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你怎么看?

自己身边发生的真事,而且还是那种前后反转特别大的那种。老家有一个邻居,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培养了一个成绩特别优秀的儿子,但是重男轻女,女儿一直舍不得投入,所以女儿早早就不读书进入社会了,儿子也争气,考取了同济大学,并且公派留学德国,哪个时候这家人真的是风光无限,意气风发。后来就越来越狗血了,儿子留学德国之后加入了一家知名德国公司,并且也加入了德国国籍,又以管理层的身份外派回上海管理中国分公司,收入非常高,这个儿子第一胎生了一个儿子,第二胎又生了两个儿子,结果把自己的姐姐,父母全部带到上海给他做保姆,就是他夫妻,他父母,他姐姐姐夫,这个人呢自从发达了之后呢就变得目中无人,但是又抠门小气,最后姐姐姐夫被气跑了,只有父母两个人带三个小孩,因为父母年龄确实大了,以他们家的条件再请两个保姆根本没有问题,但是就是不愿意,最后自己的妈妈劳累过度得了癌症差一点走了,自己的爸爸累得中风,现在只能坐轮椅,生活甚至不能自理了。后来他的妈妈和我妈聊天说,自己太后悔培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




我姑妈有一儿一女,表弟80年考上清华大学物理系,表妹第二年考上北京大学,姑妈本人是武汉理工大学(前马坊山湖北农业机械学院)的退休教授,因为表弟表妹学习成绩太好了,父母只要提起表弟表妹,我两个弟弟就会挨一顿胖揍。

作为家里的长女,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值并不高,当年我能考上中专他们就已心满意足了,那时候农村人重男轻女的意识特别重,对于弟弟们来讲,能考上大学才是咱们家改换门庭的唯一出路,所以当年父母对两个弟弟的要求特别高,总是拿表弟和表妹作为他俩的楷模,可这哥俩不争气啊,有一次把他俩打急了,弟弟居然顶嘴冒出一句话,可把老头子气了个半死,他说:姑妈是大学教授,你自己只是个上了初中的农民,凭什么要打我?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在姑妈面前总显得低人一等,挺不起腰杆,因为表弟表妹学习成绩好

小时候过春节,姑妈经常带着一她的双儿女从武汉回老家拜年,她脸上总是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村里的老老少少都聚集在我们家的堂屋里,姑妈骄傲地给亲戚们展示着她儿女的成绩单,一种爆棚的喜悦让多少乡亲们发自内心的羡慕,我的爸爸妈妈此时看着我们默默不语,以至于多少年以后都在姑妈面前挺不起腰杆。

成人后,表弟表妹是社会精英,姑妈走到哪里都受到别人的尊重与敬仰

一转眼我们这代人都成家立业了,我两个弟弟一个在部队当兵,一个在家乡务农,虽然温饱不愁,但日子还是过得非常艰难,好在我的父母正当壮年,子女们业己安好,老两口游走于儿女们家中,忙的时候给他们帮帮手,闲一点就带带孙子,以往追求的美梦早已灰飞烟灭,再来攀比后辈的成就己于事无补,善良纯朴的父母终于学会了知足。

这一段美文此时用在他们身上很是贴切:与人为善,与己安好,与花低眉,与风展颜,如此的点滴,都是内心念念生成的清欢。

姑妈的一双儿女各自在清华和北大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表弟和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在中关村摆了几个月的地摊后,被美国硅谷的一家科技公司相中,88年拿了美国绿卡,是这家公司金领中的精英,至今30多年过去了只回国两次。

表妹87年去德国读博士后,多年后就一直留在了德国,姑妈所在的高等学府不乏出自书香门第的后人,但就乡下而言,这可是百年难得一出的人才,姑妈在市里、县里、乡里可算是露足了脸面,每次回老家都有县里领导陪同,专车接送,多次被重点高中邀请给应届高考学子讲课,那阵仗啊,和宋丹丹小品里的台词一模一样,真可谓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姑妈的自尊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

老了后,儿女远在万里外,姑妈有口难言,羡慕我父母养了2个不成器的儿子

表弟和表妹两人都到40多岁才结婚,表弟娶了一个西班牙儿媳妇,直到50岁,姑妈才知道他儿子两口子是丁克家庭,这可把老太太急坏了,可再怎么急老人也解决不了问题呀,好在表妹十多年前给老太太生了一个混血孙女,老人家风风火火以70多岁高龄飞往德国,她给姑娘带了一年的外孙,回来时我专程去机场接机,我问姑妈您怎么不留在德国养老啊,老人家摇头不语,她说她水土不服,不习惯国外的生活,其实我早就知道,表妹和那位德国女婿不想让老太太去打扰他们的生活。

姑父6年前去世了,姑妈的退休金很高,表弟表妹隔三差五地给她成千上万的美金和德国马克,可这些花绿绿的钞票对姑妈来讲一点点用也没有,前两年她腿脚还挺利索,高兴的时候常常让我把她接到我父母家,老太太一住就是半个月,看着两个五十多的侄儿和一大堆孙男孙女,她大把大把地把钱给孩子们,老太太后悔极了,对我父亲说,10个指头有长短,现在我多么希望当初也象你一样,养一个不成器的儿子啊……




我大舅娘生有一儿一女,儿子没有念过什么书,但是脑子灵光,现在在市里开了一个工厂,娶了一个老婆家里也是有权有势,儿子的生意做的就越来越大,女儿因为学历高,毕业之后就在南京定居了,对象也是南京本地人,虽然说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也算的上中产家庭,大舅走的早,老家的农村里也只有大舅娘一个人在家里住着;

大舅娘的儿子、女儿也算孝顺,每年给大舅娘的钱都是上万,就是没有时间回家来,一年也就回来那么一两次,逢过年过节的时候,大舅娘都是一个人在家里过平常日子一样,也不做什么菜,儿女都不回来,她也没有心思做;

大舅娘去了市里带孩子

就在去年,大舅娘的女儿生了孩子,因为两个人工作都忙,没有人带孩子,女儿的公公是做生意的,婆婆又没有带过孩子,所以女儿无奈,叫大舅娘去了南京,帮他们带孩子,大舅娘当然愿意,一个人常年在家里呆着,子女光给钱,又不回家,村里人虽然明面上不说,但是背后多少都有点风言风语,现在正好遂了大舅娘的心愿,虽然背地里是带孩子,但是明面上都是跟人家讲,去女儿家里养老了;

大舅娘带孩子还是个老手,儿子、女儿都是她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所以带起外孙子也是轻车熟路,女儿、女婿两个人非常的满意,女儿每天要做的就是做饭、上班、下班、做饭,做给老的小的吃就可以了,女婿要做的就是好好挣钱,晚上回家陪家人们吃饭,对于大舅娘带孩子她们俩还是非常的放心;

不管怎么讲,大舅娘带孩子都是有功的,即使有一些地方做的不好,甚至女儿、女婿看不过去,也都不会说什么,只会去包容她,体恤她年龄大了,带孩子不容易,但是好景不长,时间总是过的非常的快,大舅娘要离开南京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大舅娘被赶走了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大舅娘的身体也渐渐地差了很多,可能是照顾孩子一年累到了的原因,现在孩子都已经会讲话,会走路了,带起来也轻松了很多,大舅娘以为这日子能一直这样下去,心里对女儿、女婿非常的满意,不管怎么讲,她自己在这里住了这么久,女儿、女婿从来没有说过她的不是;

就在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女婿开始向大舅娘发难了:“妈,你夹菜的时候能不能用公筷啊,菜掉到桌子上就不要在吃了”;大舅娘一生贫苦惯了,即使儿女给她那么多钱,她都是存着在,生活上都还是没有什么改变;

她就说道:“饭菜掉到了地上都得捡给畜生吃,掉在桌子上人怎么不能吃?不要糟蹋粮食”,女婿准备继续讲,女儿给老公使了眼色,让大舅娘幸免于难;

但是该来的还是要来的,就在某个休息天,女儿主动跟自己的母亲说道:“妈,现在孩子也都大了,需要锻炼他独立的能力,我跟老公商量了,准备让他一个人住一个房间,你不行到哥哥哪里去住一段时间?”大舅娘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脑子不糊涂,她知道这是在赶她走,她低着头应下了;


大舅娘去了儿子那里

大舅娘自己也知道,在女儿、女婿家里住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回来了,毕竟是嫁出去的女儿,哪里能一直住下去呢?然后她收拾好了行李之后,就打电话给了儿子,没有想到女儿已经跟儿子沟通过了,儿子二话没有说,就叫大舅娘到了给他电话,他去接,大舅娘听到这个话心里也非常开心;

临上车之前,还拉着女儿的手,让她自己注意身体,不要太忙了,有时间多带外孙子回家看看,女儿应下了之后,大舅娘就上了车;大舅娘快要到了的时候给儿子打的电话,下车之后,在车站等了五六分钟,就看见儿子开着宝马来接她了,儿子一把接过行李,就把外婆带到了自己家里;

儿媳妇早早的就在家里把饭菜做好了,等着婆婆和老公回来吃饭,大舅娘一进门都吓坏了,房子比农村里的小别墅还要大,装修得也非常的豪华,儿子这家她还是第一次来,儿媳妇看见婆婆之后,就接过了行李,说房间管够,想睡哪里就睡哪里,大舅娘洗洗了手,就坐了下来,跟儿子、儿媳妇吃饭,一顿饭倒也吃的其乐融融;

吃完了之后,儿子就开车去公司了,儿媳妇就在洗碗,大舅娘就进了自己的房间,把东西收拾收拾,床都已经铺好的在,她也没有什么要搞的,进了厨房准备帮儿媳妇洗碗,但是没有想到儿媳妇怎么都不让,就让婆婆去休息;

矛盾频发,儿媳妇接受不了

大舅娘在儿子家里住着,因为儿媳妇怕自己经常出门,家里没有人做饭给婆婆吃,所以就在外面请了一个保姆回来了,每天在家里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从此儿媳妇就什么事都不做,送送孩子上学,出门玩,进门休息,每天都是这些事情;

大舅娘可是个省吃俭用的人,哪里看得了钱这么糟蹋,一开始的时候就叫媳妇不要在外面买这个那个,挣钱不容易,儿媳妇出于长辈尊卑,就没有说什么,后来婆婆就开始叫小媳妇把保姆辞退,家里什么事情她来做,儿媳妇哪里会让她做,这么大年纪了,出了事可担待不了,儿媳妇就面上应承、背地里依然我行我素;

直到大舅娘在家里闲不住,在小区边上捡垃圾破烂放在家里门口,儿媳妇终于忍不住了,就对着婆婆说道:“你家里不缺这点钱,你捡这些有什么用呢?”婆婆就说道:“我能挣一点是一点”,挣钱不容易,不能浪费,儿媳妇当天晚上就跟老公抱怨,哪里知道儿子孝顺,就是叫儿媳妇包容,不要跟母亲计较;

大舅娘主动回了老家

一旦有了间隙,想复合是非常不容易的,从此儿媳妇是到处嫌弃婆婆,婆婆也到处看不上儿媳妇,就差点打起来了,后来儿媳妇实在是受不了,跟婆婆在一起住,便收拾了东西要回娘家,儿子怎么都不让走,最后儿媳妇说不行就离婚,这个家她是待不下去了;

儿子看媳妇不像闹着玩的,就让她回了娘家,大舅娘又在儿子家里住了一个星期之后,就开始想着回老家的念头了,她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回老家的,在外面城市里住习惯了,回老家肯定不习惯,并且说不定会让人嘲笑,说子女不收留她,让她又回到农村疙瘩里来了;

但是心里即使再不愿意,也不能因为自己,毁了儿子的家庭啊,这样的话她成了罪人,会怪自己一辈子的,大舅娘一个人把行李收拾好,就悄悄地回了老家,儿子打电话给她,她却骗儿子说:“你把儿媳妇接回来吧,我是想你爸了,想农村的老房子了,回家住住,大城市还是住不习惯······”

最后结语:

虽然子女没有出息,自己老了子女都在身边,这样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看子女们孝顺与否,子女不孝顺,出息不出息跟我们又有多大的关系呢?只要子女孝顺,穷与富贵对于快要告别这个世上的我们来说,还会嫌弃子女吗?

不管怎么讲,子女出息总比没有出息的要好,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并不是为了父母而活着,他更应该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为了社会而活着,你把孩子培养出人头地了,有能力为国效力、为民造福,不管走得有多远,孩子心里都会惦记着父母,一定会想尽办法孝顺父母,这样的孩子才是真的有出息;

如果父母舍不得放手,谁都自私地想拴住孩子在身边,陪着自己、照顾着自己、那谁来报国?有国才有家,才有未来和希望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出息   大舅   姑妈   儿媳妇   德国   表弟   女婿   表妹   婆婆   儿女   子女   好事   家里   儿子   父母   女儿   孩子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