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新能源车2030年渗透率40%目标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今天《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发布。

为确保能够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行动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明确列出“碳达峰十大行动”,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绿色低碳全民、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

碳达峰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明确要有序实现碳达峰。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这是很好的实现传统车技术升级与新能源车发展的均衡性战略举措。

1 、双碳工作目标明确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三阶段目标:

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2双碳工作原则明确

《意见》提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五项原则:

“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3 、汽车行业任务重大

《意见》坚持系统观念,提出10方面3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路线图、施工图。

一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二是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三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

四是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积极引导低碳出行。

五是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推进城乡建设和管理模式低碳转型,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

六是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

七是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巩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八是提高对外开放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和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

十是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其中具体政策意见是:

(十五)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促进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常态化。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提高燃油车船能效标准,健全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标识制度,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

碳达峰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新能源车2030年渗透率40%目标

根据中国能源消耗平衡表。中国2019年总体能源消耗47亿吨标煤,其中汽油1.3亿吨。

按照国家发改委推荐值,折算系数应该为2.4567tCO2/tce,就是说一吨标准煤带来2.4567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根据网上数据,1千克汽油= 3.15千克“二氧化碳。由此测算1吨汽油的的碳排放是1.28吨的标煤。

总体汽油的碳排放:13065万吨*1.28系数/471925=3.5%

也就是中国全部的汽油的碳排放占全部能源碳排放的3.5%,

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主要是针对卡车等交通运输工具的升级和柴油版升级。由于交通工具主要是柴油的使用较大,因此对柴油车的电动化升级意义重大。

卡车属于生产资料工具,一直采取低税收的政策,运输车辆的技术升级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的新能源物流车的电动化趋势明确,潜力巨大。

4 、具体措施

1 、要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

其中,按照规定,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不抢跑,科学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避免“一刀切”限电限产或运动式“减碳”。

行动方案明确:5.合理调控油气消费。

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推进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支持车船使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

2 、慢充充电核心地位强化

行动方案明确:6.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3、2030年新能源渗透率40%的意义重大

行动方案明确:(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

1.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A目前传统车与新能源车走势形成反差

碳达峰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新能源车2030年渗透率40%目标

近期传统车与新能源车形成反差,新能源向上,传统车向下。纯电动与传统车走势剧烈分化。

B新能源车渗透率需要稳步提升

碳达峰意见和行动方案明确新能源车2030年渗透率40%目标

2021年9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20.4%,1-9月渗透率13.7%,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9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3%;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0.5%;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3.0%。

从目前的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看,今年9月的20%渗透率目标实现的很好。未来仍会快速提升。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提升政策驱动被市场驱动替代。

未来2025年达到20%,2030年实现40%的目标相对能够有效实现,甚至加速实现。

考虑到能源结构的稳定和平衡,新能源车的发展仍应该按照《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要求稳步实现。激进的一刀切的政策推动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应该不会出现,因此我们一直认为的不必出台全国范围的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是目前合理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能源   目标   意见   方案   车船   交通工具   燃油   汽油   交通运输   能源   体系   传统   能力   政策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