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数学神童”、“金融天才”,“知识窃贼”、“金融业的流放者”……这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标签,仍不足以概括徐轲跌宕起伏的前半生。

他今年34岁,出生于中国湖北。他身材不高,五官平凡,但自信得令人惊讶:“我生来就是一个金融家。有着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商业敏感度,……最重要的是,内心极度坚韧。”

他曾说:“我一定会实现远大理想。”这也许是吹嘘,也许是誓言。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从数学神童到入职高盛

幼年的徐轲,是一个典型的书虫。他喜欢在家里翻箱倒柜,搜罗旧书,每天花费几个小时阅读。

相比小说散文,他似乎更喜欢科学类读物。《十万个为什么》及各类理科教材,都是徐轲的最爱。

16岁时,徐轲的班主任发现了他的数学潜质,推荐他参加新加坡莱佛士书院的奖学金项目。

莱佛士学院是一所久负盛名的英式私立男校。徐轲在此熟习英语,并凭借超人的悟性,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后来,徐轲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数学,最终在250名学生中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听从一位教授的建议,申请加入高盛集团。

2008年,徐轲成功入职高盛的信贷衍生品部门。很快,他就凭借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初,徐轲很珍惜这个机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越来越觉得这份工作没有挑战。

在领英上,他一度把自己的职位改为“伙计”,把职业技能写为“做面包和黄油”。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无法挣脱的枷锁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2012年,信贷衍生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28岁的徐轲认为,是时候做点新事情了。

拥有高盛背景的徐轲,很容易便申请到了 G-Research 的职位。

G-Research 将自己定位为“量化研究领域的领军者”,口号是“创造今日,预测未来”。

其创始人彼得•德•普强是一位神秘的对冲基金精英。

徐轲和他的新同事对其实际价值知之甚少,但从严密的安保措施和严苛的保密协议来看,他们隐隐感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价值。

徐轲的工作是与外界绝缘的。

他的办公室是 G-Research 有名的“安全区”。每天都需要穿过一个特殊吊舱,通过生物指纹扫描和重量传感器检测,才能进入办公室。

徐轲的日常工作便是在“安全区”里编写量化交易代码。

量化交易策略是严谨、科学的研究产物,更注重过程而非形式。利用算力来识别价格匹配机制,通过多次模拟,寻找回报最大、风险最小的交易。实现了用冰冷的机器语言将投资过程自动化,摆脱了贪婪、恐惧的束缚。

徐轲慢慢发现,这家对冲基金几乎没有外部部署,就像老板的私人投资办公室一样独立运作。老板每天都会通过电话验收自己的盈亏情况,偶尔会出现在办公室。

在徐轲看来,伊顿公学毕业的老板和蔼可亲、举止优雅,俨然一位贵族。

然而,入职数月后的第一笔奖金,给徐轲浇了一盆凉水。

奖金,只有3千英镑。

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徐轲在后来的工作过程中释放了惊人的才华。他牺牲了大量的私人时间,周末也坚持工作。

徐轲的女友在香港做律师,与他天涯两隔。然而,真正考验这段关系的并不是异地恋,而是徐轲对工作的高度奉献。

“我真的很爱你,但我也必须要赢。”他曾对女友这样说。

短短一年间,他一共提出了20种交易策略,并对每种策略都进行了模拟测试。其中,共有7种交易策略的盈利水平得到了证实,并被母公司基金采用。

2014年初,临近第二年奖金发放时,徐轲的心态是很乐观的。他告诉女友:

“如果我今年能拿110万,那么明年估计能拿330万。后年将是1600万,大后年将是1个亿……”

然而,事不遂人愿。年终奖只有40万英镑( 约合$66万美元)。对于一个来自中国湖北的年轻人来说,这或许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但是相对于他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实在不值一提。

他终于意识到,贵族阶层的老板,并不希望他的员工也跨入同一阶层。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徐轲想。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持续1104小时的逃亡计划

徐轲毅然决定,抛弃一切,回到中国。

徐轲认为,如果能向未来雇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交易策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机会就会更大。

徐轲开始大量接触同事们的交易策略。

这并不容易。第一个难题便是办公室的安保措施。徐轲通过远程办公解决了这一麻烦,他可以在家里凭借一个安全令牌登录 G-Research 的系统。

第二大难题是,G-Research 为了防止机密文件遭复制,对系统代码进行了加密。为此,徐轲创建了一个破解密码的反编译器。

在 G-Research 的最后几个月里,徐轲正式启动了。

下班后,他终日窝在寒酸的公寓里,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整个过程耗时1104个小时,前后持续三个月。

他的电脑配置了两台显示器。一个屏幕上,G-Research 的秘密被一点一点呈现出来;另一个屏幕上,播放着凤凰传奇。凤凰传奇,这个由民族风和光头说唱搭配起来的奇妙组合,是他短暂逃逸的乐土之一。

与此同时,徐轲也在寻找一份新工作。他已经拿到了两个亚洲公司的 offer。

G-Research 的经理们对此一无所知。

一个光明的未来似乎已经铺就。

2014年7月,徐轲和女友在伦敦丽兹酒店举行了婚礼,双方父母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7月末,徐轲母亲回到湖北,带着鼓鼓囊囊的行李。里面是儿子的一些个人物品,包括一部台式电脑。

同日当晚,徐轲在英国清空了办公桌,深夜登上了飞往香港的航班。

徐轲的突然离开引起了公司的警觉。

对冲基金、机密岗位、不辞而别,这一切的反常,都指向一个可能——这个中国人可能窃取了机密。

量化分析发现的市场机会总是很接近,盈利速度取决于开发者数量。任何人使用了 G-Research 的战略,其实都相当于从老板的口袋里掏钱。

安保人员紧急查看了徐轲前一天晚上的活动录像。法务立刻向法院请求禁令。

但为时已晚。徐轲已经在三万英尺的高空翱翔。

在国际律师事务所的协助下,徐轲抵达香港国际机场的那一刻,就已经有人等着与他对质。

律师们在香港法官的帮助下,申请到了对徐轲的出港禁令。他第二天试图飞往中国大陆时,被告知不能离开。

他预感到了什么。随后来到香港边境的一个火车站,与岳丈岳母碰面。徐轲交给他们一部台式电脑和三部笔记本,郑重地说:“请把它们带给我的父母。”

临别前,岳父岳母给了他一盒羊肉,封装在简单的塑料盒里,这是小小的家的温情。

与此同时,G-Research 在伦敦报警。伦敦当局调查了徐轲此前租住的公寓,并与香港警方取得了联系。

8月14日,香港警方逮捕了徐轲。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三次审判

算法支撑了美国证券交易所95%的交易。电子设备和代码,为顶级银行和对冲基金带来了巨大的盈利。

但,这也正是令人头痛的地方。

价值不菲的战略机密,可以通过手掌般大小的电子设备自由流转。金融公司和法律体系都对此束手无策。

2014年12月,徐轲在三名警察的陪同下回到了英国。

伦敦司法当局拒绝了徐轲的保释请求。他一直被拘留至次年6月,才承认自己犯有欺诈罪。

徐轲在书面声明中说,自己为了个人利益对 G-Research 的55组交易策略进行了反向编译。

2015年7月3日,徐轲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

如果徐轲不受雇于 G-Research,他们之间的法律问题可能就此终止。但他的前任雇主显然不愿意轻易了结。

徐轲坚称自己从未复制或传播这些反向编译的代码,但 G-Research 并不相信。

英国法律体系中有一项特别的传统,叫“私人起诉”。受害人可以在官方未作为时,主动对肇事者发起调查诉讼。虽然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项权益,但立案成本十分高昂。因此,这一权益实际上沦为各大企业和有产者的特权。

正是“私人起诉”使得 G-Research 有机会主动介入徐轲的案件。

随着警方调查陷入停滞,G-Research 立即开启了私人起诉。该公司聘请了私家侦探、专业律师和互联网取证专家,对徐轲进行了充分调查。在收集了足够多的证据之后,G-Research 再次诉诸法庭。

2015年12月,二审开始,徐轲被控五项罪名。

法庭上,徐轲坚决否认自己持有信息备份,或者向其他知情者展示了信息。他说:“这对知情者来说,意味着麻烦,对我来说,也意味着麻烦。”

开庭当日,徐轲年迈的母亲也通过视频参加了辩护。

陆女士称,一共从儿子那里收到5台电脑,外加一个硬盘、一部手机和一些存储卡。

陆女士表示,这些都是儿子给自己的礼物,属于私人财产。

她回忆说,一名律师曾来到她家里,要求带走这些设备。这让她感到非常愤怒。

12月30日凌晨5点钟,她和丈夫一起驱车前往长江,将其中几台设备抛入水中。

G-Research 的辩护律师向陆女士提出质疑:“那天早上你根本没有离开家,不是吗?”

陆女士惊呆了。

原来,G-Research 雇来的侦探整整监控了陆女士家将近一年。他们在附近租了一套公寓,每日轮班观察这对夫妇。

2017年1月,陪审团裁定:徐轲被指控的五项罪名中,有两项罪名成立。尽管徐轲没有责任归还电脑,但他对于被盗信息的去向没有进行合理解释。

法官再次判处徐轲18个月的有期徒刑。依照英国处置外国罪犯的标准方式,徐轲之后的命运便是被遣返回国。

刑满释放后,他被送进了移民拘留中心,等待被遣返。在这里,他依旧被高墙和铁丝网所包围,这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监狱。

不过,此时的徐轲,已经开始向往新的生活。或许,人工智能是个不错的方向?

然而,这只是一个天真的梦想。

G-Research 又对他展开了新一轮攻势。他们向伦敦商业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徐轲对保密条款的违约行为进行赔偿。

2018年1月,审前听证会如期召开。

G-Research 的一名律师对法官说:“徐轲泄密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竞争对手掌握了这些策略,我们将损失数千万英镑。”

相比 G-Research,徐轲显得形只影单。他没有辩护律师,穿着一件条纹衬衫,手中只有一个文件袋。

徐轲努力为自己辩护,“我已经受到过惩罚,再次审判是不是太过分了?”

最终,法庭准许徐轲保释。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金丝雀码头边的彷徨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2018年3月16日,他作为自由人,走出了哈兹沃斯监狱。

3月末,彭博社商业周刊采访了徐轲。当时的徐轲,寄居在朋友家中。

那里是伦敦东部一处不太富裕的街区里一个不太起眼的公寓。穿过濛濛细雨,可以看到金丝雀码头边的摩天大楼在闪闪发光,仿佛另一个世界。

徐轲穿着灰色的运动服和拖鞋为记者开门。沙发上有一条婴儿毯,那是他临时的床。

朋友们始终对徐轲念念不忘,一些高盛的前同事甚至自发为他提供了辩护资金。

这很容易理解,他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幽默感。也正是这种特质让他在英国最严厉的监狱里生存了下来。

在那里,徐轲亲眼目睹了暴力和毒品的丑陋。寂寞与乡愁是他最大的苦痛。

当记者问他,是否收到过妻子的来信时,徐轲点了点头:

“她寄来了离婚协议。”

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

他期盼着,在2018年年底前回到故乡,但尚未如愿。


传奇|他的大脑价值亿万美元,却被全力阻止回国


尾声

G-Research 维权的炮火仍在喧嚣。

2018年6月,G-Research 再次在商业法庭上开火,要求徐轲返还工资和奖金,并披露机密信息去向。

法官准许了 G-Research 的请求。

法官的眼光扫视众生,以遗憾的姿态宣布:“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再次宣判,这次,是13个月。”

当熟悉的命运再次降临时,这个年轻人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两名法警悄悄走进房间,徐轲伸出了手腕。金属手铐闭合的声音非常清脆,他步入了如迷宫般蜿蜒的长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伦敦   安保   英国   香港   机密   法官   法庭   大脑   私人   女士   老板   策略   办公室   价值   美元   律师   数学   传奇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