,合同条款一般是这样:

如果所有债券不能按成本法估值,资管业务该怎么做?

对在交易所市场挂牌转让的资产支持证券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债券,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在估值技术难以可靠计量公允价值的情况下,按成本估值。


托管机构在估值的时候,一般都是按照成本法估值,但是这可能也会成为历史。


目前券商资管、基金专户、信托资管在对外发行的产品的时候,都会向代销机构同步说明该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打包价。


所谓业绩基准打包价,就是资管机构能够给到渠道的最低收益率。代销机构拿到这个打包价之后,会根据自己客户风险偏好和收益要求,把这个打包收益率切割成客户收益和代销费用。


比如某券商资管,报给银行渠道的打包收益为5%,银行可以留0.5%的代销费用,甚至也可以留1%的代销费用,剩下的是留给客户的收益。


一般来说,在没有大的意外情况之下,金融机构都是要达到这个业绩基准的。金融机构之所以有底气保证能达到这个基准,交易所非公开债券的“压舱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因为资管新规以后,理财产品必须净值化,银行间市场的所有债券(包括私募类的PPN)估值采用中债估值、交易所公开债采用中证估值,之前也只有交易所非公开债券可以采用成本法。


考虑到国内债券市场收益率是同涨同跌的,也就是说,如果无风险利率(比如国债收益率、国开债收益率)出现变动,那么信用债的收益率大概率也是同方向变动的,无非是因为信用利差的作用,变动幅度大小的问题。


市场会变化,但是客户一时还难以接受固定收益产品发生大幅波动甚至亏损,在这个时候,如果持仓品种以交易所非公开债为主,那么整体组合的净值波动就会小很多,可以在大概率上实现业绩基准,客户体验也好很多。


考虑到发行交易所非公开债券的主体,多为资质中等偏下的城投平台,这对于以投资城投为主的广义基金就更好接受了。


但是如果连交易所非公开都不能成本法估值了,资管业务该怎么做?


首先是做好投资者教育。


实际上,理财产品设置业绩比较基准很容易给客户一种刚性兑付的感觉。金融机构应该让投资者接受一种理念,任何理财产品都有亏损的可能,只是亏损的幅度和亏损的概率不同。


实际上,今年已经有理财子公司的固收类产品出现了亏损。当投资者经历了数轮牛熊之后,明确了各类理财产品的优劣,明确了自己真正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那么投资者自然能够接受不同理财产品的波动。


其次就是资产管理机构加强主动管理能力。


对于固收类的资管机构来说,想要发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仍然是需要的。因为对于资管机构来说,只有超过业绩比较基准,才能超额业绩提成,而超额才是资管机构最重要的利润来源。


如何达到目标收益率,需要在信用、久期、杠杆之间取舍。长久期静态收益率看起来高,但是一旦市场收益率上行,那亏损幅度也大。信用正常虽然票息收入高,但是遇到信用风险或者直接暴雷,估值立刻就低到尘埃。高杠杆是赚央行的钱,但是高度依赖交易员的融资能力,一旦杠杆不能维系,那么引发的一系列后续问题很难处理。


所以,加强主动管理能力,加强投研体系建设,合理有效判断市场的利率风险、个券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资管机构的两极分化已经是不避免的趋势。大平台可以依靠自己强大的投研水平,在管理规模、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压制小平台。以后专业化、小而精的小平台可能是中小资管机构最好的结果。


最后,就是资管产品定位的问题。


长期以来,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高度依赖固收小集合这种特殊的产品类型,国内大部分固收小集合产品其实是高度同质化的。


持仓以城投为主,投资方向主要是交易所非公开债券,信用适当下沉,辅之以部分杠杆,最后对客户的报价收益率也几乎没有差别。


这种固收小集合是各家券商资管冲规模的主流,但是在资管净值化、所有债券参考第三方估值以后,是有一定风险的。


因为全市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意味着方向也是一致的,当市场配合的时候可能还好一些,一旦市场不配合,所引发债券抛售是很难计量的。因为全市场都在抛售,谁来买呢?


所以对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需要考虑产品多样化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固收小集合这种市场高度同质化的产品,应该考虑固收+、权益、量化等不同产品方向,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


谁走通了,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资管行业,最后的淘汰赛开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债券   杠杆   净值   基准   收益率   交易所   理财产品   收益   业绩   成本   信用   风险   客户   机构   业务   市场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