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该怎样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大多数情况下,是指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或爱卖弄学识,带有贬义。

但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此时又可当褒义。

----------------------

我们都知道,搞自然科学,要严谨,那么用词用语都要准确,避免歧义。

讲究一些,看起来是好事----但,这得看你怎么讲究,某些讲究,纯属陋习。

----------------------

我看到有人在争论反射定律,到底能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自然科学该怎样咬文嚼字?


占上风的观点似乎是,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能反过来。

因为两者有因果关系,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因此入射角是比对的依据,是标准,我们把反射角拿来,恭恭敬敬地跟这个标准相比,啊,恰好相等,所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这套观点,也就是“张三长得像他爸爸”,不能说“张三的爸爸长得像张三”。

然而后者为什么不能说?倘若换成“张三长得像李四”,“李四长得像张三”,两者似乎都可以了。

但如果追加一个设定,李四当了皇帝,张三是个平民,那么上述言论可能又被理解成具有冒犯性的了。

----------------------

我们在“等于”和“长得像”里面,追加了某些因果、尊卑等等东西,但按道理,他们都是对称关系。

(“长得像”因为具有一定模糊性,所以不能作为科学术语,但如果适当严格化,比如|f(a)-f(b)|

入射角是因,反射角是果,是不是这样?当然是,但没必要往“等于”这个词里强塞。任何一个理解反射的人都知道这个因果关系。

既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那么入射角必然也等于反射角。

你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对,那你能说它们不相等吗?

----------------------

一些语文上的陋习人为地增加了学习科学的难度。

但不幸的是,似乎不少中小学命题人还真是这样想的,把这种东西当成了考点,那考生也只能揣摩出题人的意思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反射角   入射角   反复推敲   反射定律   咬文嚼字   陋习   因果关系   对称   自然科学   反射   讲究   爸爸   观点   东西   关系   科学   标准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