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案例简介

陈坤,慢姑娘轰趴的创始人,持续创业者,大学时期各种折腾,持续创业者,大学时批发充电宝在学校招学生代理,做过区域化团购网,大四在苏州阿里巴巴,负责B2B的续签。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2015年3月起盘过慢递项目,2016年,精准找到一二线城市白领聚会黄金痛点,创立慢姑娘轰趴,采用标准化的别墅管理模式,完善的店长服务培训体系,依托强大的线下渠道推广经验迅速在新城市复制推广。至今已有60多家店面,现在正在每月新开10家门店的速度飞速发展。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这次拜访到的是慢姑娘轰趴的创始人陈坤,他们是专门给30-50人的聚会提供解决方案的,采用的是连锁加盟店的模式,已经有了60多家门店,现在每个月以新开10家门店的速度在飞速发展。我们来看下有哪些干货。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干货点剧透

1.从废墟里面寻找黄金痛点,做资源和需求的连接者

2.对标阿里人才晋升体系,p1-p12双轨制的实施细则

3.从场地使用率到使用场景,轰趴行业的产品设计线路

4.线上线下结合,多元化的市场推广策略

5.解决品牌的标准化是扩张的基础

6.人性化服务主导,组织架构的设计要围绕客户满意度

7.跨行业寻找对标案例,根据对应匹配能力直接找到那个人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部分干货点展示

1.让聚会变得更简单,慢姑娘轰趴的商业模式

先说下什么叫做轰趴吧,去之前我对这个词也是不熟悉的,轰趴其实是沿用的国外的PARTY的名称,为什么是轰趴呢?其实就是HOME PARTY的音译,他们的客户的核心群体都是公司白领为主,每次聚会的性质都不太一样,有公司团建,年会,内部培训,客户招待,你发现这一类的行为,都不仅仅局限于玩。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其实我们都有一个痛点,30人左右在一起想搞点事情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合适的场所。这种类型的配套其实不多,好像也就是星级酒店有,但是,各种的住宿啥的,就是分开的。

所以他们的商业模式就是为这一类的人群,和场景,提供解决方案,他们的一句广告语,“让聚会变得更简单”。

那么场所去哪里找呢?能容纳30-50人,住宿,吃喝玩乐的地方好像就只有别墅了,所以呢,他们就把闲置的别墅通过统一的装修,让他具备各种的功能。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比如说棋牌,比如说KTV,比如说麻将,比如说会议室,投影设备,甚至小酒吧,等等各种设施都会在他们的统一装修设施里面出现。

这样开好了一家店后,开始运营了,觉得不错,就开始了快速的扩张道路,建各种团队来支撑,比如说市场推广,比如说工程部,品牌部等等,他们把这个行业比喻成2007-08年连锁酒店的发展,当时涌现出来了一批连锁酒店的品牌,比如说如家,7天等等。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从行业的发展来说,他们给这个新兴事物找到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对标,虽然不是完全一致,但是从发展的模型,行业状况,增长速度来说都是类似的。所以,他们在后期的行业标准化方面,很多都是沿用的连锁酒店里面的方式。

从商业模式方面来讲,就是开发了一二线城市的闲置别墅,把别墅进行了统一的品牌化的装修,让他能够满足30-50人的聚会问题,固定时间段的包场收费是一种收入方式。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另外还有增值服务,比如说这些人在现场的各种消费,这个就好比是以前的KTV的模型。

另外还有其他的增值服务,比如说,他们给你的活动提供轰趴师和策划师的服务。这也是一种收入类型。增值服务已经占据了他们收入类型的15%的比重。并且呈现了明显的递增趋势。

他们的扩张模式已经从直营开始切到了连锁加盟,采用的合伙人模式,下面我会有讲到。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2.慢姑娘创始人,持续创业者陈坤的创业经历

让我们来认识下慢姑娘创始人,陈坤。我想说一下陈坤的经历,可能会对很多在校的大学生有帮助。

陈坤是湖北大学毕业的,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各种的折腾,不断的创业,他在大学阶段也做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去深圳的华强北去批发移动充电宝,手机贴膜,然后拿到武汉,在大学校园里面招募学生代理。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后来做了一个团购网,在校园周边给学生配送外卖,就是类似美团的那种服务,在美团还没有起来的时候,很多这种区域化的外卖团队存在,但是,一旦美团这类的大商家进入,区域化的小团队就不存在了。

再后来,陈坤在大四的时候,去了苏州的阿里巴巴,负责B2B的续签,就是1688那个诚信通平台。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这份工作,给他后来的创业打下来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比如说他的地推的基因形成了,比如说他们的店面成立以后,首先就是采用的地推的方式,让销售人员去找企业用户,学校用户等等。

再比如说他们在公司内部导入的双轨制的管理模式,员工进入以后,按照管理线和技能线划分,提供了P0到P12的晋升路径。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这些先进的管理方式,都是在那时候沉淀下来的,所以,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如果想创业,首先去这种大公司沉淀一下,会给你后期的创业打下一个基础,先不要着急创业。

创业这件事情本身,并不仅仅是一个机会,很多人在发现机会的时候,一下子就冲上去了,但是,机会对于很多人都是存在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好,有的人就失败了呢?就是承载力的问题。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所以,你看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低是为什么呢?承载力不够。比如说管理能力,经验,对于体系的设计能力,都是欠缺的,因为他压根都没见过。

再后来,2015年3月份的时候,陈坤回到了武汉,做了一个慢递项目,你看这就是他们这个年轻群体的口味,什么叫做慢递呢?就是写一封信寄给未来的自己。

说说这个模式,就是让别人写信,我给你存5年,一年收你10块钱,就是这样的模式,你看,即使是这样的模式,陈坤也想到了地推,他分析目标人群可能在咖啡店,青年客栈,大学校园等等,年轻人经常在的地方。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地推就是各种陌生拜访,跟对方谈合作。这就是在阿里那段时间沉淀下来的基因的力量,什么是基因呢?就是只要你碰到问题,就会习惯性的用什么方法去解决。

在做慢递的地推的时候,他跑了很多家青年旅社,觉得青年旅社有市场,就开始琢磨做青年旅社的高级版本,就找了一个别墅,装修下出租给学生,带了基础版本的KTV等等娱乐设施,开发客户的方式也很简单,传单到大学做推广,生意还不错,现在慢姑娘轰趴的原型就是在这里,从服务大学生开始。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陈坤的这段经历给我的感觉是,对于大学生市场执着的一定是在这个群体里有着创业心的人。但是,能在这部分群体里面有所成就的,绝对不是随便搞两下的学生,而是从这个群体里面脱离出来,有了更高的视野,以大学生人群为切入点,但又不局限于这部分人群的那些创业者。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3.从废墟里面寻找黄金痛点,做资源和需求的连接者

轰趴这个行业,解决的就是30人左右的聚会需求,这个人群的数量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既要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头脑风暴,还要一起过夜住宿。

很明显,如果单从这一件事情来分析,酒店是满足不了的。最起码,吃饭的地方,住宿的地方,一起玩的地方,都是分开的,这个就不叫聚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不是好的解决方案。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一堆人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在一间大房子里就是最好的方案,那么,30人,哪里有这么多大的房子,就只有别墅了。

你会发现,现在的别墅区很多,但是,很多人买了别墅又不过去住,导致出现了大量的闲置。空着,既然是空着,就有可能把这些闲置的别墅统一的利用起来,这是左边的资源情况,那么右边呢?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又是大量的需求,很多人30人左右大型聚会没有地方去。当你发现了市场的需求,又能够找到资源去匹配这个需求的时候,一个商业模式就形成了,你就成为了资源和需求的连接者。

那么除了别墅之外,还有没有合适的,可以改造的场地呢?有的,比如说厂房,在广州这边以前有很多的废旧的厂房,现在都被改造成了创意园,就是类似写字楼的形式,只是这是厂房改造的,著名的微信总部就在小蛮腰旁边的TIT创意园里面。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陈坤对于地址的选择,也把厂房选进去了。这是他们的布局。但是不管是改造别墅,还是改造厂房,都是在做闲置场地的再开发,来满足社会另一群人的痛点需求,这是一件有社会价值的事情。

左手边能帮有闲置场地的人解决利用问题,右边能帮30-50人的聚会提供解决方案。其实你看连锁酒店的兴起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一个模型。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很多人都有很大的场地,但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如家酒店就竖起来一个牌子,我有解决方案,给你提供统一装修,统一品牌,统一的营销,你只需要等着回本赚钱就可以了。

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做一个资源和需求的连接者。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样的需求?针对这个需求,你不需要拥有解决需求的资源,而是发现这些资源,改造这些资源,让他们能够匹配上需求,你只要做一个解决方案和品牌的提供者就可以了。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4.对标阿里人才晋升体系,p1-p12双轨制的实施细则

一说到双轨制这个点,首先想到的就是阿里巴巴,什么是双轨呢?那两条轨呢?一般的理解是这样的,一条线是技能路线,比如说工程师,程序员,就是指的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一条线是管理路线,比如说经理、总监这样。

使用双轨制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只有管理岗才能晋升的情况,一般的公司,都是重视管理岗,认为管理层的人才是更重要的。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但是很多技术人才的晋升通路在哪里呢?我通过做技术怎样才能晋升成为公司的高层呢?其实双轨制就是根据不同的工种,设置不同的岗位序列,让各个岗位的职工都有了晋升的通道。

在阿里有两套晋升体系,一条是P序列,就是针对技术岗的,一个新员工一进入就从P1开始,然后一直到P12.

阿里的职称是这样的评价的,大部分都归纳在P序列,P3为助理,P4为专员,P5资深专员,P6高级专员,P7专家,P8资深专家,P9高级专家,P10研究员,P11高级研究员,P12科学家,P13首席科学家,P14马云。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同时呢,对应着P级,还有一套管理层的机制在里面,比如说MI对应着P6,M2对应着P7,依次往上推。一直推到M9就等同于P14.

在阿里,只有P6,也就是M1后面的,才算是公司的中层,但是,不同的子公司给出的P级的标准不一样,比如1688和天猫的就不一样。只有到了P6以后,才可以拿到期权奖励。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阿里的晋升有这样几个流程,第一个就是你自身的晋升资格,是按照KPI来的,比如说你上年度的KPI必须要达到3.75.,然后由主管提名。然后,再到晋升委员会面试,晋升委员会要进行投票表决,这样的一个流程。

慢姑娘的双轨制的来源也是阿里的这一套,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慢姑娘的双轨制设计里面,只有一个P系列,没有M系列,他是把管理线和技术线合到了一起,在名称上做了区分,没有在序列上面作区分。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他把整个的运营体系分成了两类,一类是针对线下的门店,这是他们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比如,现在有60多家门店,以后会有几百家,这是一个单独的体系,他们叫做线下运营部,针对线下运营部有一个完整的成长通道,另外一个,就是公司内部的运营,他们叫做线上渠道运营部的成长路径。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先来说线下运营部的成长路径。一共分了10个职级,从P1-P10.这里面,职级与岗位是一个动态匹配关系,业务岗最高升级到P5,对应的岗位为运营专家,管理岗是从P3开始的,叫做运营主管,最高升级到P10。

业务岗的晋升是从P1-P5的,比如说P1叫做实习店长,P2叫做店长,从P3开始有了变化,从P2到P3的晋升,有人变成了高级店长,这就是业务线的晋升,有的人呢,就变成了区域主管,从店长直接变成了区域主管,这就是走的管理线的晋升。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P3如果是走的业务线的晋升,最高就是升到P5,P3叫高级店长,P4叫资深店长,P5叫专家店长。再往上就没有了。

如果是管理线的晋升,那就是从P2店长,再往上晋升为P3区域主管,再往上P4高级主管,再往上P5城市经理,一直到P10,COO.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这里面P3,P5,P8为大职级升级线。就是权力的更大化,比如,P2原来是店长,管一个店,升级到P3区域主管,就是管多家店面。P4是高级主管,管多家店,但是到了P5就是城市经理,就是管一个城市,P8大区总监就是管理多个城市,就是这样的一层一层递进的。

他们所有的职级都是采取逐级晋升的机制,每季度一次,根据KPI的完成情况及其他综合因素,也是通过面试选拔决定是否升级,这个阿里采用的是晋升委员会。并且会把这个晋升时间固化下来,比如,每年的1月,4月,7月,10月为职级晋升申请的月份。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每个职级的收入情况不一样,有两个调控因素,一个是底薪不一样,一个是配备的期权不一样。

比如说P1底薪是3000,一路晋升到P10可能就是15000的底薪,每个职级对应着一个不同的底薪。

从P5开始给予期权的奖励,从P5往后,每个职级奖励的期权数额不同,依次递增。

对于升级的要求,根据业务线和管理线两条线,也规划出来了两条不同的晋升标准线。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业务线的P1-P5的晋升,是这样要求的,每个季度内,3次绩效考评,至少有1次A绩效,且无C绩效。至少要主讲过一次分享会和培训会。并且没有产生过任何有效的客户投诉。

对于管理线的晋升要求是这样的,从P3开始,每个季度3次绩效考评中,至少1次A绩效,并且没有C绩效。每个季度至少主讲过1次分享会,培训会,每个季度内个人和团队没有违规行为。业务岗晋升到管理岗,需要参加储备干部竞选。P3,P5,P8大职级的晋升需要进行述职。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这个是线下的运营部的规划,对于线上的运营部的规划,跟这个类似。P1-P5都是业务线的晋升,相匹配的岗位,从实习运营,运营专员,高级专员,资深专员,到运营专家,这一条都是业务线,就是给那些做业务很厉害,但是做管理没经验的人准备的,这个的晋升最高就是到P5.

从P3开始分化出来了管理线,从运营主管-P5的大职级晋升为运营经理,再到P8的部门总监,这也是三个大职级的晋升。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同样的,每个职级的底薪和后期配备的期权数额都是不同的。这个就是慢姑娘的双轨制设计的框架思路,但在每个职级的考量标准上,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比如KPI的考核。

你发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类型的公司,都开始采用双轨制的员工晋升通道设计,给到更多工种的人晋升机会。这也是社会精细化的一种进步。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做这套制度实施的时候,有一个前提,就是在业务流稳定的基础上,就是整个公司的业务板块,业务流程基本定型的情况下,才可以做,要不然,你的考核标准没有,那么晋升标准也不好设置。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员工分职级是很重要的,这会成为一个员工奋斗的动力。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1.从废墟里面寻找黄金痛点,做资源和需求的连接者

2.对标阿里人才晋升体系,p1-p12双轨制的实施细则

3.从场地使用率到使用场景,轰趴行业的产品设计线路

4.线上线下结合,多元化的市场推广策略

5.解决品牌的标准化是扩张的基础

6.人性化服务主导,组织架构的设计要围绕客户满意度

7.跨行业寻找对标案例,根据对应匹配能力直接找到那个人

如果你需要学习这个完整案例

领取方式

——

只需完成:“转发+关注”

——

然后私信我,私信留言:666,领取完整版

——

第131期:做轰趴,每月新开10家连锁店,3年做到行业第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职级   双轨制   底薪   阿里   期权   店长   专员   连锁店   别墅   姑娘   聚会   体系   需求   高级   业务   行业   资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