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笔记:倔强生长,努力生活

01


创业起步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在讲选品课时,我的观点是要选择出刚需的产品,因为刚需的产品离消费者最近,只有消费者必需,卖家才有机会。回到刚才的问题,创业起步最需要的是能够解决你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实际问题,不要高大上的画饼(或者美其名曰美好蓝图),就要实实在在的提供一个对消费者有用的产品或服务,解决了当下的问题,克服了消费者的痛点,你也就获得了活下来的资本。


02


听一门课,讲到马云创业之初做翻译社,因为翻译社入不敷出,马云就坐火车去义乌批发小商品回来卖,用卖小商品赚的钱养活翻译社,不成想这些小礼品还真的赚了钱,有人提议,干脆转型做个礼品店吧,马云拒绝了,马云说做翻译社的初衷是给大学的同事们提供兼职工作的机会同时能够让英雄有用武之地,如果因为做礼品店赚钱就去做礼品店,就违背初心了。最终,马云的翻译社也做到了盈利。故事难断真假,也可能有讲故事的人脑补的成本,但其中传递出的守初心很关键。


做一件事,初心是什么,走着走着,是否已经忘了初心?这是值得自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的。


03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从别人的经历、经验、见识、感悟中找到共鸣,开阔视野,或者,偶遇那个点亮自己人生的时刻。读《人生护城河》,张辉讲述自己持续写作日更的经历,在阅读中,当我给自己说每天写3000字时,我就知道,读书的作用已经发挥出来了。


如果你读到这里,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写一点文字记录自己的经历、感受,或者每天读一点书,等等等等,那么这篇文章的价值也同样值得了。


04


上课时讲到一句话,赚钱是成年人最大的疗愈。很多痛苦和不痛快的来源,都来源于缺钱。可是谁不想多赚钱呀,不是赚不到吗?所有的赚不到钱,都是人的问题,不够努力,认知不够,固执且偏见且愚蠢等等,如果懂得在此停下来反思的,基本上来说还是能够赚到钱,但偏偏的,很多人应了另一句话:越无知的人,越不知道自己无知。


05


要实现赚钱,努力很重要,但假装努力不行。一个赚钱和向上的人,必然具备两个特别重要的底层思维:换位思考和同理心。也就是能够随时换一个立场来相对客观的看待自己,同时能够和站在你对面的人产生共情,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临时模拟的装入别人的操作系统,理解别人的立场和感受。


06


还是我在课堂上经常讲的一句话:销售要想做得好,一定要让消费者处在舒适区,而在个人成长的路上,一定要努力打破舒适区。消费者不舒服是不会买你的产品和服务的,而自己如果太舒服,是没有办法成长的。


我担心自己变成一个挺着大肚腩的油腻中年男人,于是决定减肥。每天中午吃“食之无味”的营养餐,关键是分量还很少,下午不到下班就感觉到饿了,怎么办?忍着呗。早晚餐呢,开饭前总是提醒自己一句“八分饱”,快吃快离餐桌。减肥的路上不能放开吃,绝对不是一个开心的约定。但每天早上站在秤上称重时,那种开心也只有自己知道。

07


学习也好,成长也罢,讲究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聚焦和突破。一个阶段,定下一个目标,全神贯注的去突破这个目标。比如今年你定下要在英语上有所突破,那就集中做这一件事,每天围绕英语学习展开,全力以赴。但如果你把年度目标定做今年想学好英语打好网球练好瑜伽等多个目标,基本上可以确定,你什么也实现不了。


在成长的路上,慢就是快。


下半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写不少于3000字的文章。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但坚持一下看看。


08


创业的路上,站在起点说搭建生态的,基本上都会死掉,但站在起点把目标定在解决一个小问题,并且能够把这件事做得比所有竞争对手都好的,大多数可以活下来,而且可以赚到让自己长期发展的第一桶资本,而这类公司,慢慢的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生态。


从这个角度讲,生态是自己成长起来的,绝对不是规划出来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创业一定要做离赚钱最近的事,但一定要把事情做得足够好。做到60分意味着会在激烈的竞争中死去,做到80分可能能够苟且的活一段后被优秀的对手干掉而死去,只有做到120分的创业者,他们能够执着而努力的为行业树立起新门槛,从而活下来,成为行业的标杆。


他们树立的新门槛可能是:在更低的成本结构和更高的人效下提供的变革性的更低的(免费的)价格,比如腾讯革了短信的命,比如优衣库的质量不错价格低;在更高标准下提供的让顾客在满意之上的满意,让顾客多了“啊哈时刻”,比如海底捞的服务;在技术突破下的创新性的产品,比如大疆无人机在技术上、性能上和应用场景上的巨大突破等。


09


看了贝佐斯的一段视频,在接受采访中,贝佐斯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十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这是贝佐斯对长期主义的表达。


在坚持长期主义的路上,贝佐斯说要坚持做“不变”的事,他总结到,消费者期望更丰富的产品选择、更快捷的物流派送、更低的价格,这是长期不变的,所以就应该是亚马逊公司长期坚守的。


高瓴资本的张磊也是长期主义的拥趸,他说,要和时间做朋友,做可以在时间沉淀下能够产生复利的事,“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对长期主义的看法是,要“延迟满足”,不要在一开始就把蛋糕上的奶油先吃了,然后只剩下索然无味的面包。


长期主义者有大目标,在做好一件事上有耐心,有决心,当然,关键的是,在他们个人的价值观里,他们对自己做的事情有笃信。


10


有同学问,为什么成长笔记系列的每个小节似乎主题都各有不同呢?因为这确实是一周时间内的随时随地的个人随感的记录。


成长路上,有学习,有思考,有感想,有记录,分享出来,也期望能够和你有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礼品店   努力   初心   英语   课时   小商品   倔强   生长   路上   资本   生态   消费者   主义   目标   关键   笔记   价格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