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不知道这段时间大家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漠河舞厅》刷屏。

反正我的舞厅…哦不是,我的微信,已经彻底被攻陷了。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而且看看大家分享好歌的时间,都是如此的emo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我寻思这首歌八成是真的唱进大家心里去了。

漠河舞厅音乐:柳爽 - 1st.星球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

也没有见过有人 在深夜放烟火

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杀人又放火

你什么都没有说 野风惊扰我”

但我没想通的是,这首在去年6月就已经发行的歌曲。

到底是为什么会在时隔将近一年半之后突然爆火。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今年10月中旬,这首歌的live版本被上传到了某短视频平台。

当时,原唱柳爽正去往山东菏泽参加海报音乐节,却被通知因疫情原因取消了。

对于歌曲被翻唱被关注,他并没有十分在意。

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天时间,关于【漠河舞厅】的相关话题在短视频平台上播发破5亿。

同时,在两大热门音乐播放软件中,分别位列热搜榜第一和第二。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目前,漠河舞厅的话题播放量已超15亿。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大家关注的是这首歌。

同时也是歌曲背后那个东北独舞老人的爱情故事。

据悉,柳爽写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一个叫张德全的老人。

1987年5月6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西林吉、图强、阿木尔、塔河4个林业局所属的几处林场同时起火。

引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特大森林火灾。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最终,由将近6万名军人、警察、民众经过28个昼夜的奋力扑救,于6月2日将火全部扑灭。

这场火灾,造成直接损失5亿多元,间接损失将近70亿,更有211人葬生火海。

其中,就有张德全的妻子康氏。

此后的30多年里,张德全未再娶。

而是延续了亡妻康氏热爱跳舞的习惯,时常独自一人徘徊在漠河舞厅。

柳爽在一次与张德全老人攀谈的过程中得知了对方的故事。

在征求了对方同意后,他写下了这首歌。

而伴随着《漠河舞厅》的爆火,独舞老人的故事被流传成各种版本。

大部分的网络视频都会带上诸如【背后的故事】标签,配上一个老人在舞厅独舞的画面。

其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廖凡在《白日焰火》中的那段独舞。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同时,这个位于大兴安岭的东北边陲小镇也火了起来。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漠河舞厅的经营者李老板表示自己确实见过那位独舞老人。

因为一般来舞厅大家都跳双人交谊舞,只有老人一个人独舞。

但这两年他已经没再来过了。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除了对老人故事的关注外,《漠河舞厅》成了黑龙江漠河当地的一个文化符号。

漠河文旅多次发布相关话题视频,邀请大家去漠河玩。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一个小城市,一个带着浓重时代背景的舞厅,再加上一个看似普通却分外厚重的故事。

成就了《漠河舞厅》的爆火。

这让我不得不想到另一个带有浓厚小城镇色彩的歌曲——《杀死那个石家庄人》

这首歌由中国内地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创作演唱。

而它发行的就更早了,是2010年的歌。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有人说这讲的是二十年中国经济变迁带来的下岗潮。

还有人说这讲的是“妻子在澳洲”,丈夫要去喝几瓶苦酒,石家庄这座城又多了一个伤心的人。

可不论哪种说法,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歌词里透露出的,是重工业城市在时代变迁中经历的那种被遗忘被抛弃的失落、愤怒和不甘。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

这首歌的词作者,也就是万能青年旅店贝斯手姬赓,以乐队成员身份获批成为“2020年度石家庄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选拔这个专家的条件之一是:

近5年内在宣传、文化、艺术、新闻出版、体育等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对宣传推广石家庄“名片”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效益显著。

除姬赓之外,专家名单几乎被科学家,企业家,奥运会运动员包揽。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而成为这个专家后,姬赓在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每月可以拿到500元的专家岗位工作津贴。

很多歌迷调侃:补贴那个石家庄人。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玩笑归玩笑。

但是《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火爆程度,也是相当值得一提的。

发行11年,不仅每隔一段都要迎来一次小爆,甚至还有越来越火的趋势。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仔细想想。

小镇,二三线城市,舞厅,药厂,人民商厦,改革浪潮,独居老人……

这些一连串的词汇,都跟我们大部分人出生成长的地方息息相关。

大城市迷幻闪耀的东西看多了,才会更加珍惜小城镇厚重的真实。

或许这就是新一轮的小镇民谣的春天也说不定?

乡村朋克,县城精彩。

厂里的大食堂晚上当舞厅用。

广场的小空地时不时聚集着一群上了年纪的人唱卡拉ok跳迪斯科。

这不都是小镇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吗?

你的朋友圈也被《漠河舞厅》攻陷了吗?

现在的一线城市,从各个地方外来的打工人比本土的老居民占比更大。

在这些人心中,文化符号都是来自家乡小镇的。

在大城市找不到归属感。

即使再光鲜亮丽,一日站不稳脚跟,就一日不会放弃期望回到自己“老破旧”的小县城安享生活。

回归平凡,回归眼前。

也许小镇文化才是时代浪潮的真正底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漠河   塔河   舞厅   大兴安岭   石家庄   独舞   小镇   朋友圈   符号   老人   话题   专家   故事   城市   文化   歌曲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