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评论丨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举报不妨多些“举手之劳”

闪电评论丨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举报不妨多些“举手之劳”

想打一会网络游戏?各种外挂、盗号、非法卖号层出不穷;想上网查点东西?各种流氓软件、色情插件、网络喷子不堪其扰;想上社交平台看看?营销号、洗白贴、键盘侠难辨真假。此外还有没有底线的数据采集、大数据杀熟潜滋暗长……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就想好好上会网,怎么就这么难?

这些虚假、诈骗、攻击、谩骂的充斥,背后的平台与商家难辞其咎。在网络市场形成初期的“野蛮生长”过程中,面对流量或者直接利益的诱惑,不少企业利用人性弱点设计出了一系列产品,罔顾消费者的利益与市场良性发展。

如今,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经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根据最近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超过16亿。网络技术渗透在各个领域之中,从工业制造到物流行业,从城市管理到金融科技……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在互联网空间中如此休戚与共。网络安全直接影响着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也关系着个人的生活秩序、合法权益甚至生命安全。

网民苦网络乱象久矣,互联网越是向前发展,我们越是要关注其中的“双刃剑”效应。近年来,我国织密互联网安全治理网络,从《网络安全法》到《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无一不是在提醒我们: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大刀阔斧兴利除害,保持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才能让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当前,加强科技互联网领域的监管成了热点,但是利用法律框架维护网络秩序,不应该只是相关部门与平台的责任。这是一场人民战争,中国从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我们每个人都受益其中,面对网络乱象,更不应该隔岸观火。除了向公安机关报案,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也为我们提供了举报的平台,我们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都是在为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增添力量。只有久久为功的合力,才能让互联网照亮美好生活、赋能科技创新,让我们在共享数字经济红利中,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文/斐然)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闪电新闻立场,仅供参考。】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潜滋暗长   休戚与共   齐鲁   人民战争   隔岸观火   举手之劳   网络安全   时评   中国   闪电   秩序   利益   领域   数字   经济   平台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