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正确解读”三

现在讲下观点三

三、要想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可以从搞清行为动机入手。

个体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很多行为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孩子行为不当的时候,其实是对归属感和价值感的表达不当。如果大人不知道这个原理,没有耐下心来搞清楚孩子的真实动机,只会吼骂疏远孩子,那么小孩会觉得更没有归属感,于是就做出更令人讨厌的行为,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一类是寻求过度关注;比如吃弟弟妹妹的醋,想要父母关爱多一点;

第二类是寻求权力,比如有的孩子总是跟父母顶嘴,你说东,他偏要往西,就是孩子在寻求自主的权利;

还有第三类是报复,比如有的孩子虽然不会当面顶嘴,但他们会偷偷弄坏家里的东西,或者故意搞砸父母交待的事情,这可能是在报复,以此表示对父母压迫自己的反抗;

最后第四类是自暴自弃,比如有的孩子不管父母说什么都无动于衷,表现出一幅不求上进的样子来,这可能是孩子已经自暴自弃了,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坏孩子,谁管也没用。 所以建议,父母想要让孩子改掉不良行为,就要先搞清楚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是哪一类,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正面管教“正确解读”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爱多   目的   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   自暴自弃   归属感   恶性循环   无动于衷   动机   不当   不良行为   观点   正确   父母   价值   孩子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