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0919 / 496

今天是1000天演讲写作挑战的第496天。

今天,心情非常地好,因为读了一本书,教训《“错误”的行为:行为经济学的形成》。

这本书是由行为经济学创始大咖之一理查德塞勒所写,可以说非常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行为经济学早期形成阶段的一些小故事。

另外两名行为经济学大家——丹尼尔卡尼曼和他的搭档特沃斯基也为这门学科的行为贡献了不小的力量。

如今,我也深深迷上了这门非常实用的科学,它是心理与经济学的结合。将其中的研究成果用在投资理财上,尤有成效。

在行为经济学的助力下,我已经学会了做长线投资,而不是像从前一样,总是追涨杀跌,自我贬损。

人类在一系列迷之行为下,容易轻易地对自我形成否定,从而造成自尊心的大幅受挫。甚至影响到其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股市中,无数人倾家荡产,亏得头破血流也不知回头是岸的原因,就是他们已经在不断的自我贬损中彻底失去了对现实的认识。

好在现在出现了“行为经济学”这门学科,让以前不怎么实用的经济学,如今也可以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派上大用场。

的确,主流经济学只知假设人类要把经济最大化,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甚至把人类变成了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机器人。

可现实中,人类不仅不是一味地追求利益,他们自身的不理性有时甚至也让他们没法最大化地追求利益。

就像在做生意时,有时迫于外界压力,商家们会适度给顾客让点利。也有部分良心商家,宁愿自己不赚什么钱,也要让客户享受最好的服务。

同时,很多时候,人类是不理性的。他们自身的愚蠢行为葬送了本来应该到手的利益,这个例子就应该不用我举了吧!

股市就是最好的例证,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人为了利益最大化,都应该长期持有优质的股票。

可现实是什么呢?许多人为了赚快钱,不惜一切身家拼命炒短线,买垃圾股,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人财两空。

股市只是将人性丑陋的一面放大了,现实中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所以,主流经济学用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完全不适合。

“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它就是来研究人们种种情况下的“迷之行为”的。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很感兴趣它到底说了什么吧!

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网上搜索一下《“错误”的行为》这本书,并进行阅读,相信一定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加个关注,我们明天再见,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丹尼尔   理查德   经济学   天演   错误   学科   股市   理性   身上   利益   主流   人类   现实   自我   商家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