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如果电商有个区域仅卖一只鞋,你会不会觉得是因为平台出现了BUG?


全国残运会开幕正巧赶上双11浪潮,天猫趁此机会为单脚人士打造了一个温暖专区:一只鞋售卖服务。



这里的鞋,可单卖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肢体残障人士数量约为2400余万,而下肢截肢患者约有170万人。其中,有的高位截瘫者并不能佩戴义肢,只能通过轮椅或拄拐杖单脚站立——


“他们用一只脚拼搏,却为一双鞋买单。”


天猫在残障群体中进行了调研发现,许多单脚人士都有诸如“穿一只丢一只,心疼钱”“觉得太浪费,舍不得买好鞋”等痛点存在。


了解该群体主要痛点后,天猫便联合锐步、斯凯奇、回力和森马等众品牌,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一起,打造了“一只鞋计划”。


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左脚或者右脚,并将其单独买回家。


一方面,买单鞋对残障人士来说,能够节省一半费用,相应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不会再出现“买一只扔一只”的浪费现象,从而节约社会资源。



公益营销的本质


如今,用户消费观正在从原来偏向产品消费转为情感与精神价值的消费。品牌的公益营销做得好,将有助于其社会价值的打造。


三口蛮喜欢本次“一只鞋”的创意。


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残障人士对“一只鞋”的合理诉求得到满足,让他们也能像普通人一样融入社会,靠自己过上美好生活。


透过“一只鞋计划”,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公益营销的本质。


1.落到实处的对策


以前的公益营销,很多都停留在拍广告、喊口号的阶段。要知道,当今社会,没有那么多人愿意看广告。


一个好的公益营销,应该能落到实处,提供社会问题解决方案,让消费者切身体验到品牌的诚意。


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从曾经99公益日“一元购画”帮助自闭症儿童,到如今的“一只鞋计划”满足残障人士需求。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品牌的公益营销都恰好解决了特殊人群的需求。


三口认为,只有切实满足了消费者需求的公益行为,才能真正彰显品牌社会价值。


2.更有温度的切入点


要做一场打动人的公益营销,品牌切入点也十分重要。


好的切入点,能通过轻松、趣味的内容匹配大众需求和审美。既能摆脱传统公益营销严肃和刻板的印象,又能促进社交传播。


比如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将用户日常生活与植树造林结合起来。用户每天走路、乘坐公共交通等绿色行为,就可以为森林制造更多绿色能量,再通过累积能量,向沙漠贡献绿植。


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你看,好的公益营销,只是借大众的参与度,就轻易激发了品牌的传播力。


3.公益应是长期行为


虽然三口认为公益营销是让品牌社会价值得以展示的途径,但它绝不是让品牌作秀的工具。


对于品牌来说,既然选择了公益营销,便不应该简单作秀一次就止步。而是长期保持下去,甚至将品牌公益做成IP,让它更有生命力。


仅卖一只鞋的生意,为何如此暖心?


中国银联“银联诗歌POS机”活动,每年都不曾缺席。自2019年刷爆朋友圈的小诗歌之后,中国银联又以“让山里孩子的才华被看见”为主题,进行了一场大型的线下活动。


通过公益IP,中国银联支付与数字支付的价值进一步深植进用户脑海,同时,品牌的社会担当和品牌使命也得到更深刻地展现。


公益营销的重点在于公益而非营销,唯有看透其本质的品牌,才能真正实现普惠大众、传递健康社会价值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自闭症   残障   落到实处   大众   切入点   买单   公益   生意   消费者   人士   需求   价值   计划   品牌   社会   用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