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 读懂千方科技投资联陆智能交通的商业逻辑

8月20日,千方科技发布公告,为深化车路协同战略及生态布局,拟以自有资金出资向联陆智能交通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陆智能交通”)增资,获得其38.6476%的股权,增资后千方科技将成为第一大股东。

联陆智能交通是由联通与大陆集团等机构于2017年共同创立,主营业务为提供智能网联、智慧交通、智能驾驶车路协同及智慧出行的相关产品及解决方案。

入股联陆智能交通后,千方科技将成为国内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领域为数不多的既在路侧深耕,又在车端布局,同时还在车、路两侧都具备运营能力的科技公司,形成从道路网联化到车端网联化的完整商业闭环,车路协同市场变现能力更强。

千方科技将一跃成为国内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市场的关注焦点。

在赛文看来,此次千方科技入股联陆智能交通,其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还在给智能网联、车路协同业务生态构建护城河的同时,也为未来价值万亿的自动驾驶市场卡位。

01

千方科技对车路协同市场发展的判断

以2020年十一部委联合发布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创新战略”)为代表的一系列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利好政策以来,车路协同市场急速升温。赛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车路协同(路端)市场投资规模接近40亿,同比翻倍增长。

实际上,作为大交通业务布局的千方科技,自2016年起就开始在智能网联领域布局。

2016年,千方科技牵头汽车、通信、互联网、交通领域9家龙头企业成立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

2017年,北京智能车联产业创新中心主导建设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了全球首条智能网联汽车潮汐试验道路,并对外提供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服务。

2020年,千方科技参与承建国内首个交通运输部和工信部联合的车路协同高速公路车联网先导区示范(1号高速)。

梳理千方科技在智能网联市场的发展轨迹,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始终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入股联陆智能交通之前,千方科技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布局主要还是以路端为主,相关产品包括路侧的智能感知设备、边缘计算单元、云平台,车端V2X-OBU则集中在后装市场,整体发展投入比较稳健。这种稳健在自动驾驶风口到来,众多激进的市场参与者背景下,反倒显得有些“迟缓”。

面对处于风口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市场,如何避开已经拥挤不堪的路侧感知、系统集成工程建设市场,寻找新的切入点,将蛋糕做大一直是千方科技思考的问题,决策高层多有讨论,悬而未决。

千方科技认为,全面的自动驾驶实现时间周期相对较长,无论软环境、技术端以及立法层面等等,尚不能达到完全成熟的体系。目前单车智能仍旧存在一些难以规避的问题,比如盲区问题、障碍物遮挡问题、超视距问题、异型信号灯等问题,但与特定场景结合的自动驾驶技术反而更容易落地,比如与停车场结合的自动泊车、与高速公路场景结合的自动巡航、预见性巡航等。

目前,业内对高级别自动驾驶实现周期比较长的认知趋于一致,对于车路协同,大量建设路侧感知设备的价值讨论非常多。特定场景下的车路协同应用价值,辅助驾驶的功能定位越来越被认同。

除此之外,将路端技术和车端技术融合,这是车路协同商业探索下一步的重点,这也是我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将三个赛道融为一体同时发力,国内少有企业在进行商业试水。

由一家企业同时在路端市场、车端市场以及运营市场开拓,强调技术互通,减少众多生态伙伴之间协调带来的行动迟缓,在市场竞争中无疑会获得更多先发优势。

2020年《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布之后,千方科技加快了业务拓展进程。近期在智能网联项目中,包括城市道路智能化新建和改造,停车场自动泊车升级改造以及建立无人驾驶公交测试线路等项目上推进速度都比较快。

而入股联陆智能交通,路端、车端、运营多个赛道同时并进,千方科技终于投下车路协同市场开拓中非常重要的一枚棋子。

02

千方科技为什么入股联陆智能交通

为什么是联陆智能交通,原因有四:

第一, 顺应大势,一拍即合。

时间进入“十四五”,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利好政策仍旧不断。

近日,工信部给年初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我国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提案的公开回复中,再次强调了我国自动驾驶的技术路线:坚持“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的发展战略。

随着国内汽车“新四化”的不断演进,车端网联化、智能化市场将在“十四五”爆发。在2021年这个节点上,千方科技顺应大势。

另外一方面,联陆智能交通作为一个技术性的企业,在前期面临着多条产品线的投入,且去年受到了疫情影响,现阶段无论是从资金上还是技术上、市场渠道上,都需要借助外力扭转状态。千方科技选择此时投资联陆智能交通,双方可谓是互利双赢、一拍即合。

第二, 技术融合、更快变现。

本次投资完成后,千方科技与大陆汽车将成为联陆智能交通的前两大股东。千方科技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拥有众多先进技术与产品,包括ETC、边缘智能体、感知雷达等;而大陆汽车作为全球顶尖的汽车行业 Tier-1(车厂一级供应商),并且一直在推动汽车智能网联化发展上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联陆智能交通汽车网联化硬件产品多样,包括5G T-BOX、V2X OBU和UWB(人员定位系统)、数字钥匙等。

车端向路端的技术转化或者双向协同,建立护城河,提升市场竞争力,最终从收入端可能会更快的形成规模。

在具体场景中,AVP(自主代客泊车系统)场景下,AVP需要与停车场的智能化改造结合。在预见性巡航功能的电子地平线产品中,也需要跟路端的图商信息做比较强的配合,而高速公路等路端资源也是千方的优势场景。以干线运输场景为例,成本分析中其主要成本集中在油耗以及过路费,以预见性巡航功能可以带来节油10~15%的效果,商业逻辑比较清晰。此外,还包括面向B端、G端提供的整合车与路的综合解决方案都是未来变现的主要方向。

在本轮投资的公开资料中,千方科技称未来将会与大陆、联陆一起完成产品层面从技术到中国的场景适配。

第三,试水车路协同“车+路”两端运营服务。

车路协同市场发展,商业化运营方的产业链角色非常关键,尤其是涉及信息域,其未来的市场规模极具爆发力。

联陆智能交通已经取得相关的ISP牌照(增值性电信业务牌照)和EDI牌照(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业务牌照),并且已经有了一些项目案例。而作为联陆智能交通的另一个重要股东(增资后位列第四大股东,约11.1%),联通智网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目前联通是全国最大车端的eCall中心。再加上千方在路端市场的建设运营经验,未来三方在探索车路协同运营赛道的开拓,将有的放矢,具有先发优势。

第四,由“路”到“路+车”双引擎。

德国大陆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一级汽车供应商,在车载通讯和智能网联等方面,有很好的客户基础。

千方科技在公告中表示,从道路网联化到车端网联化的延伸,意味着产品标准、客户体系、生态资源都将面临新的考验。联陆智能交通具有丰富的汽车前装量产经验,可以加强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能力,加速公司道路与车端网联化的融合落地。

03

千方科技入股联陆智能交通后的变化

千方科技投资联陆智能交通之后,第一,车路协同战略将从“道路网联化”向着“车端网联化”延伸,业务发展将迎来新的改变。

作为第一大股东,千方科技对联陆智能交通的未来发展规划,与已有沉淀也会产生协同与变化:

千方科技表示,与大陆集团联手之后,尤其在通讯和智能网联方面,二者将共同打造更好的端到端的技术和产品,例如 telematics、5G-V2X、车载的 access/泊车系统、数字钥匙等。

在车端,千方科技未来将把车联网射频端、网联的通讯端的前装业务(例如 V2X-OBU 的车辆前装等),置于联陆智能交通体系内运行,在业务整合过程中大陆集团将在技术、供应链体系等方面给予支持。

在路侧,未来路端层面综合性项目的实施仍旧以千方科技为主导,子系统层面将与联陆智能交通共同实现。

第二,千方科技谋求在“路+车”等智能网联关键领域的全面布局,千方科技入股联陆智能交通之后,将在汽车的网联化领域、与路侧/场端结合的自动驾驶技术、车端和路端的技术融合三个方面获得提升。

1、汽车的网联化领域。联陆智能交通在汽车网联化硬件的前装和软件平台的运营可与千方在路端硬件序列和云平台运营互为补充。联陆的硬件包括通讯射频域的 5G T-BOX、ETC OBU、V2X OBU 和进入系的 UWB等。这个方向主要面向国内的车企,并获得了一些业务,联陆可以有效补充千方在路端的优势。

2、与路侧/场端结合的自动驾驶技术。无论是需要与停车场的改造和投入相结合的AVP,还是具有预见性巡航功能的电子地平线产品,其中的技术都需要与车端产品密切配合。未来千方科技将与大陆集团、联陆智能交通共同产品落地。

3、车端和路端的技术融合。联陆智能交通已经立项的从车端向路端转化的雷达产品,后续的车端和路端均会使用统一的边缘技术体系。此外,千方与联陆在感知端的融合算法也可以相互借鉴,在技术上形成互补。

据已公开信息,千方科技和联陆智能交通在产品线上仅有小部分重合,规划之后,双方产品线将形成互补。投资联陆智能科技后,千方科技在车端和路端丰富了自身的武器库,在技术和产品上具备更多选择,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与此同时,借助大陆集团,更多安全和先进的标准、技术、运营将被引入中国,从而推动国内车路协同标准提升与技术落地,帮助千方科技在行业中获得更多话语权。以access/泊车系统(基于access数据库的泊车系统)、精准定位技术为例,大陆集团在全球是这些标准委员会的成员,可以促进相关标准在国内更好地借鉴和使用。大陆集团在商用卡车编队行动方案上具有技术优势,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千方科技可以与大陆集团共同推动类似技术逐步融入中国市场。

04

写在后面

车路协同与单车智能共同构成了自动驾驶发展的两大方向,随着单车智能成本过高、实现周期相对较长、尚存技术痛点难以解决等缺陷的凸显,车路协同的发展路线愈发受到行业认可,俨然成为了自动驾驶规模化商业落地的必由之路。

去年10月,在上海完成的“新四跨”表明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基础特性都已经得到充分验证,C-V2X的技术路线逐渐清晰,车路协同大规模商用的基础已经具备。

诸多因素,促使着智能交通、自动驾驶领域的玩家积极布局,谋划未来的发展。在市场爆发的前夜,主流玩家都在努力让自己手中的筹码变得丰富。

千方科技入股联陆智能交通,在自动驾驶、车路协同领域由之前的单“路”赛道,变成了“路+车”的双引擎驱动,并且对未来车路协同运营服务市场的到来埋下伏笔。

此次投资过程中,千方科技非常强调双方结合后的商业化变现,对未来发展有着谨慎客观的审视,在泡沫比较多的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市场,更显冷静和务实。

单车智能发展多年,车路协同路侧环境建设也经过了两年多的集中建设,几百亿的投资已经投放。于是,我们将更关注车与路的信息融合打通的应用实例,在不同场景中车路协同的具体应用实例,真实体现大量路侧感知设备建设价值的应用实例,这些工作都是下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攻坚战。

也因此,我们有更多理由去关注千方科技在车路协同、智能网联市场布局之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科技   交通   预见性   市场   布局   逻辑   场景   道路   领域   未来   大陆   智能   集团   商业   汽车   产品   技术   陆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