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文:谨言

过去学校门口的报刊亭,学生热爱的漫画、小说和成人关注的时事新闻杂志,总是摆的满满当当。但由于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再加上短视频行业的兴起,报刊亭原有的文化功能逐渐衰退,数量持续减少,这也成了网媒崛起和纸媒衰落的见证。其中我们十分喜爱的《读者》自六年前上市以来,总市值就缩水了150多亿。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最近在读者传媒的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中,其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17.47%;净利润为6397.2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7%。;第三季度主营收入3.29亿元,同比增长13.12%;归母净利润3596.33万元,同比上升17.31%。尽管三季度收入和净利润都有所增长,但许多人并不看好它未来的结果。

在《读者》发展的辉煌时期,其可以说是无数人的“梦中情人”,在教室拥有一本读者,就可以成为众星捧月般的存在。以前每当经过街角的报刊亭时,总会停下来看看最新一期的读者是否已经到了,如今却已经多久不再光顾书店,不再为一本杂志茶饭不思。电子媒体的兴起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读者》要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逆流勇进呢?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1981年4月《读者文摘》诞生,它由胡亚权和郑元绪等人联手创办。出版第一年,总印刊数就达到了9万份,一度成为人们的精神盛宴。在那个时代,人们在漫漫长夜中打开它都能获得平静,上床点上灯,抱着书就好像抱着全世界,心中倍感踏实。因此仅仅两年,《读者文摘》总印刊数就突破了90万份。

到1993年,每月发行量超过300万份的《读者文摘》因不愿卷入商标纠纷,而不情愿地更改了使用了10多年的刊名,这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读者们听到该杂志要改名的消息后,纷纷写信给编辑部,表示强烈反对。尽管如此,《读者文摘》最后还是更名为了《读者》,一直陪伴人们至今。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大,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大量杂志期刊喷涌而出。在众多的杂志中,《读者》是最亮眼的一个,其独特的封面让无数人找到了精神上的契合点,新意满满的内容让人深陷其中。很多人为了阅读每一期《读者》,频频催促报社出版,把它当做真诚、可靠的朋友。2000年时,《读者》也不负众望,改为半月刊,回应了读者的期待。

2006年对《读者》来说是最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其平均月发行量达到了898万份,不仅在中国排名第一,在亚洲都是第一。三年后,《读者》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和其它单位联合组建了读者传媒集团。到2008年,还创立了海外版。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面对《意林》、《格林》、《青年文摘》等实力强劲的对手,《读者》最终还是脱颖而出,于2013年9月获得“2013年度中国邮政发行报刊百强排行榜”第一名。截至2014年底,《读者》杂志总发行量已超过16亿份。然而在这个时候,《读者》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新阅读和新娱乐模式的影响,销售收入增长逐渐放缓,销量甚至开始下滑。

2012-2014年,读者传媒年销售额稳定在2亿元左右,三年中《读者》的销售额分别为1.91亿元、1.88亿元和1.73亿元。自从互联网阅读的快速崛起,大家逐渐习惯了用手机APP来进行阅读,大部分零散的时间都贡献给了某手、某音这样的新媒体平台。与之相比,现在的年轻人觉得纸媒没有了吸引力,传统文化消费的方式必然会被市场所取代。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在这样的背景下,读者传媒开始加强其在新媒体和媒介融合方面的不断探索。2018年,《读者》微信平台用户数达到460万,同比增长32%;《读者》数字版月平均发行量161万份,同比增长21.8%。2019年,《读者》杂志入驻“学习强国”平台,订阅量达到了2500万份;“读者”喜马拉雅平台的累计收听量已达6.4亿次,在人文历史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读者传媒还先后拓展了“读者读书会”、“读者-新语文”、“读者电台”和“读者蜂巢”APP等音视频项目。《读者》精妙、睿智、哲理的内容不断唤起人们新的崇高思想、强烈的渴望和纯洁的情感,到2020年《读者》微信公众号就达到了600万人以上;7月底其成立抖音号,累计粉丝已超过50万。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读者传媒的业绩也得到了提升,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7.61亿元、9.72亿元、10.84亿元,环比增长显著;净利润分别为4043.03万元、6254.53万元和7492.12万元,结束了净利润连续五年下降的趋势。

2020年11月,读者传媒提出到2025年实现总资产40亿元、营业收入20亿元的目标。到目前为止,许多人的书架上还有成堆的《读者》,丝毫不忍心把它们扔掉,留下它就好像留下了曾经的财富。《读者》也始终把握着市场受众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追随人们的审美情趣、阅读风格以及对主题的关注程度,在市场各方面的竞争中,独具一格。

6年缩水超150亿,“中国期刊第一股”光荣不再!纸媒的出路在哪?

如今虽是自媒体的江湖,但好的文章一定适用于所有平台。每年有几十种报纸和期刊被淘汰,大浪淘沙黄金现,留下的纸媒一定是紧跟时代的优质产品。《读者》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壮大,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冲击也毫不退缩,在不断增强网络营销能力的前提下,相信未来《读者》会为广大读者重新找回心灵的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喜马拉雅   格林   读者文摘   发行量   净利润   中国   出路   报刊   光荣   平静   说是   期刊   读者   传媒   杂志   媒体   时代   市场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