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气罐如何处理?

1、要先点火后开燃气阀,让火等气,这样才安全。先开气不及时点火,容易造成放炮等事故。火苗深蓝、透明是正常燃烧,火苗发黄且冒黑烟是不充分燃烧,火苗小且呼呼作响是燃气供气不足,要及时调节进风和供燃气的阀门。

2、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罐的减压阀是否正常好用,注意上减压阀是反扣(逆时针方向)。使用管道液化气,要经常检查液化气管线、阀门、接头软管、灶具开关等处有无松动、漏气、脱落等情况。检查管线、阀门漏气时严禁使用明火试漏,可以在检查处涂肥皂水看有无气泡。

3、要注意使用液化气时,不能为了省气而将开关拧到最小,因为这时液化气可能会造成不充分燃烧,不但浪费燃气,而且会产生较多的一氧化碳气散发在室内,影响人的健康。

4、如果在夜里,突然被液化气的味道呛醒,这时不能开灯、划火柴、使打火机、用手电、打电话等,因为这都可能引起达到爆炸下限的混合气体的爆炸。应迅速打开门窗通气,并找到液化气泄漏部位及时处置;若是使用的是管道液化气,泄漏的阀门关闭不上,在使用液化气时,若发生减压阀后喷火的现象,不要惊慌,这一般没有危险,要迅速关闭角阀,使火熄灭。如果阀门变形关闭不了,千万不能用湿毛巾将火捂灭。应将液化气罐放置在安全地点让它烧完为止,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否则是非常危险的。

5、液化气集中供气的居民住宅楼,未经有关部门施工,居民自己不得私自改动家里的液化气设施,尤其是不得用其它代用品改动阀门、管线、气表等。家庭装修时不要为了美观而将液化气管线和阀门封死在里面。这样做一旦里面出现漏气等情况就不能及时发现,会酿成灾祸。

6、使用液化气煮稀饭和烧水时,应有人照看,防止因沸腾外溢汤水浸灭火焰而导致气体泄漏,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家长要教育小孩子不要乱动液化气设施。年老有病、行动不便的人和行为能力有障碍的人,也不要使用液化气,防止出现意外。

7、养成使用完液化气后,随手关闭总阀的好习惯。出差离家时一定检查、关闭液化气阀门。




1液化气罐使用前应对连接胶管、减压阀等安全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更换,严禁存在安全隐患情况下继续使用,液化气管线严禁设置中间阀门。

2液化气罐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设置使用防倒装置。

3液化气罐使用时的出口压力不准高于0.16MP,压力不足时,严禁在地下滚动或放在热源处烘烤。如需更换,必须关闭总阀后使用铜扳手进行操作。

4液化气罐必须配备防震帽和防震圈,严禁使用无检验日期或过期钢瓶。

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气瓶,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禁止使用。

6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7严禁敲打、碰撞气瓶。

8严禁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9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气瓶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10气瓶连接加热装置的软管,应在工作面自然下垂,液化气瓶应与加热装置保持3米以上距离。

11使用液化气时,先检查附近是否有火源,安全检查后打开气瓶阀门,再开加热装置开关,用毕,亦要先关气瓶阀门,待火熄,再关闭加热装置开关,防止因关一个阀门,易致气体泄漏发生安全事故。




1液化气罐使用前应对连接胶管、减压阀等安全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异常及时更换,严禁存在安全隐患情况下继续使用,液化气管线严禁设置中间阀门。

2液化气罐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设置使用防倒装置。

3液化气罐使用时的出口压力不准高于0.16MP,压力不足时,严禁在地下滚动或放在热源处烘烤。如需更换,必须关闭总阀后使用铜扳手进行操作。

4液化气罐必须配备防震帽和防震圈,严禁使用无检验日期或过期钢瓶。

5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使用气瓶,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禁止使用。

6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明火,应保证气瓶瓶体干燥。

7严禁敲打、碰撞气瓶。

8严禁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

9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气瓶进行挖补、焊接修理。

10气瓶连接加热装置的软管,应在工作面自然下垂,液化气瓶应与加热装置保持3米以上距离。

11使用液化气时,先检查附近是否有火源,安全检查后打开气瓶阀门,再开加热装置开关,用毕,亦要先关气瓶阀门,待火熄,再关闭加热装置开关,防止因关一个阀门,易致气体泄漏发生安全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火源   工作面   热源   减压阀   明火   火苗   软管   管线   液化气   气体   阀门   燃气   装置   压力   情况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