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这次装机作业的对象是一个老伙伴:乔思伯的U1PLUS(后简述“U1P”),以前用这个箱体装过一台APU整机,而这次配置可以说是全面升级,称为小钢炮机也不为过,因为这次在这台11L的箱子塞下了一颗支持12cm风扇的塔式散热、中阶独显跟8C16T的CPU,甚至散热也没有因为体积而妥协。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配置:为什么选了古早的"U1P"

在前几年其实U1P这箱子“缺点”挺多,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配件适配问题,显卡受限195mm,散热器基本只能选9cm风扇的侧吹,这次重温U1P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上次作业自己的遗憾(没装独显),另外也是因为这次的机主给她推荐了几款箱子,最后她就看中U1P跟UMX1,后者之于我挑战难度低了一些,加上这次机主要求的配置虽然不算特别高端,但也是钢炮级别的,装在这箱子里面比较有挑战性,所以重新选了U1P这款箱子当这个案子的主架。


“为什么不选最新的T8?”T8其实整机精致度跟体积都更好,不过它也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散热上限,对比T8,U1P的散热上限其实是更高,加上这台机子本来性能要求对CPU要求较高,所以才会选了U1P。

机主对整机有一定的性能要求,因为这台机子一部分时间用于平面设计、建模等工作,CPU部分主要就在3700X跟9700之前选择了,一开始个人偏向后者,不过机主也考虑到尝鲜所以选了规格更高的前者。显卡部分因为工作需求自然加上windows平台,所以只能在N卡里面选了,这次安装测试的卡也比较少见,是来自华硕的Dual GeForce RTX 2070 MINI。

除了确认基本配置规格以外,这机子最麻烦的地方就是要注意显卡长度及散热器选择。实际作业我冒了一定的风险,以外U1PLUS官方说明显卡限长是195mm,CPU散热器限高是133mm,而我最后选了两个产品其实都超过这个限制,当时我考虑的是厂商一般都会有冗余旷量留着,而最后装机作业也确实有惊无险。最后配置如下,供参考,如果选了X570跟RTX2070的话,价格确实会比较高,所以我也多写一套性价比版本,把主板替换为B系列跟GTX1660这级别的甜品级,这样整机费用还可以压制到6K以内,相信大家接受度会更高。

CPU: AMD R7 3700X

主板:华硕ROG Strix X570-I Gaming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 Fury雷电ddr4 3200 16g x2

SSD:影驰名人堂HOF PRO M.2 1T

显卡:华硕Dual GeForce RTX 2070 MINI

机箱:乔思伯U1PLUS

电源:银欣 SX500-LG

散热:利民AK120 MINI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性价比版本:

这样的话整机大概可以控制在6K以内

CPU: AMD R5 3500、3600

主板:华硕ROG Strix B450-I Gaming

内存:金士顿骇客神条 Fury雷电ddr4 3200 8g x2

SSD:500G SSD

显卡:GTX1650S-GTX1660S(根据预算跟需求选择)

机箱:乔思伯U1PLUS

电源:银欣 SX500-LG、ST45SF

散热:利民AK120 MINI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安装过程:正常是装不下的

前面说了,这套机子配置其实我是冒着一定的风险,按官方要求是装不了,而且实际操作也就CPU散热器高度部分比较安全,显卡部分差点就装不下了,所以实际安装作业中你要注意这些:

1.正确的安装顺序:我这边显卡其实超过官方限定了(华硕这张卡长度是197mm),加上主板顶部的SSD散热片设计,所以按常规显卡后装的方式是装不下的。这边安装顺序就需要变为 显卡-主板-io线连接-电源-风扇线-散热器。这样的顺序。先放显卡,再放入主板,才实现显卡的安装了。

当然了,哪怕你显卡长度低于195mm,按常规的安装顺序,这箱子安装还是要稍微注意的,要不估计避免不了多次拆装。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2.理线:这箱子别说背线了,箱体大小11L,如何合理走线?电源有条件的话最好选全模的,这点不多说了,我这次电源选的是银欣的SFX-L 500G,价格便宜不说,自带的模块线长度针对ITX整机调整比较短一点,而且线材也比较软,虽然长度方面可能没有定制线那么完美,但依旧带来很大的方便,我用自带线其实就可以比较合理的走线了。

U1PLUS 这箱子首先电源跟机箱中间空隙可以用来藏CPU供电线。硬盘架内侧缝隙可以用来藏所有的IO线;最后显卡跟24pin线可以固定一起,多余的就藏在电源仓。这样整机走线就比较合理了。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3.散热优化:乔思伯U1P之前的散热解决方案其实比较麻烦,如果要性价比高,就只有普通9cn侧吹风冷,要上限高就是D9L或者银剑130,但成本又上去了。这次一开始我也很纠结,还好刚好遇到利民发布了最新的mini塔式散热器,AK120MINI,高度仅为135mm,虽然超过了机箱官方限高,实际还是可以安装的。甚至骨伽QBX这箱子拆掉硬盘架也可以安装,本身又是12cm风扇散热,所以散热上限跟噪音程度也比9cm型号好,所以这次刚好散热完美解决。另外要注意,包含机箱的风扇线,都要在装CPU风扇之前先装好,要不会比较难装。

机箱只有两个出风位置,一个是尾部的出风口,风扇孔位是8cm,我在万能的淘宝上面找到了一个9cm大小然后8cm风扇孔位的风扇(SUNON),一定程度可以增强散热效果;另外一个就是电源选了SFX-L的电源,所以电源风扇也是12CM,减缓电源散热压力。

底部我有尝试用12015风扇装一个进风,不过很可惜厚度还是超过了。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性能表现:优化功耗后的小钢炮

考虑到毕竟是有散热上限的,与其不合理的超频,不如综合控制整机功耗,顺带平衡噪音,所以这台机子就简单的设置频率4.1G,内存频率3200 c16 flack1600,最重要的是CPU电压降低到了1.25v,这样是可以明显降低CPU发热。

理论性能,这样设置之后对比超频4.3G这样的极限,是略有差距,但并不大,毕竟这台机子主要用途是工作机而不是跑分机。

内存考虑到容量选了金士顿骇客神条 Fury雷电 DDR4 3200 16G 单条,之前搭建工作站的时候就有用过,属于便宜量又足类型,有些时候超到3600、3733也是没问题的,这边工作机所以就没超,避免出错。

整机的理论性能,锁定4.1之后的整体性能表现,其实已经满足机主的要求,按她的话,应该是比公司那几千块的电脑好很多了。

blender CPU渲染测试16分钟,比超频4.3G大概也就慢一分钟;而Pr、Lr测试差距还会更小。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SSD部分,搭配是影驰的PCIe 4.0 SSD 1T。之前首发的价格确实比较难以接受(1899),不过经过几轮降价之后价格已经达到了1499,跟同大小高端PCIe 3.0 SSD差不多了。我这边也简单跑下测试,目前其实PCIe 4.0的盘,最大的优势其实是工作用户,比如视频剪辑实时预览等,相比常规应用或者游戏来说感知体验差异会比较明显,加上最近降价之后确实会更吸引一些专业用户。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神奇的光追跟更神奇的DLSS 2.0

受「我的世界」的RTX版本内测的影响,光追再次上了热门,另外「控制」也开始支持DLSS 2.0,所以这次我着重测试了下这套配置在RTX游戏里面的表现。

测试的显卡是华硕Dual GeForce RTX 2070 MINI,这张MINI卡算之前挺少见的,最近才有国行版本,仅为197mm的长度保留双风扇的设定,可以装进intel最新的NUC9,这次还顺利装进U1P里面,对性能跟散热表现个人都很期待。

首先是简单跑下分,验证下理论性能,之前对RTX2070S个人体验会多一点,性能确实比较强大,而RTX2070具体怎样就要看下面的游戏测试了。

SPEC显卡专业测试,供参考对比,毕竟不少人买中端N卡用于工作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游戏测试:针对配置,所以游戏测试环境设定在2K(1440P)分辨率情况,画面设置基本都是最高,方便后续验证对比。这次测试的显示器其实是另外一台游戏机搭配的性价比“大金刚”飞利浦的275M1RZ,使用LGD-IPS Nano屏 支持165Hz 1ms HDR显示效果,四边流光溢彩背光,最重要的还支持G-SYNC ,刚好搭配华硕Dual GeForce RTX 2070 MINI使用,在性能跟功能上面都比较贴合。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首先测试是光追跟DLSS 2.0:NVIDIA RTX发布到现在已经有一段时间,现在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始支持对应技术,甚至“控制”这款游戏更新版之后还支持了最新的DLSS2.0,所以我也特别好奇这对玩家会带来怎样的价值体验。

首先是RTX光追测试,其实这个场景可以比较明显突出RTX光追技术的意义,如果只是简单增加反光效果话确实没什么意义,但注意两者环境光线的差异,你就可以了解RTX技术在理想化应用下带来的画面差异,特别是像“控制”这种特别需要光影带来诡异感觉的游戏。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更让我惊喜的其实是更新之后的DLSS 2.0。之前“控制”更新前,我其实也测试跟体验过DLSS技术,当时感觉这个技术对帧数带来的影响确实很大,DLSS对帧数带来的提升确实很明显,不过同时也有一个问题,DLSS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会有比较明显的涂抹效果,画面清晰度下降虽然好于直接调低分辨率,但依旧会感觉到跟原分辨率的明显区别,而DLSS 2.0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下面依旧是“控制”的场景截图,首先大家看第一张全景图,正常缩略全景的时候你可以明显感觉到清晰度的差距吗?其实在之前DLSS,同样是“控制”里面的画面,这样的全景画面就可以感觉到清晰度的差距了,所以DLSS 2.0这次的升级,确实减缓了对清晰度的影响。

下面这张是100%放大后的局部截图,基本只有在放大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才可以通过一些细纹理材质上看到两者的差距,确实不开启DLSS终究清晰度会更高一点,不过代价是下面的速度测试。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都是一样的最高画质 2K分辨率情况下,同一场景我测试了4个画面设置方案,分别是:1.RTX ON、DLSS ON;2.RTX ON、DLSS OFF;3.RTX OFF、DLSS ON;4.RTX OFF、DLSS OFF,方便大家了解开启跟不开启RTX、DLSS设置后对游戏帧数带来的影响。这4个设置方案带来的平均帧数分别是47.7、28.2、80.5、49.7。

当RTX跟DLSS都开启的时候,画面效果跟速度其实会达到一个平衡,跟都不开启的时候速度接近;而另外一个比较极端是只开启DLSS,带来的帧数提升确实是爆表级别,这样的表现实际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解决4K分辨率 高画质跟高刷新率的问题,所以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游戏支持DLSS2.0技术。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其它几款游戏,首先是是支持RTX的男友5,这边忘了开启DLSS,所以2K最高画质下开启RTX,平均帧是47,如果开启DLSS估计就60+

刺客信条奥德赛:2K最高画质平均54帧

极限竞速4:2K最高画质可以跑到109平均帧

同样支持RTX跟DLSS的古墓丽影,2K最高画质且开启的时候平均帧52

两款竞技网游,都是2K最高画质,没想到跑到比较高的平均帧,甚至TSI平均帧数还倒挂,RTX2070性能表现让我有点意外,对应2K分辨率的游戏显示器是刚好的。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散热效果:避免不了的闷箱?

显而易见,这台机子是避免不了“闷箱”的问题,虽然有着120风扇散热的ak120mini ,其实我自己对这套机子实际散热效果也是比较忐忑,甚至我的期许就是满载烤鸡不超过100℃跟死机即可。

那么经过升级散热规格、跟优化电压之后,整机散热效果怎样?我这边测试了几种情况,分别是待机和显卡、CPU单烤,以及双烤,这样测试这台机子大概的散热上限;另外结合实际应用(3D渲染、Pr导出视频,吃鸡游戏)来测试不同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温度表现。

测试项目比较多,如果你对这箱子散热效果感兴趣,根据数据是可以了解这箱子的散热情况的。首先,显卡最不用担心,甚至跟普通机箱没区别,满载70℃出头而已;CPU也只有双满载情况才可以达到90℃上限,大部分时候哪怕满负载都不超过80℃;而各种日常应用里面,两者温度都只在70℃左右而已,这样的表现其实温度已经不是问题,主要关注点在于合理设置风扇策略,保证整机散热能力的同时延缓日常应用噪音的到来。所以个人设置的风扇策略主要还是在90℃之前让整机保持一个比较安静的效果,升温及噪音提升都比较平缓,但过了90摄氏度之后整机才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噪音产生,也是为了避免整机过热导致的不稳定。

就整个装机过程跟测试来说,U1P其实更适合安装游戏小钢炮,显卡部分只要能装得下,基本不用担心散热问题,压力最大的其实是CPU,3700X已经逼近上限,如果CPU选择3600x、3500x甚至之后的3300X、3100,整机的均衡程度、散热压力跟噪音控制都会更好,且性能不会有所折损。目前比较可惜就是乔思伯本身针对这个箱子没有升级优化,比如弄个非侧透开孔版本之类的,这样的话这台箱子其实还会更加好用。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一台11L大小“光追”小钢炮主机作业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作业   小钢炮   华硕   画质   上限   机子   箱子   整机   风扇   机箱   显卡   确实   大小   电源   性能   主机   测试   数码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