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建“岛”,是要做AI时代 的“微信”吗?

小冰建“岛”,是要做AI时代 的“微信”吗?

文/李佳师

9月22日,在小冰公司与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联合举办的第九代小冰年度发布会上,小冰公司CEO李笛特别强调,当天发布的全球首个人与AI的社交平台APP “小冰岛”,不是元宇宙,但特别提及了微信,以及Facebook和扎克伯格。小冰岛是要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微信和脸书吗?一直以来都以嵌入第三方平台为商业模式的小冰大踏步地自建应用,释放着什么信号?人与AI共存时代的来临,人的社交模式要因颠覆吗?

这些年,小冰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年度发布会,宣布技术进展和商业合作情况。去年小冰最大的事情是脱离微软成为一家独立运营的人工智能平台公司,而今年最大的事情记者认为是“小冰岛”这个人与AI的社交平台上线。这个人与AI的社交平台的上线,释放了很多的信号,它与AI和人规则边界、AI与社交,AI商业模型等诸多信息有关。

小冰建“岛”,是要做AI时代 的“微信”吗?

做应用希望定义AI社交规则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是应用驱动的。” 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曾经说过。事实如此,回看阿里、百度、腾讯等发展,皆因为建立了强大的应用,从而发展成中国互联网的BAT,成为巨头。基于此,我们就能够很好地理解,为什么小冰要自建应用,而不仅仅是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成为一个背后赋能者,尽管小冰的装机量已经超过了10亿设备。因为自建应用,自己有更大的掌控权,便于技术的迭代,更便于探索新的规则与新的边界、定义新体验。

勿容置疑,PC时代的社交产品是MSN,是QQ,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平台是微信,但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交平台是什么?现在还没有定论,或许是元宇宙,或许不是,即便是今天,大家也都不清楚真实的元宇宙平台应该是什么样。 在大家都懵懵懂懂的时候,小冰想抢这张探索和定义的船票。

“你可以把小冰岛看成是一个社交产品,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人工智能产品。” 小冰公司董事长沈向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社交角度来看,这么多年下来,社交网络的发展其实经历很多代,如匿名、实名、有一定限制的,微信的成功得益于对于中国的社交的精深理解,大家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禁忌什么、应该怎么回等。而小冰岛这个产品,是一个新的探索,探索人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关于人与AI之间的关系,通过交互,对人,对AI都是相互提升的学习机会。

小冰建“岛”,是要做AI时代 的“微信”吗?

从人工智能技术的角度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没有成熟,还存在很多认知问题、常识问题、推理问题没有解决。尽管小冰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水准,但还远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推出小冰岛APP就是在技术上的尝试。沈向洋表示进一步表示

就像张小龙在关于微信发展史中所言,一开始他也不知道微信要做成什么样子,只是有这些一些想法和一些功能,甚至在4.0之前,微信也都很low。在不断迭代中,往前摸索。今天的小冰岛,也非常雏形,发布当天刚刚上线预览版。

按照介绍,在小冰岛,人类用户可以创造各种人工智能个体(AI being),并形成一个共同生活的社交网络。通过小冰框架技术,每个人工智能个体相互独立并相互协同,向人类用户提供完整的社交与内容体验,小冰岛也会随交互进行不断迭代。官方给出的描述不多,但记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虚拟人”社交平台。目前看至少还没有哪家公司做类似的事情,李迪说,这是全球首个这样的产品,目前没有参照物。

这个小冰岛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它的视角是将AI作为一个新物种,有情感、有社交的主角,而不是附属和配角,基于此来看待它的相关伦理与规则。对于规则和体验的理解,某种意义上决定一个产品的成败,张小龙曾经在一次演讲中透露,在微信之前,有KIK和米聊,微信之所以能够用户快速突起,功臣之一是“摇一摇”和“漂流瓶”的上线,让微信从熟人圈突破到“陌生人”圈子,让微信用户一下子日增20万以上,其后微信的抢红包、公众号、视频号等等出来,不断让其一路狂奔。人类社交博大精深,微信是不断尝试去找到到社交中的各种 “四两拨千斤”关卡。现在小冰岛想要找到AI与人之间的隐秘关卡。

李笛曾在小冰第四代发布时说:“我们希望在人和世界中间,人工智能可以成为第三极,可以成为人和世界之间的一个连接节点。在这次小冰团队在介绍小冰在智能驾仓中的角色时提到未来的智能驾驶座舱“AI being”自身也是乘客之一。AI不是附属品,未来的世界是人与AI融合的,当AI发展越来越成熟,从心智、从性格与人越来越接近之后,有很多东西需要研究。

为什么人在社交当中需要人工智能?李笛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的社交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时间和空间的不能同步,有很多社交礼仪规范必须遵守,有很多事情不知道向谁倾诉等。其实不是小冰岛要去抢夺客户,而是这些问题、这些需求在真实的社交平台从来没有被满足过,在这个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迭代出很多东西,会不停颠覆人们固有的认知。

小冰建“岛”,是要做AI时代 的“微信”吗?

以应用定义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突破,同样需要应用的驱动。李笛曾透露,小冰的技术框架从第四代之后,就没有大的变化,现在更多是数据不断丰富,技术不断迭代。

应用技术的发展,需要海量的实践,才知道其精妙何在。张小龙说,极简主义是互联网最好的审美观。为此,张小龙透露当年微信“摇一摇”功能上线后,马化腾给他发了封邮件说“我们是不是应该仔细考虑一下,如果竞争对手来模仿,会不会在上面叠加一点东西,就说他创新了。“张小龙回复说,”我们现在的这个功能已经做到了极简化,竞争对手不可能超过,因为我们是做到了什么都没有,对手要超过我们总要加东西吧,你一加东西,就超不过我们了。“

这样的极简主义驱动微信的技术实现找到最短路径,不管是产品极简主义还是用户体验实现都是技术往前走的驱动力,没有需求就找不到技术变化的方向,现在的小冰需要“小冰岛”这样的驱动力。

从技术与处理问题角度来看,过去小冰植入第三方平台,小冰处理的是“一对多”的信息,尽管小冰的月活用户超过1.6亿,用李笛的话说,“也就是一个instance对1.6亿,它要解决的最多的是并发问题,以及解决与每一个人的记忆的问题,但当小冰做成一个第一方的‘小冰岛‘,需要处理的就包括了彼此关联性、聊天界面、岛屿界面等大量问题。“

建岛之后,小冰将面临不断到来的技术视角变化。也许在未来李笛关于小冰岛,和我们谈及的,不再是一个一个的技术点,而是一个一个尖叫功能。因为每一个功能的背后,都意需要技术突破。

微信的发展历史上有几个突破的里程碑,包括“朋友圈”、“摇一摇”“抢红包”“公众号”等等,那么小冰岛上,其能够带来尖叫的里程碑会是什么呢?现在没有答案。

关于小冰岛的商业模式与未来预期,李笛表示:“小冰岛是小冰的一个产品形式,在短期之内,我们会去看它的效果,但并不以它为生存,因为小冰本来就有一个比较好的生存环境,从商业的角度来讲,短期之内我们不考虑小冰岛商业模式与商业收益等问题。”

李笛曾经说,一个人工智能产品只有真正走入C端,真正走向每个一个消费者,才是真正成功的产品。现在小冰开始向“C”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冰岛   时代   人工智能   社交   上线   定义   事情   规则   东西   功能   商业   产品   平台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