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时值8月中旬,回味和总结抗日战争初期的著名战役——"八一三"淞沪抗战(国民党军术语称为"淞沪会战"),可谓恰逢其时。

1937年8月至11月,70余万中国军队在上海顽强抗击日军达3个月之久,毙伤日军7万余人。这场战役的重大意义自不待言,前人多有总结: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捍卫了民族尊严;为上海和长江下游工厂与物资"内迁"争取了时间……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蒋介石当时选择在上海与日军决战的意图,也很明了:从国际上看,上海是远东最大的都市,西方列强多有利益所涉,容易牵动外部干预。从国内看,当时中国军民抗日情绪空前高涨,这就促使蒋介石不好按兵不动,而坐观日军在上海随意部署、恣意妄为。

然而,毋庸讳言,残酷而冰冷的事实是:淞沪抗战最终失败了。中国不仅兵员损失巨大(伤亡20多万人,且均为精锐部队),还丢失了上海和苏杭等重要城市及江浙一带的富饶土地,民众流离失所,物资财产的损失更无法统计,还为日后的首都南京失守、招致日军的空前大屠杀埋下伏笔。

两相对照,气壮山河的广大官兵奋战,只换来阴暗战局。

淞沪抗战,确实"得不偿失"!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历史虽难假设和重演,战争却可复盘和检讨!痛定思痛,回顾这场战役,除了南京国民政府"片面抗战"路线这一"政略"层面的失败,单从军事层面看,在地形不利(沿海平原令日军充分发挥立体火力优势)、战场指挥呆板落后(采取对我方不利的阵地战和消耗战,造成大量无谓伤亡)等世人熟知的原因之外,还有很多教训和失误仍值得我们后人仔细总结和刻骨铭记:

第一,备战严重不足。应该承认,国民政府毕竟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准备,才使中国军队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应战。然而,国民政府的抗日军事准备很不充分。除部队装备落后(这有国力限制的因素)外,还要特别指出:

首先,战前制定的国防方案乐观轻敌,制定的作战计划更忽视了日军的海空优势和可能出现的海陆空联合攻击。如《民国26年度作战计划(甲)》中这样说:"只中日在发生武装冲突时,……而对我使用之兵力,以12至14个师团为最高额"。据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便以日军出动14个师团、30万人为"在华用兵最高限额",而制定了相应的作战部署。但实际情况是:日军战时动员体制开始运转后,仅在上海地区就投入多达16个师团、近30万陆军,且有大量海空力量配合作战。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黄仁宇先生在《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一书中也认为,"从现在公布的蒋日记看来,淞沪地区作战并无全盘计划"。蒋介石虽早有作战计划,并决定出其不意地对上海日军发动进攻,但对于日本对中国军队进攻可能作出的反应,却"一切未经考虑"。

料敌从难,始终应是"庙算"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战前精心设计的防线工事在战时成了摆设。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可谓触目惊心!

国民政府虽在上海和南京之间,投入巨大精力修筑了国防设施,但自建成后就再没有人去管理,也没有驻守部队。各部队从未进行过相应的适应性训练,既没有阵地与工事参照图,也不知工事在何处,至于如何使用就更不清楚了。更有甚者,很多工事在修建时就偷工减料。

放弃上海后,中国军队本来计划撤到吴福线和锡澄线上,依托既有的坚固国防工事作逐次抵抗。但部队进入工事后,才发现它有多么"坚固":混凝土用手就可捏碎;300多个机枪掩体有一半不可用,有的"里边有三尺多深的水,而且机枪进不去";各碉堡间无交通壕连接,基本失去防御功能。再者,部队进入工事后,一没有人接引,二找不到钥匙,三没有工事图纸,跌跌撞撞、一片混乱。首都南京门户大开,已成必然。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第二,战略判断和决策有误。当代历史学家余子道在《论中国正面战场初期的战略作战方向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中国统帅部以大量兵力集中淞沪,既削弱了华北抗日战力,又未保住京沪杭地区,这不能被视为是战略上的成功。"

战略要解决的,是"仗该不该打"的问题。这是根本性的问题。换言之,当时蒋介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主力东调上海、寻求决战,是否适当?

首先看对日本动向的战略判断失误。截至目前,仍有不少人相信和转引国民党方面的陈诚、李宗仁、蒋纬国等人的观点和解释:中国军队若选择在华北、而非华东与日军决战,日军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就会以在华北平原的战场优势,沿着平汉线大举南下,直攻武汉。那么,中国就会迅速被日军分成东西两块,且无险可守,军政中心也无法西迁四川;日本又可以运用海空力量支持下的绝对优势军力,将国军主力压迫到中国东南部、进而歼灭。历史上中国的南方政府,都是被如此"从北到南"的战略所击败的。

这一问题急需澄清。

事实上,日本方面的相关战时档案早已全部解密,其内容清楚地显示:日本决策层认为,若深入攻击中国内地,战事必然旷日持久,且兵力动员量和军费投入都太大,影响对美英苏的备战;只要攻击中国东部沿海的工业地带与军政中心,最多再封锁中国的海岸线,中国即可屈服。

换言之,日本并没有考虑过"由北而南"的攻击路线,更不愿因深陷中国战场而失去战略弹性、使美英苏有机可乘。

如果国民政府决策层有全球战略视野,这一点是不难看出的。

直到6年多后的1944年,已是时过境迁,濒临绝境的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援助其驻"南洋"的部队,才在其"一号作战"计划中,选择了"从北向南"采取攻势。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其次看对列强动向的战略判断失误。蒋介石一直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列强干预,却终成泡影。淞沪抗战陷入僵持"险局"之际,蒋介石仍死抱着对"九国公约"参加国布鲁塞尔会议(11月3日开幕)不切实际的幻想,迟迟不肯下令部队后撤,认为只要在上海苦撑,"九国公约"国家会出面制裁日本。

回看淞沪会战,80万大军难敌30万日军,决战为何如此惨烈?

直到11月5日日军大举登陆杭州湾、迅速包抄中国军队侧翼和后路,万般无奈之下的蒋介石才于11月8日晚下令:所有部队撤出上海。但为时已晚:由于决策仓促、指挥失控,大撤退迅即演变成大溃退。

勉力且能够"自助"者,方能得到"他助"。战争一旦打响,国际社会的"丛林法则"会更加暴露无疑,坚持"独立自主"才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淞沪抗战已过去数十年。后人如能从这场战役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数十万奋战于淞沪战场的爱国官兵泉下有知,一定会感到:自己的鲜血没有白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日军   师团   工事   国民政府   作战   南京   日本   惨烈   蒋介石   上海   中国   战役   中国军队   决战   战场   部队   战略   科技   万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