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大道和天津路相交处,有一幢气派的转角大楼,主入口大厅现为武汉市电信局营业部。它采用中庭式采光天窗,大楼底层地平全部为磨花石,带有浓郁的德国理性色彩,底层外墙上,刻有“德国西门子洋行”的标识。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位于江岸区中山大道1004号,与天津路转角处,建于1920年,由汉协盛营造厂施工。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为四层钢混结构,采用汉阳产铁砂砖贴面,转角处做三边形处理,为现代主义风格。整座建筑只有檐口下方带有一些装饰物,其余墙面均平整简洁。主入口设在转角处,大厅位于正中,采用中庭式采光天窗,结构紧凑,布局合理。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子是进入武汉最早的德国企业之一,对华业务历史可追溯至公司成立之初的1872年。当时,它是最早在汉口经营电器工程材料的外资商行。1920年西门子洋行迁入新落成的大楼,与汉口电报局共处一楼。如此的格局是为了便于彼此之间的业务合作。当时汉口电报局、汉口电话局与西门子洋行业务往来频繁。这两家机构电讯设备的引进、安装乃至于技术管理等业务,均有赖于西门子洋行。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西门子大楼简洁素净,摒弃了古典主义的柱式建筑模式,以简约、凝练的线条勾勒出建筑立面。虽然如此,它仍然借鉴了古典三段式结构。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并不是最早的那一幢楼。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抗战期间,1944年2月美国飞机轰炸汉口,炸毁了老楼。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6年由中国第二代建筑师匡永延(湖北省黄陂人,193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土木系)创办的永年营造厂承包了重建现楼的项目。由于战后资金短缺、建材上涨,匡永延为了打造高品质高标准的建筑物,拿出自己全家毕生积蓄,补贴了六成工程款,长期驻扎在工地。两年后,汉口西门子洋行现楼原地原样重建的工作如期完工。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被评为武汉质量优等工程,永年营造厂也因此被冠以甲级营造厂,成为众多营造厂中最富盛名的之一。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汉口西门子洋行旧址被公布为武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现为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营业厅。

汉口西门子洋行(汉口电报局)旧址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汉口   电报局   洋行   旧址   永年   武汉市   转角处   中庭   德国   采光   武汉   天窗   大楼   结构   业务   建筑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