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有自己的使命的。人生的最大悲剧就在于,很多人对此都是懵懂无知的。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就是为了享受,有些人被世俗的观念裹挟着活在忙碌之中,有些人则是迷茫着,迷茫着……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可以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但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做着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能够在年轻的时候就明白自己的使命,做到有意识、有方向、有目标前进的人,从来就不多。

大多数人在30岁后都还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他们有的人为此焦虑不安,有的人则随波逐流。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毛姆在《月亮和六便士》写了个名叫斯特里克兰德的人,他有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生活富足,是社会中产阶级的一员,但在结婚十七年后突然离家出走。

为啥呢?因为他觉醒了,他就是要去画画。为此,他舍弃了现有的一切,宁愿过着贫困的生活。对外界来说,一个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做出这样的荒唐、不理智的事来,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但对斯特里克兰德而言,现实世界对他就是束缚,而他已经下定决心把生命投入、献祭给艺术。

“我必须画画儿。我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想、不去做这件事。一个人要是跌进水里,他会不会游泳是无关紧要的,无论如何他得挣扎,不然就得淹死。”

实际上,别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什么时候觉醒都不算晚。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对男人来说,30到40岁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人生最重大的转变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期。比如杰夫·贝索斯决定放弃优渥的工作去创业的时候,也都是30岁左右。

贝索斯表示,“我做过的最好的决定都是用心而做,凭借直觉和勇气,而不是分析。”

也许,对人生来说,追随内心的直觉才是最重要的。斯特里克兰德选择了遵从内心的召唤,于是他的生命变得生机勃勃,充满了热情。

贝索斯告诉人们,人生的大多数后悔,都源于没做某件事情,而不是做了某件事情。

而要想让内心的直觉指引人生的方向,你必须要有足够的真诚和热情才行啊。如果你习惯了自欺欺人,那内心带给你的动力不足以促使你做出积极的改变。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除了这点,贝索斯还分享了自己的一个思想工具、决策框架——遗憾最小化框架!

比如他决定丢掉大好工作和前途去创业的时候,就是采取了这样一个决策框架:

我知道,80岁的我不会因为1994年放弃华尔街奖金这类事情而感到懊悔,我甚至都不会记得这些事;但是如果我没有参与到,我当时认为让人兴奋的互联网这件事情中,那我肯定会悔恨终生。

贝索斯假设自己已经80岁了,然后回望过去,想着怎么把遗憾缩小到最少。以此来自我警醒,让现在过得更理性,也更值得。

每个人都应该采取这种减少悔恨的准则,毕竟,我们都不想让自己拥有那么多的悔恨。

假设是思想的力量,这种力量非常伟大,希望大家能够善用这种力量。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我不知道你现在正经历什么,但如果你面临一些难题,比如创业、爱情、投资、事业等人生的重要抉择。

那你可以试一试贝索斯这个“遗憾最小化框架”,多想一想以后,借助未来自己的帮助来做出避免遗憾和悔恨的决策。

有个小故事,乔布斯当年去学校演讲,认识了后来的妻子劳伦娜,他当晚就给自己做了个假设:是去开个无趣的商业会议重要,还是与这个姑娘共度晚餐重要?事实证明,他做了正确的选择。

其实,就是在日常之中,我们也可以采取这种策略。很多事情是否重要,除了利益之外,还要加入时间的尺度。不然的话,我们就容易犯下急功近利的错误,因小失大,给自己留下了遗憾。

以上。

如果你在30岁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那就学学贝索斯的决策框架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优渥   兰德   华尔街   框架   最小化   悔恨   直觉   使命   迷茫   遗憾   合适   内心   事情   力量   人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