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作者:Gou主编

图片:Gou主编


诶...朋友们好啊,我是趣听耳机评测的gou主编。 刚才有个粉丝问我,gou编老师怎么回事,我说发生肾摸事了,给我发了几张截图。 我一看!奥!原来是上个星期,b站的跨年晚会上,腾格尔老师戴了个没见过的耳机...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换做是别人肯定被问住了,但作为全网最会玩的耳机评测机构,我立刻就认出了这是来自Cella audio的一款不公开销售的耳机-NOZA。
上一次测评Cella audio的斯巴达系列,我曾经提到过这款产品。相比这款表现惊人的NOZA,售价低廉的Spartan也只能说马马虎虎了,NOZA的定价为1288元,按照官方的表述,NOZA号称小T1,这次测评的音质横评部分,也会拿同价位的产品,对比一下。
但是有一说一,这个品牌真的是太低调了,没有任何第三方渠道的宣传推广,没有花钱请KOL,但是你还对它就是非常抱有好奇心,为啥呢?这篇文章告诉你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Cella Audio/塞拉 NOZA 入耳式耳机


01.包装与配件

讲真,做为一款售价1288元的耳机,NOZA再一次地刷新了我对包装的认知,不过相比起之前测评的斯巴达来说,NOZA的包装的确是要“好一些”,只不过就看你对比的对象是谁了。

毕竟“专业”的品牌,也需要“专业”的包装加持,NOZA的包装盒仍然采用瓦楞纸盒作为主体,通体黑色,所有关于产品的介绍,都被印在一张不干胶纸上。讲道理,NOZA包装盒正面型号的艺术字体是很漂亮的,如果说你见过一些乐器相关的包装盒,比如吉他效果器,那么NOZA的包装盒你也就不陌生了,非常的“专业”。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包装盒正面

包装盒打开以后是多宝盒的结构,配件、耳机等内容,每一个小盒子上都印有品牌的LOGO,不过当你打开盒子以后就会发现,配件都用塑料袋揉成一团装进去,非常的敷衍。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打开包装盒

配件方面还挺惊喜,耳机线材一共两条,分别是一条带有线控MIC线材和一条普通线材,耳机硅胶套三种共7对。硕大的耳机收纳包,和余音春纷的是一样的,只是颜色不同。这年头双线配置的耳机越来越少,NOZA好评,虽然线材比较辣鸡。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配件全家福


02.外观与做工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本体

外观设计方面真的没什么可说的,你有没有发现NOZA的腔体设计仿佛一个倒着的鸡蛋?金色的外壳也非常接近鸡蛋的颜色,NOZA的外观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腔体背板上硕大的型号采用了镭雕的工艺。

这样鸡蛋的造型给了NOZA非常高的辨识度,我在不少音乐人的直播间当中看到他们戴着的NOZA非常醒目,一眼就能认出来。腔体采用了金属背板+塑料的混合材质,加之独立的导管,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取下耳机线材(大鸡蛋)

不过我认为NOZA的背板部分的金色处理有些粗糙,如果颜色的饱和度高一些或者做成抛光亮面的话,或许就是另一种感觉了。此外如果你仔细对比两个腔体上字体的位置,你会发现它们居然并不是居中的,或者说它们的位置是有偏差的,这属于公差控制的问题,NOZA显得不拘小节。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腔体做工细节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NOZA的做工再一次刷新了我对辣鸡做工的认知,如果说它只是个几十块的耳机或者百元出头的产品,这样的做工也不怎么稀奇,但是它的售价已经逼近千元了!

我收到的是一条全新的样机,但是不均匀的边缘,粗糙的金属表面,还有塑料与金属过渡部分的迷之掉色,无疑不向你展示什么是刷新认知的做工,上一次见到高价位产品如此做工的,还是两年前威索尼可的产品了。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耳机母座与接缝部分做工细节

线材虽然很良心配了两条,但是这两条线也仅仅是够用级别,纤细的线芯,硬邦邦的外被,北方的冬天分分钟冻成铁丝。四股麻花线编织的线材,倒是很巧巧,也没什么听诊器效应。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配机线材

腔体虽然挺大,但是异常的轻巧只有24.8g,佩戴毫无负重感,不过导管和腔体入耳的位置不是很理想,这也是为什么原厂就要附送双节套的缘故,不然很容易产生密封不良,好在长时间佩戴并不会有什么不适感,腔体整体设计的非常圆润。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整机重量24.8g


3.声音表现

其实在声音方面,有了之前斯巴达的印象之后,作为更高价位并且定位于音乐市场的NOZA来说,我其实并不是很担心。在我见到的大部分NOZA产品用户当中,那这个产品做耳返的是最多的,那么它的声音会不会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调试?

NOZA使用的是一颗所谓“黄金比例”振膜的10mm合金单元,其实“黄金比例”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振膜球顶部分采用钛合金,悬边部分采用塑料这种比例很常见,也不容易出现怪声。耳机很好驱动,阻抗32Ω,灵敏度108dB。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作为前端。对比参考水月雨 星野、余音 春纷、森海塞尔 IE80s、NF Audio NM2+。耳塞套参考标配双节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SONY ZX300A 便携音乐播放器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旷世 QP2R 便携音乐播放器

听感与风格印象实话说,NOZA的声音表现相当出乎我的意料,难道这年头做工垃圾的耳机声音都那么强?真的是其貌不扬。NOZA的声音非常的干净、线性,这一点和NM2+非常相似,都是那种音染很少,有着那种非常浓郁“监听味儿”的产品。

NOZA的声音均衡度做的很好,低频稍稍多一点。作为一个定位HIFI耳机的产品却没有在音染上过多干预,初听感这个塞子是偏薄的、中性偏冷的,好在高频控制的不错,并不会有刺激的感觉。就是那种典型的如同白开水一样,没什么明显风格,不会人留下太多印象但又能舒适的听下去的类型。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森海塞尔 IE80S

如果说你打算用NOZA来做混音监听的主力产品可能并不现实,因为通常都会选择头戴容积,但是作为耳返、纠错监听耳机,NOZA或许能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尤其是去试听一些录音质量较差或者“加料”的音乐的时候,它的确能把录音有问题的那一面去给你揭示出来。
NOZA在听感上也不会故意讨好用户,比起素质差很多的余音春纷来说,对于很多入门玩家,我相信后者将更会
耳朵。此外NOZA其实是一个“半开放”的结构,腔体后面的音孔透气量是比较大的。所以NOZA的声场听起来也要比星野、春纷之类的大,动态上也更好。不过由于这样的调音,导致在试听一些大编制的古典音乐的时候,会有些瞬态过快,加之低频形体较小、速度偏快,很难给出较好的氛围感。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水月雨 星野

三频表现 NOZA比较明亮,这一点和NM2+几乎是一样的,高频会略微的溢出,但是不会太多。如果你仔细对比的话,会发现这种偏监听的耳机都会有一些高频的溢出,这对于音乐制作时纠错是非常有用的,但这样也损失了一部分听感上的友好度。

NOZA在高频的调教上是很直白的,偏薄、冷声,干干脆脆,但高频信息量非常丰富,且延展性很好,远优于星野和春纷,高频整体素质上和NM2+是相当的,这一点让我非常的诧异,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高频,完全可以用哥伦比亚套优化一下,会有惊喜。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NOZA 频响曲线

中频仍然是偏薄,解析力不错,人声略微的靠前,但不贴脸。器乐的结像和解析力都是我们对比的这几款产品当中极为优秀的。NOZA的中频没有什么染色,但听感上却显得有些干涩,不是很耐听。人声与器乐间的分离度做得不错,即使在器乐较多的情况下,也不会混为一团。

如果说做为一款用来听伴奏的耳返,NOZA已经完全足够,但是做为一款音乐欣赏耳机,可能还需要在发烧友喜好方面进行优化。不过话又说回来,像去年爆火的NM2+同样也是和NOZA风格差不多,却到了发烧友们的一致追捧。客观地说,NOZA的这样的中频表现在素质上是挑不出什么太多毛病的。

低频方面也很“监听”,在量感上是比较正常的,如果从曲线上看的话,可能会觉得比较多,但实际上佩戴起来,这个耳机的低频多少会有些许的泄漏,导致实际听感低频并不会感觉过量。在素质方面,NOZA的低频是我对比的这几款产品当中素质是非常优秀的水准。


宏观地看,规则的声场和清晰的定位感,略靠前的人声,偏亮的高频以及毫不拖泥带水的低频质感都在告诉你这是一条监听耳机该有的表现,而最突出在于其全频都有着非常强的密度感,使得所有乐符都显得稳重和饱满。Cella在第一款产品上并没有过多地迁就普通用户。从调音来说,NOZA与同为监听产品的NM2+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能很好地应对专业工作,作为HIFI耳机日常使用也都比较优秀,我甚至一度觉得NOZA是“青春版”的NM2+,但我个人而言,在调音上更偏爱NM2+的低频风格。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对比余音 春纷

总结:撰写这篇评测的过程充满了乐趣,NOZA是个神奇的产品,其粗劣做工与优秀表现形成巨大反差刷新了我对耳机的认知。NOZA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常年混迹于音乐圈的舞台耳返品牌去做HiFi耳机的审美,对于这样的审美我表示认同。而NOZA又是一个充满惊喜的产品,价格不算高,但是做工极差,声音却极好,果然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


由于这些“硬伤”,Cella很识趣仅在内部销售NOZA,所以目前成为了一些音乐人的审歌工具和临时耳返,毕竟专业人士只要好听耐用就行了。纵然NOZA在其价位来说表现非凡,但鉴于外观做工问题并不推荐大家购买。


Cella对于民用市场的认识仍然是不成熟的,在目前产品的包装和配件上,都欠缺诚意,大多人并不能接受这种过分硬核的设定。好在Cella有计划近期重做Spartan系列的包装盒,结合不到四百的价格,喜欢这类风格会是个值得推荐的选择。

一个十余年来深耕舞台,只做线下业务的品牌突然闯入民用市场势必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如果Cella能够理解民用市场的需求与规则并做出改善,也会是个有潜力的品牌吧。
因为非常不推荐大家购买就不给高评价了...


优点:素质优秀,体积轻巧,配件丰富,不挑前端。

缺点:听感一般,做工极差,线材一般。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Cella audio/塞拉NOZA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水月   斯巴达   耳机   余音   这一点   中频   低频   线材   做工   素质   声音   风格   配件   报告   品牌   数码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