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印军用起了中国的“地道战”?

近期,有很多消息都指出,印军在其边境地区受不了严寒,很可能开始后撤了。

但同时,印度媒体却又开始频繁炒作,印军在中印边境建造各种特殊设施。这不,"地道战"都来了!

班门弄斧!印军用起了中国的“地道战”?

印军在高原上的营地

据《今日印度》网站11月18日,《印度斯坦时报》网站22日分别报道称,印军深入研究了中国的"作战手册",开始部署"地道防御工事"来阻止"越界行为"。

报道称,中国曾在抗日战争中,成功使用"地道战"来对付日军,而北越也曾使用相同的战术来对付美国人。"地道战"或"坑道战"这一战术,已被实践证明,是一种能够进行有效抗争的好办法。

据印军高级军官表示,印军开始挖掘地道,并在其中埋置了大直径的钢筋混凝土管道,以保护部队免遭袭击。这些水泥管道的直径在1.8米到2.4米之间,能够让士兵方便地在不同地点之间进行转移,且不会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

同时印军军官称,建设这些地道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供暖,确保士兵免受严冬低温与暴风雪的影响。

大国之巅认为,看来印军已经在风雪中,无法坚持建造地表上的营地了,只能如"穴居人"一般,转入地下了。

"地道战"是我们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一项"法宝"战术,印军只怕是在"班门弄斧",生搬硬套地使出来,恐不得其法。

班门弄斧!印军用起了中国的“地道战”?

地道战是我国军民与强敌抗争的法宝

在历史上,我国军民主要是在冀中平原挖掘和利用地道,与日伪军进行斗争的。这是一个因地制宜的战术,主要在广阔的大平原地区使用,比较容易进行挖掘。

虽然我军在上甘岭的山地上,也使用了这种挖掘、依托坑道,进行坚守防御的作战战术。但毕竟也不是在海拔4000米以上,严寒、缺氧的高原极端恶劣环境进行的。

然而,现在的印军却是在布满岩石,风雪交加,气候极度恶劣的高原地区,妄图"复制"我国坑道作战的战术,其施工难度可想而知。印军现在连地面上的普通建筑,都难以建造完成,更何况挖掘地下!

因此,以上事情,很可能是印军难以完成军营建设时的一番托词。也许只是随便挖个大坑,铺设水泥管道后让士兵居住其中。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抵御严寒,但居住条件的恶劣,可想而知!

目前,有很多消息都说印军正在后撤,而印军挖掘地道的报道,似乎又表明印军是准备坚守。这两种消息看似矛盾,其实却恰恰表明,印军必然是想留下来的,但准备工作不足,扛不住严寒,只能留守一部分士兵,其余则溜之大吉!

对比印军缺衣少食、转入地下、坑道的情况,在我方这一侧,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我们战士的单兵保暖抗寒装备与住宿、防寒条件,完全不是印军所不能比拟的。

班门弄斧!印军用起了中国的“地道战”?

干净、敞亮、暖和的新营房!

很多相关报道都指出,我方在高原新建的营房坚固耐用,安装有太阳能板,提供暖气。这些新技术建造的营房不仅防寒保暖,甚至24小时热水供应保证洗澡。我们的战士们吃得香、睡得好,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大国之巅最后认为,"地道战"是我国军事学术思想中的一项宝贵经验,反映了我国军民在艰苦卓绝条件下,保存自身实力,与敌人抗争的伟大精神。但在条件允许下,我们并不需要使出这种战术,让战士们吃苦受累。

中印边界对峙,是一场消耗战,是大到统帅决策力度,小到士兵顽强品质的意志力消耗,也是双方后勤、支前力量的消耗,拼的就是国力、钱与物!

相信我们耗得起,而对方必定崩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地道战   印度斯坦   中国   坑道   班门弄斧   营房   作战   印度   军民   严寒   恶劣   高原   地道   士兵   战术   管道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