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计算出,一个活到76岁的男人总共会排出约22060斤的大便,而一个活到81岁的女人则会产生23514斤的大便,这相当于3只成年雄性河马的粪便,对于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可想而知,这每天的排泄量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那这些庞大的排泄物,我们中国是怎么处理的呢?相信大多数人都十分的好奇。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如果你想要参与解决这个疑问,满足自己这个有味道的好奇心,那么就和我一起看下去吧!

截止2020年,我国已经达到了接近2700座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攀升,从2015年到现在,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已经得到显著提升。那污水处理能力最大的功劳是谁呢,这就不得不提一提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了,而我们前面所提出了关于粪便的处理方法,也是由城市污水系统代劳的。

用污水处理的方法来说,污水处理一般有物理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这个十分容易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物理原理、生物原理以及化学原理解决污水处理。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物理处理就是利用简单的物理定律或惯性进行对粪水的分离,该沉淀的沉淀,该上浮的上浮,其中大概有重心分离,离心分离等方法的运用,这种情况一般的使用场所都是污水程度较低,处理起来相对于来说简单处理场所。

生物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粪便自己产生的微生物进行自我降解,不论哪一个物体它的身上都有细小的微生物活动,粪便更不用说了,生物法就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功能,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以此达到污水净化,其中最常用和著名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化学法,当然就是在粪水中加入化学元素来处理,这样的净化能力更高,但是成本也高,混凝法,氧化还原法和离子交换法等就是其代表。

当然污水处理的方法是根据污水处理的程度来进行选择的,在我国总共有三级处理污水处理,一级处理就是上述所说的物理法,利用物理惯性去除污水的固态物质,二级呢很显然比一级会高级一些,主要解决污水中的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物,三级作为最后一级,任务就更重了,在污水中总有一些比较难缠的家伙,不听话,特殊对象,特殊处理,我们就只能请出化学元素老师帮忙了,进行深度处理,这就好比杀毒软件一般,从浅到深。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可能这样的解释对于大家来说还有些迷糊,那么我们就从粪便的开始到成功净化的结束过程来看看吧!

现在我国城市都是抽水厕所,我们排出的粪便和尿液会随着下水管道来到一个污水容器,其他的生活污水也是一样的,就相当于将所有的生活污水结合起来,再进行统一处理,首先,会让污水进入大容器,也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粪池,化粪池的原理就是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对粪水进行处理,一共有三个步骤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最先会将大颗粒固体,以及寄生物与废水进行分离,将污水分为糊状粪皮,固体粪渣以及比较澄清的粪液,经过第一次简单的处理过后,澄清的粪液进入下一级处理,而剩下的粪皮和粪渣则是留在上一级进行自我发酵,在粪液中,会再次深化粪液的处理,较顽强的虫卵,病原体会再次下沉,死亡,粪液中的粪渣减少得更多。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然后粪液来到最后一次处理,这时粪水中的病菌基本已经消灭,已经达到了无害化粪液的标准,经过大概30天以上的发酵,粪水已经处理完毕,遗留的粪渣会有真空抽粪机进行处理,粪渣会进入污泥处置系统和垃圾一起填埋,而无害化的粪液则会继续顺着管道来到污水处理厂听后处置。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化粪池的清理一般在3到12个月,定时清理能够有效避免下水管道的堵塞,不仅如此,如果不及时清理,里面将会产生大量的沼气,容易硬起爆炸,并且化粪池的物体也会溢出表面造成城市的环境污染以及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在污水处理场的粪水将会再次进行处理,这里我们统称为污水,污水首先会来到一个絮凝沉淀池,经过格栅,筛网后沉淀,为了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在絮凝沉淀池中,会加入混凝剂来调节污水,经过絮凝沉淀池的处理,污水来到了预曝气调节池当中。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用注入的空气对污水进行调节均匀,然后来到生化池当中,生化池中装入浮动填料和安装曝气头进行COD和BOD处理,随即这里的污水会自动流入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然后再进到斜板沉淀池当中,进行高效率沉降,在这几个环节的沉淀的污泥会排入污泥浓缩池当中进行脱水利用,而从斜板排出的水则是来到清水池中,进行最后一次检验消毒,在达到外排标准后向外排出。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在我国,普遍用的就是活性污泥法,即好氧生物处理法,世界上的第一座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实验厂是建立在英国,1921年才传入到了我国。

当时上海建立的北区污水处理厂即我国的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就是运用的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就是将污水和各种微生物进行组合,最终形成活性污泥,再利用微生物的吸附,凝聚和氧化等功能,来将污水中的无机物进行分解去除,其中里面有一个叫“菌胶团”的微生物群起着极大的作用,它有着超强的吸附好氧化能力,经过这一系列的处理方式过后,再将污泥和污水进行分离,进行下一步污水处理。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那我们生活中的污水大部分都排去哪里呢?在处理达标后的污水我们一般会放在江河湖海中,利用河流自己的自净能力进行大自然调节。

现在,我国的污水处理能力越来越好,我们基本上不会在空气中闻到难以描述的味道,但要知道,我国污水处理能力达到现在这个标准可是在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修改而来的。

其实我国的污水处理技术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并不算早,现在的污水处理能力也是从刚开始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再一步一步自己探讨研发出来的。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最开始我国的居民可是没有我们这么好的条件,50年代是人工进行粪便处理,将收集完的粪便运往农村进行肥料使用,就拿首都北京来说,它曾经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绰号叫做“粪城”。

当时的北京没有便捷的抽水马桶,下水道处理也不理想,也没有真空抽粪机器,在人们上完厕所过后,只能靠人工掏粪进行解决,特别是当时大部分都是公厕,可以想象那个满天的味道在街道飘扬飞舞的感觉,因此,北京胡同还被人经常调侃:要说哪里的胡同最有味儿,非北京莫属了。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在北京厕所被改成抽水厕所之前,有一个职业,叫做粪夫,规模可达5000人左右,主要工作就是掏粪,回收作为肥料利用,在当时,粪夫可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发展,单靠粪夫的工作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一到夏天,这漫天的粪味,谁也受不了,于是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国进行了粪便管理大改造,将人工转为机械,配备环卫工人,设立专门的清理部门,大量引进吸粪车,并开始尝试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公共旱厕终于逐渐被淘汰,人们也不用在生活中享受着熟悉的味道了,因此,粪夫的职业同样也渐渐随着真空抽粪机的使用被淘汰。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到了80年代以后,冲水式厕所开始大量普及,城市居民的用厕条件得到了质的飞跃发展,但是由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庞大,在粪便进行怎样的有效处理成为了一个大的难题,这时国外的粪便处理远远超过了我国的处理水平,于是,我国决定吸取国外经验,并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净化处理技术,建立了首批的粪便厌氧处理厂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随即就来到了当今我国的处理模式,大量建设城市的地下污水管道,将粪便经过预先处理过后再和城市的污水一同来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有效合并处理,对粪渣和粪液进行分开有效处理,既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标准,又可以合理解决资源问题。

中国14亿人口,每天近240万吨的排泄物,它们最终会去往哪里呢?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便利罢了,现在我国居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大的改善,这都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知道在印度,现在很有许多人都无法体会到厕所带来的便捷,有很多地方连基本的如厕条件都无法达到,我们现在如此高的生活质量真的和祖国的努力和强大分不开,只有祖国越好,我们才能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絮凝   化粪池   排泄物   污泥   粪便   污水处理   微生物   北京   中国   污水   活性   厕所   人口   物理   能力   生物   我国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