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度重申不造车!明明有实力,却为何坚持不造车?

5月24日,华为再度发布声明重申不造车。

近段时间以来,屡有华为参股长安汽车、小康股份等传言出现。华为在声明中表示:“至今为止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声明中强调,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是华为的战略合作伙伴,华为支持其打造各自子品牌。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经华为授权才可以使用HI标识,代表Huawei Inside。华为是部件供应商,这并不代表华为亲自造车。

华为曾多次否认造车一事。去年10月,任正非签发的一份华为内部文件中写道:“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华为再度重申不造车!明明有实力,却为何坚持不造车?

华为声明全文如下:

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声明

有关华为造车的不实传言,公司发言人已多次予以澄清,今天,我们再次重申:华为不造车。这一长期战略在2018年就已明确,没有任何改变。

我们认为,产业界需要的不是华为品牌汽车,而是华为三十多年积累的ICT技术能力,来帮助车企造好面向未来的车,即为车企提供基于华为ICT能力的智能网联汽车部件。

至今为止,我们并未投资任何车企。未来也不会投资任何车企,更不会控股、参股。以后,凡是议论上说华为造车、或者参股汽车制造行业,均为谣言,勿轻信。

我们选择了北汽、长安和广汽三家车企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支持它们打造各自子品牌。用了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车,经华为授权才可以使用HI标识,代表Huawei Inside。

关于华为与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赛力斯的合作,华为是赛力斯SF5的电动部件和HiCar座舱部件的供应商。同时为了解决华为授权手机零售店在华为手机大幅减少情况下的生存问题,华为在支持部分零售店来销售此款车,零售店可以获得相应收益。

华为明明有实力,却为何坚持不造车?

目前,华为与北汽、长安、上汽、广汽等众多车企展开合作,用先进技术赋能其汽车产品。但与百度、小米不同,华为加入汽车市场的身份是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这样带来的好处有三:

一是因为华为进入汽车市场的投入成本领域单一,他们只需要提供智能汽车的技术即可。与其将精力花费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不如集中精力攻克智能汽车技术,只要能够在车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方面找到突破口,华为就会获益匪浅。

二来,以技术供应商的身份进入市场,华为所承担的风险较少,其并不用直接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即使风险来了,其合作商也会与其平摊,这点比单打独斗和“all in”行为保险太多了。

华为再度重申不造车!明明有实力,却为何坚持不造车?

三来,“智能汽车技术供应商”的身份在未来会更加备受推崇。可靠、先进、安全的智能技术,是所有车企都在奋力争取的,没有拿得出手的智能汽车技术,就永远慢别人一头。因此,华为只需要主打这一点,就可以在汽车市场上面得到足量的地位。

华为的优势是5G通信、云计算等,当这些东西叠加在一辆汽车上,都将重塑其产品价值。市场上渴望华为赋能的车企太多了,用技术进军汽车市场,华为所承担的风险小,受益大,并且能够大面积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既然如此,又何必大动干戈进入造车领域呢?

术业有专攻,华为的“专业性”值得每个企业学习

正是华为始终如一地坚持做网络运营业务,才成就了华为如今的地位。如果华为什么都想抓,在研发核心部件的同时又想自己造车,无非是给自己树立的更多对手,这样不但与其他厂商形成了竞争关系。自家的产品也难以立足,因此不如单方面搞好汽车零部件,不能能与国产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又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华为的技术价值。顺便推动中国智能汽车占据世界领先的地位,可谓是一举多得。从这里也能看出,关于造车华为早就找准了一条更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华为为什么坚持不造车,其实任正非早就布局好了一切,这种做法也更加符合他的性格。纵观华为能在世界舞台上慢慢崛起,靠的并不是运气,而是背后十年磨一剑的实力。正是如此,华为才能在西方国家的百般阻挠之下,一次又一次地完成自我反击。

华为的“专业性”引申到跨境软件行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各位卖家选择跨境软件时应首先考虑安全性,如果你选择的erp公司主营业务刚好是跨境电商,那么你的数据遭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毕竟涉及到市场竞争、商业机密,难免有些无良商家恶意侵入、盗取数据。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性,事实上真正有如此遭遇的卖家也是极少见。Wimoor的主营业务是软件技术支撑,我们没有做跨境电商的经历,未来也不会涉足,主要人员也是软件技术开发人员,所有客户的商业机密都保存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内部员工没有权限接触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华为   术业   长安   零售店   部件   汽车技术   地位   实力   声明   身份   供应商   风险   未来   智能   汽车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