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印澳三国接触,寻求转移国际供应链

#国际经济与投资#据美国媒体22日报道称,有日本与印度政府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地区贸易和大国关系紧张程度升级,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三国,正寻求制定一项"供应链弹性倡议",以减少对中国产品的依赖。

该报道援引日本政府一名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三国正在进行工作级别的会谈,印度方面正在考虑这一计划,将很快作出是否加入的决定。而澳大利亚外交部发言人则拒绝证实会谈内容。

日印澳三国接触,寻求转移国际供应链

日、印、澳三国寻求接触

另据印度《经济时报》19日报道,日、印、澳三国贸易和商业部长,将于近日举行一次正式会谈,商讨"供应链弹性倡议"。报道称,该倡议由日本提出,寻求在11月前启动。日方希望该倡议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维持印太地区"强大经济动力";并在伙伴国间建立供应链互补的关系。

该倡议将以现有的双边供应链网络为基础,并逐步在工业领域内推广,待印、日、澳三国对供应链相关问题达成谅解后,还将向东盟国家开放。

日印澳三国接触,寻求转移国际供应链

大国之巅认为,如果这则消息属实,则说明这3个国家正寻求绕开我国的供应链系统,组成某种同盟关系,以便在工业领域和制造业上,减少使用我国提供的各类产品。

这一计划的出现,深受美国的影响。一些国家恐怕大国矛盾加深后,对现有的全球供应链产生剧烈影响。

也就是说,一旦未来某一天,美国要求其盟友,不得使用、购买我们制造的任何产品时,这些国家如果遵从,自己的工业将立刻停转!所以现在要未雨绸缪,提前寻找避开我们的供应链,维持其工业运转的方法。

日本在高端技术上占有优势,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澳大利亚拥有铁矿、煤矿等资源,这3个国家组建供应链联盟的话,看似各自有"金刚钻",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如果深究一番,则恐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日本的高端技术优势,正在被逐渐追赶,每追上一项,日本某一个行业便会衰落乃至消失。例如日本在家用电器、手机、电脑等方面曾有着巨大的优势,但现在已经沦为了小众高价产品,竞争力仅限于日本国内,在造船、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也不断被压缩。

而印度的人口资源看似庞大,但受其教育程度和破败的基础建设所累,并没有做好成为世界工厂的准备。没有任何一个现代化制造企业,能够忍受三天两头地停电、停水。而印度的识字率低下,庞大人口尚不能完全转化为人力可用!

澳大利亚拥有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当然可以供给制造业大国使用。但如果这些国家如印度无法完成工业化,则缺乏对矿产资源的大规模需求。难道澳大利亚人可以等上20至50年,捂着不卖资源给其他工业大国吗?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工业产值自2010年起,便稳居世界第一,只用短短数十年,便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才能走完的路。这一成功具有深刻的历史契机,已经很难被印度所复制。

日印澳三国接触,寻求转移国际供应链

工业全球化与自动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201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高达5.59万亿美元,超过整个欧洲,也超过美、日工业增加值总和,约占全球工业增加值的24%。同期,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高达4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

在工业规模方面,我国早已位居世界第一,目前正寻求在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实现更多的突破,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强国!

综上所述,上述三国可能正在寻求摆脱中国制造,维持自身供应链运转,但中国优势巨大,根本无法被"绕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澳大利亚   印度   日本   矿产资源   美国   大国   制造业   庞大   人口   优势   领域   我国   工业   国家   数码   国际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